第698章 《游戏时代2》(下)
第698章 《游戏时代2》(下)
“杀!”
战场上,两方士兵歇斯底里的喊杀声渐渐减弱,但那并不意味着体力消耗导致的战斗停止。
相反,在经历过最初的通过喊杀声来壮胆以后,那些还活着的士卒,已经彻底沉浸在战斗杀戮之中,将恐惧都抛之于脑后。
于是战场上,剩下的只有兵刃相击的铿锵声,以及刀锋入肉的闷响。
无论是砍人的,还是被砍的,这一刻表现得都十分漠然,最多也就是临死前一声惨呼,充分说明了战场的残酷。
此时冬日的暖阳也渐渐升起,江上的雾气变得更加稀薄,鏖战数个时辰的兵卒也终于是疲怠了。
战阵前,双方的兵卒无疑都是在机械地打斗着,整场战斗成了胶着状态。
如此情形,让一直从悬崖上俯视的虞允文也松了一口气。
他对于宋军的情况是有了解的,故而也没想到这一次宋军士卒竟会如此有韧性,在伤亡如此惨重的情况下,斗志仍然不灭。
只不过宋军士卒虽然抵挡住了金军的冲锋,但却无法阻止对方的战船靠岸并放下更多士卒。
看这种情况,战局天平似乎已经在往金军的方向倾斜,接下来宋军这边若是没有其他手段,等更多金兵上岸,只怕是难以抵挡对方的攻势。
“息鼓!”
虞允文果断下令,听到的话,其身后的鼓手浑身一软,原来高强度的敲鼓,已经快要透支完他们的体力。
而伴随着鼓声一停,下方战场上,青灰色的宋军与金军也从焦灼的战斗状态中分离开来,两边都在缓缓后撤,同时收拢部队,重新列队布阵,准备下一场战斗。
也就在这时,虞允文再次下令。
“点火!”
随着他一声令下,立刻就有兵卒点燃了预备好的炮仗,一团焰火极速升空并炸开,即便隔得很远也都能看见。
那躲在江上游薄雾中的宋军船队当然也看到了,很快,伴随一声炮响,数十上百艘新打造好的海鳅船从上流顺水而下,向着正准备停泊岸边的金军蒙冲大舰发动了攻击。
轰!轰!轰!
开到近处的海鳅船上霹雳炮纷纷开火,江上一时之间火光冲天。
远远看去,那火光中的海鳅船当真如泥鳅一般,在江面上灵活穿梭,几艘海鳅船对付一艘金军战船,也不上前接舷,只是拉开距离用霹雳炮不断轰击敌船。
在这种攻势下,金军敌船的风帆立即便被烧毁,本就笨拙的战船失了风帆,速度更加缓慢,被海鳅船死死缠住脱不了身,不少战船被江水冲出老远仍靠不了岸。
唯一可惜的是这种霹雳炮除了对付易燃的风帆以外,因为火药质量的问题,放火效果其实并不好,金兵战船稍一起火便被兵卒扑灭。
不过这也依旧是打乱了他们登陆的节奏。
也就在此时,宋军这边擂鼓声再次响起,并且响声更大。
然而若是细细分辨,就能听出来,那轰隆隆的响声中,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悬崖下的山坳。
不,那其实不是鼓声,而是雨点般的马蹄声夹杂在鼓声当中。
无数的战马从埋伏处奔涌而出,马蹄踩踏地面发出滚滚奔雷之声,好似滔滔洪流,一泻千里,声势惊天动地。
宋军的骑兵!
都说南人擅操舟,北人擅骑马,这南宋一直缺马,自然也缺骑兵。
如今虞允文将这一队骑兵放出,那是真动用手里的精锐部队了。
只见这一队宋军骑兵,打头白袍银甲,剑眉星目,手里倒提长矛,正是那虞允文的好友,大将韩世忠之子韩彦直。
此人也不愧是将门之后,统帅骑兵颇有章法,那八百骑兵在他的率领下,虽然人数不多,但一个个人马精力充沛,气势如虹,瞬间即奔涌到金军阵地跟前。
那些金兵人数虽众,但渡江登陆的过程中就消耗了不少精力,上岸又弃了战马,与宋军步卒酣战许久,这会儿战力不仅未恢复,阵地中还步骑混杂,不成队形。
如此一方以逸待劳,早有准备,另一方仓促应敌,连驰名天下的女真铁骑都被自己人绊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此消彼长之下,只见韩彦直率领的八百宋军骑兵如一柄利剑深深刺进金军阵中,刀切豆腐般轻易破开了敌阵。
这些南宋骑兵从上万金兵中一冲而过,长刀挥砍,长枪突刺,留下一路断肢残骸。
等冲透整个金军阵营后,不等敌人重新调整好队形,宋军骑兵队伍立刻又折返回来,从另一个方向冲进军阵,再次蹂躏起早已筋疲力尽的金兵。
这一次,南宋骑兵的战果更大,更多金国士卒都丧生于南宋骑兵的铁蹄之下。
“投降不杀!”
冲杀中的宋军骑兵喊着口号,以瓦解金兵的战意,同时那些恢复了部分精力的步卒也配合着在敌阵外围散开,以雁翎阵向金兵包围过去,放声大喊。
如此双管齐下,金兵阵形在韩彦直骑队的数次冲击,以及宋卒的包围下,终于是彻底溃乱。
轰,如同四散的鱼群,这些金兵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只能三五成群各自为战。
但即便是这样,大多数金兵依旧凭借骨子里的悍勇在拼死抵抗,并没有人逃跑或是投降。
“大营中还有多少人?”
虞允文突然扭头问身旁的传令兵,那兵卒一怔,连忙答道:
“只剩三百多伙夫和民夫了。”
虞允文眉头皱得更紧,此时此刻,战局的变化就只差推一把了,若是不能迅速击溃金兵,宋军即便是赢了,那也是惨胜。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他身旁的夏风主动站了出来。
“大人,我愿率领这些人,加入战场!”
虞允文深深看了夏风一眼,见他目光坚毅,也不过多犹豫,直接任命他为这队伙夫和民夫组成的士卒长官。
夏风领命而去,将宋兵营地中仅剩的数百伙夫和民夫聚集在一起,也不要求他们投入战斗,只令他们一人举一杆大旗,然后火速赶赴战场支援。
不多时,那三百多面军旗出现在战场边缘。
远远见到自家写着“宋”字的军旗,宋军将士们陡然兴奋地齐声欢呼: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而这些援军也不仅仅是只能站在外围壮声势,那领头的长官夏风手持一柄大刀,抢先冲入金兵阵中,也是凭借着高明的身手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夏风所率领的“援军”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犹在顽抗的金兵们终于是扛不住压力,一部分在主将的率领下,扭头就跑回江边,逃向战船准备回航。
只是那些战船也得面临江上的海鳅船攻击,情况并没有好上多少。
至于更多的金兵则扔掉了手里的武器跪地投降。
至此,宋军针对金军的一场渡江狙击战,才算是战局已定。
接下来宋军更多的还是忙于打扫战场,收拢投降的金兵。
光是忙完这些,时间已是接近黄昏。
这个过程中,懂一些金国语言的夏风也在现场帮忙收拢溃兵。
最后一统计,这弃刀投降的金兵人数就超过了三千。
至于宋军这边,损失也超过两千之数,不过他们却取得了击杀四千金兵,俘虏三千,焚毁战船四十余艘,淹毙金兵无数的傲人战绩。
若是对比过往,那么此次采石矶之战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大胜。
只是即便获得了大胜,在庆功宴上,无论是韩彦直还是虞允文,脸上都没有大战胜利后的得色。
因为虞允文的江淮军可以胜利无数次,但不能输一次,而金军可以输无数次,却只需要赢一次就够了。
更何况按照虞允文的说法,他们是等不来援军了,采石矶渡口只会有他们江淮军守卫。
因为宋国不仅要防守长江沿岸数百里防线,还要防守东海岸,以防金国从海上突袭。
如此糟糕的消息,让一众宋国将士都冷静了下来,再也没有打完胜仗之后的骄傲。
只是还不等他们讨论出该如何解决接下来的困局,就有传令兵闯进中军大帐中禀报。
原来完颜亮的大军已经在昨夜就悄然撤离了和州,沿江岸顺流而下,不知是去了何处。
众人一番商议,猜测完颜亮这是声东击西之计,对方肯定是在长江北岸某处支流中秘密建造了一批渡船,准备对其他地方发动进攻。
至于这真正的进攻地点在哪?
夏风凭战斗直觉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镇江。
接下来夏风等人当即准备去镇江赴援,只是当他们赶到镇江后,却发现完颜亮的大军陈兵江边,却是并未发动进攻。
一开始夏风等人还以为金国这是有诈,直到对方派遣了使团过来,夏风在那队使团中看到了一个熟人,那就是由黄轩所饰演的黄极。
他原本是圣女黛丝丽东行商队中的仆从,然后和圣女一起被西夏国俘虏,转送到金国。
后来也不知道是如何操作的,竟然成为金国的一名小官,此次因为懂宋国官话,这才被安排到金国使团中,成为一名翻译。
通过黄极,夏风等人也总算是知道了金国军队那边为何会停止进攻,谋求议和。
原来是金国国主完颜亮在军中遭遇了刺杀,虽然这刺杀并未危及到他的性命,但也导致了完颜亮重伤难起。
这种情况下,再对南宋发动进攻,无疑是件极其冒险的事情。
因为那刺杀完颜亮的人虽然在被抓时身上毫无特征,但很有可能是来自金国内部,所以完颜亮对自家手下的军队,也已经有了戒备之心。
“如此一来,这仗是打不起来了。”
听完黄极的讲述,夏风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的同时,也心念一动,主动请缨要护送这队金国使团前往南宋都城临安。
他可没忘记自己与托尼以及圣女的约定,要到临安去与他们碰面。
就这样,金、宋两军在长江两岸实现了新的平衡与对峙。
虞允文因赫赫战功受到朝廷前所未有的褒奖和重用,负责总领防备事务。
至于夏风,由于有虞允文的竭力举荐,也从身无军职的白丁一步登天,被高宗皇帝授予参将之职,并得以参与到护送大金使团的队伍中,一同出发前往临安。
而当他们终于是顺利抵达南宋都城临安晋见南宋高宗皇帝并接受封赏时,时间已经是来到了绍兴十一年的十二月底。
此时南宋在位数十年的第一位皇帝赵构终于禅让了,新继位的是他的养子孝宗皇帝赵昚。
年轻的孝宗皇帝是个主战派,继位不久就下诏追复岳飞和岳云的官爵,依官礼改葬。
这使得南宋朝野上下为之一振,同时夏风等人的回京,自然也是备受优待,连日都有酒宴为他们庆功。
另外文武百官也是争相宴请以韩彦直为首的江淮军将士,以讨新帝的欢心。
不过夏风对这些都不怎么在意,只关心该如何在这临安城中找到托尼和黛丝丽,以及见识见识那道家原版的《易经》。
于是他也不参加那些酒会宴请了,只在这城中四下闲逛,准备寻找托尼和他提前约定好,有可能留下的联络的记号。
在这寻找的过程中,观众们也跟随着夏风的脚步和视野,一同徜徉在灯火辉煌的临安城街头。
都说“东京富贵迷人眼”,这临安作为偏安一隅的南宋都城,在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后,实际上的繁华也已经不输曾经的动静,还要远超西夏的兴庆府和金国的中都城,当真是应了那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
《游戏时代2》的镜头画面就完美展现了这一点,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有一种恍若梦境般的感觉。
即便电影里已经是深夜,杭州城中仍然是处处莺歌燕舞,红袖飘香。
大道两旁,不仅有白天唱曲的、卖艺的和杂耍的,还多了卖笑寻欢的、醉生梦死的、赌钱斗狠的。
丝竹管弦之乐,嬉笑怒骂之声,随处可闻,当真是好一派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
不过这些和夏风也没有关系,他之所以夜间在这杭州街头穿行,主要还是为了换个方式寻找有关于托尼等人的线索。
至于什么方式?
夏风随意看了看,选了一家招牌最亮,人员最多的赌档就走了进去。
(本章完)
“杀!”
战场上,两方士兵歇斯底里的喊杀声渐渐减弱,但那并不意味着体力消耗导致的战斗停止。
相反,在经历过最初的通过喊杀声来壮胆以后,那些还活着的士卒,已经彻底沉浸在战斗杀戮之中,将恐惧都抛之于脑后。
于是战场上,剩下的只有兵刃相击的铿锵声,以及刀锋入肉的闷响。
无论是砍人的,还是被砍的,这一刻表现得都十分漠然,最多也就是临死前一声惨呼,充分说明了战场的残酷。
此时冬日的暖阳也渐渐升起,江上的雾气变得更加稀薄,鏖战数个时辰的兵卒也终于是疲怠了。
战阵前,双方的兵卒无疑都是在机械地打斗着,整场战斗成了胶着状态。
如此情形,让一直从悬崖上俯视的虞允文也松了一口气。
他对于宋军的情况是有了解的,故而也没想到这一次宋军士卒竟会如此有韧性,在伤亡如此惨重的情况下,斗志仍然不灭。
只不过宋军士卒虽然抵挡住了金军的冲锋,但却无法阻止对方的战船靠岸并放下更多士卒。
看这种情况,战局天平似乎已经在往金军的方向倾斜,接下来宋军这边若是没有其他手段,等更多金兵上岸,只怕是难以抵挡对方的攻势。
“息鼓!”
虞允文果断下令,听到的话,其身后的鼓手浑身一软,原来高强度的敲鼓,已经快要透支完他们的体力。
而伴随着鼓声一停,下方战场上,青灰色的宋军与金军也从焦灼的战斗状态中分离开来,两边都在缓缓后撤,同时收拢部队,重新列队布阵,准备下一场战斗。
也就在这时,虞允文再次下令。
“点火!”
随着他一声令下,立刻就有兵卒点燃了预备好的炮仗,一团焰火极速升空并炸开,即便隔得很远也都能看见。
那躲在江上游薄雾中的宋军船队当然也看到了,很快,伴随一声炮响,数十上百艘新打造好的海鳅船从上流顺水而下,向着正准备停泊岸边的金军蒙冲大舰发动了攻击。
轰!轰!轰!
开到近处的海鳅船上霹雳炮纷纷开火,江上一时之间火光冲天。
远远看去,那火光中的海鳅船当真如泥鳅一般,在江面上灵活穿梭,几艘海鳅船对付一艘金军战船,也不上前接舷,只是拉开距离用霹雳炮不断轰击敌船。
在这种攻势下,金军敌船的风帆立即便被烧毁,本就笨拙的战船失了风帆,速度更加缓慢,被海鳅船死死缠住脱不了身,不少战船被江水冲出老远仍靠不了岸。
唯一可惜的是这种霹雳炮除了对付易燃的风帆以外,因为火药质量的问题,放火效果其实并不好,金兵战船稍一起火便被兵卒扑灭。
不过这也依旧是打乱了他们登陆的节奏。
也就在此时,宋军这边擂鼓声再次响起,并且响声更大。
然而若是细细分辨,就能听出来,那轰隆隆的响声中,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悬崖下的山坳。
不,那其实不是鼓声,而是雨点般的马蹄声夹杂在鼓声当中。
无数的战马从埋伏处奔涌而出,马蹄踩踏地面发出滚滚奔雷之声,好似滔滔洪流,一泻千里,声势惊天动地。
宋军的骑兵!
都说南人擅操舟,北人擅骑马,这南宋一直缺马,自然也缺骑兵。
如今虞允文将这一队骑兵放出,那是真动用手里的精锐部队了。
只见这一队宋军骑兵,打头白袍银甲,剑眉星目,手里倒提长矛,正是那虞允文的好友,大将韩世忠之子韩彦直。
此人也不愧是将门之后,统帅骑兵颇有章法,那八百骑兵在他的率领下,虽然人数不多,但一个个人马精力充沛,气势如虹,瞬间即奔涌到金军阵地跟前。
那些金兵人数虽众,但渡江登陆的过程中就消耗了不少精力,上岸又弃了战马,与宋军步卒酣战许久,这会儿战力不仅未恢复,阵地中还步骑混杂,不成队形。
如此一方以逸待劳,早有准备,另一方仓促应敌,连驰名天下的女真铁骑都被自己人绊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此消彼长之下,只见韩彦直率领的八百宋军骑兵如一柄利剑深深刺进金军阵中,刀切豆腐般轻易破开了敌阵。
这些南宋骑兵从上万金兵中一冲而过,长刀挥砍,长枪突刺,留下一路断肢残骸。
等冲透整个金军阵营后,不等敌人重新调整好队形,宋军骑兵队伍立刻又折返回来,从另一个方向冲进军阵,再次蹂躏起早已筋疲力尽的金兵。
这一次,南宋骑兵的战果更大,更多金国士卒都丧生于南宋骑兵的铁蹄之下。
“投降不杀!”
冲杀中的宋军骑兵喊着口号,以瓦解金兵的战意,同时那些恢复了部分精力的步卒也配合着在敌阵外围散开,以雁翎阵向金兵包围过去,放声大喊。
如此双管齐下,金兵阵形在韩彦直骑队的数次冲击,以及宋卒的包围下,终于是彻底溃乱。
轰,如同四散的鱼群,这些金兵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只能三五成群各自为战。
但即便是这样,大多数金兵依旧凭借骨子里的悍勇在拼死抵抗,并没有人逃跑或是投降。
“大营中还有多少人?”
虞允文突然扭头问身旁的传令兵,那兵卒一怔,连忙答道:
“只剩三百多伙夫和民夫了。”
虞允文眉头皱得更紧,此时此刻,战局的变化就只差推一把了,若是不能迅速击溃金兵,宋军即便是赢了,那也是惨胜。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他身旁的夏风主动站了出来。
“大人,我愿率领这些人,加入战场!”
虞允文深深看了夏风一眼,见他目光坚毅,也不过多犹豫,直接任命他为这队伙夫和民夫组成的士卒长官。
夏风领命而去,将宋兵营地中仅剩的数百伙夫和民夫聚集在一起,也不要求他们投入战斗,只令他们一人举一杆大旗,然后火速赶赴战场支援。
不多时,那三百多面军旗出现在战场边缘。
远远见到自家写着“宋”字的军旗,宋军将士们陡然兴奋地齐声欢呼: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
而这些援军也不仅仅是只能站在外围壮声势,那领头的长官夏风手持一柄大刀,抢先冲入金兵阵中,也是凭借着高明的身手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夏风所率领的“援军”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犹在顽抗的金兵们终于是扛不住压力,一部分在主将的率领下,扭头就跑回江边,逃向战船准备回航。
只是那些战船也得面临江上的海鳅船攻击,情况并没有好上多少。
至于更多的金兵则扔掉了手里的武器跪地投降。
至此,宋军针对金军的一场渡江狙击战,才算是战局已定。
接下来宋军更多的还是忙于打扫战场,收拢投降的金兵。
光是忙完这些,时间已是接近黄昏。
这个过程中,懂一些金国语言的夏风也在现场帮忙收拢溃兵。
最后一统计,这弃刀投降的金兵人数就超过了三千。
至于宋军这边,损失也超过两千之数,不过他们却取得了击杀四千金兵,俘虏三千,焚毁战船四十余艘,淹毙金兵无数的傲人战绩。
若是对比过往,那么此次采石矶之战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大胜。
只是即便获得了大胜,在庆功宴上,无论是韩彦直还是虞允文,脸上都没有大战胜利后的得色。
因为虞允文的江淮军可以胜利无数次,但不能输一次,而金军可以输无数次,却只需要赢一次就够了。
更何况按照虞允文的说法,他们是等不来援军了,采石矶渡口只会有他们江淮军守卫。
因为宋国不仅要防守长江沿岸数百里防线,还要防守东海岸,以防金国从海上突袭。
如此糟糕的消息,让一众宋国将士都冷静了下来,再也没有打完胜仗之后的骄傲。
只是还不等他们讨论出该如何解决接下来的困局,就有传令兵闯进中军大帐中禀报。
原来完颜亮的大军已经在昨夜就悄然撤离了和州,沿江岸顺流而下,不知是去了何处。
众人一番商议,猜测完颜亮这是声东击西之计,对方肯定是在长江北岸某处支流中秘密建造了一批渡船,准备对其他地方发动进攻。
至于这真正的进攻地点在哪?
夏风凭战斗直觉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镇江。
接下来夏风等人当即准备去镇江赴援,只是当他们赶到镇江后,却发现完颜亮的大军陈兵江边,却是并未发动进攻。
一开始夏风等人还以为金国这是有诈,直到对方派遣了使团过来,夏风在那队使团中看到了一个熟人,那就是由黄轩所饰演的黄极。
他原本是圣女黛丝丽东行商队中的仆从,然后和圣女一起被西夏国俘虏,转送到金国。
后来也不知道是如何操作的,竟然成为金国的一名小官,此次因为懂宋国官话,这才被安排到金国使团中,成为一名翻译。
通过黄极,夏风等人也总算是知道了金国军队那边为何会停止进攻,谋求议和。
原来是金国国主完颜亮在军中遭遇了刺杀,虽然这刺杀并未危及到他的性命,但也导致了完颜亮重伤难起。
这种情况下,再对南宋发动进攻,无疑是件极其冒险的事情。
因为那刺杀完颜亮的人虽然在被抓时身上毫无特征,但很有可能是来自金国内部,所以完颜亮对自家手下的军队,也已经有了戒备之心。
“如此一来,这仗是打不起来了。”
听完黄极的讲述,夏风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的同时,也心念一动,主动请缨要护送这队金国使团前往南宋都城临安。
他可没忘记自己与托尼以及圣女的约定,要到临安去与他们碰面。
就这样,金、宋两军在长江两岸实现了新的平衡与对峙。
虞允文因赫赫战功受到朝廷前所未有的褒奖和重用,负责总领防备事务。
至于夏风,由于有虞允文的竭力举荐,也从身无军职的白丁一步登天,被高宗皇帝授予参将之职,并得以参与到护送大金使团的队伍中,一同出发前往临安。
而当他们终于是顺利抵达南宋都城临安晋见南宋高宗皇帝并接受封赏时,时间已经是来到了绍兴十一年的十二月底。
此时南宋在位数十年的第一位皇帝赵构终于禅让了,新继位的是他的养子孝宗皇帝赵昚。
年轻的孝宗皇帝是个主战派,继位不久就下诏追复岳飞和岳云的官爵,依官礼改葬。
这使得南宋朝野上下为之一振,同时夏风等人的回京,自然也是备受优待,连日都有酒宴为他们庆功。
另外文武百官也是争相宴请以韩彦直为首的江淮军将士,以讨新帝的欢心。
不过夏风对这些都不怎么在意,只关心该如何在这临安城中找到托尼和黛丝丽,以及见识见识那道家原版的《易经》。
于是他也不参加那些酒会宴请了,只在这城中四下闲逛,准备寻找托尼和他提前约定好,有可能留下的联络的记号。
在这寻找的过程中,观众们也跟随着夏风的脚步和视野,一同徜徉在灯火辉煌的临安城街头。
都说“东京富贵迷人眼”,这临安作为偏安一隅的南宋都城,在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后,实际上的繁华也已经不输曾经的动静,还要远超西夏的兴庆府和金国的中都城,当真是应了那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
《游戏时代2》的镜头画面就完美展现了这一点,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有一种恍若梦境般的感觉。
即便电影里已经是深夜,杭州城中仍然是处处莺歌燕舞,红袖飘香。
大道两旁,不仅有白天唱曲的、卖艺的和杂耍的,还多了卖笑寻欢的、醉生梦死的、赌钱斗狠的。
丝竹管弦之乐,嬉笑怒骂之声,随处可闻,当真是好一派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
不过这些和夏风也没有关系,他之所以夜间在这杭州街头穿行,主要还是为了换个方式寻找有关于托尼等人的线索。
至于什么方式?
夏风随意看了看,选了一家招牌最亮,人员最多的赌档就走了进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