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锦之生日番外:来自8月21号的信(上)
  第530章 锦之生日番外:来自8月21号的信(上)
  今天是8月21日。
  祝我们的女主角陈锦之同学生日快乐~~
  对我来说,锦之是一个非常非常神奇的角色,我有时候会觉得她真的在某个平行宇宙真实存在着,过着属于她的闪耀人生。
  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请各位书友和枕头一起接收锦之同学这封跨越次元的生日来信吧!!!
  ——————————
  陈锦之出生那天,暮夏时节,阳光明媚。
  “出来了!是个女孩儿!”
  承接这份欢喜的只有医院的护士们。
  众所周知,11号床的孕妇临产这些天一直都是一个人,大家已经私下八卦过很多次了,孩子的父亲从来没来医院看过哪怕一眼。
  孕妇生得非常漂亮,一派江南婉约气质,护士们都无法理解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讨了这样的老婆却如此冷待。
  不过这孕妇倒也是个坚韧的女人,纵然待产期诸多不便,她都闷不做声地扛了过来。
  再怎么难受,和医生护士说话也永远是柔声细语的,从不发火。
  或许是遗传了妈妈的缘故,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是个懂事的,没太过叫她受累便顺利呱呱坠地。
  但是尽管如此,产妇这些天身心俱疲,最终还是体力不支昏睡了过去。
  护士们一开始就因着这产妇的特殊性,常常对她多加关照。
  如今终于见到这小女孩儿平安出生,个个都欢天喜地,好像见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似的,争先恐后地抢着要抱她。
  这小女孩儿生来乖巧,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不过象征性地哭了几声,便平静了下来。
  女孩儿甫一睁眼,负责接生的护士们就忍不住惊叹了一声,真是好漂亮的一双眼睛,和平日那些皱巴巴的小猴孩完全不像一个画风。
  产妇醒来之后,护士们马上前来报喜,都说她将来一定是个美人胚子,一看就和妈妈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孩子叫什么名字,想好了吗?”
  “这么漂亮的小女孩,一定要起个好听的名字才合衬!”
  “老天呐,这真是我见过最好看的新生婴儿了。”
  “而且长手长脚,以后身材肯定也好!”
  面对护士们七嘴八舌的关心,产妇露出一个虚弱的笑容,望向另一边安稳睡着的小身影。
  “想好了,女孩的话,就叫锦之。”
  “青雀几时裁锦字。”
  陈锦之满一周岁的那天,舒望忙前忙后,给她准备了一圈用来抓周的物件。
  毛笔,铜钱,书本,秤杆,笛子,葫芦药瓶.
  舒望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对这些都一知半解的,身边又没人能帮得上忙,她只好一个人匆匆忙活了半天。
  好在陈锦之并不像别的小孩那样闹人,甚至很少夜哭。
  大多数醒着的时候,她都眨着她那双漂亮眼睛在发呆——以一种看破红尘的态度。
  舒望虽然因此而轻松许多,但也略微有些担心。
  陈锦之尽管不爱哭,但也不爱说话,完全没有人家小孩那种咿呀学语的阶段。
  也对拨浪鼓啊,摇铃啊之类的兴趣不大,平时唯一的爱好就是欣赏窗外的风景。
  这孩子不会是有什么语言表达障碍吧。
  舒望看着被一圈物件围在中间的陈锦之,忧心忡忡地想。
  陈锦之乖乖坐在床上,虽然舒望一边唱着生日快乐歌一边鼓动示意她去拿旁边的东西,但她还是兀自不动如山。
  就当舒望以为自家孩子这次又要拒不配合的时候,陈锦之却突然被什么吸引了目光,睁大着眼睛,开始向着圈边缘爬去。
  舒望屏住呼吸,发现她前往的那个方向正摆着一把度量尺。
  传统寓意中,度量尺代表着尺度的衡量,也就是说孩子将来可能会是律师之类的职业。
  很不错嘛!女孩子当个律师之类的,合适,薪资待遇也好。
  舒望这样想着,心下正在高兴,却又看到陈锦之并没有伸手握住尺子,而是努力爬行,越过了它。
  这是?
  舒望微微一愣,便看到陈锦之伸出手指,指向百叶窗外,笑了起来。
  一只蓝色的蝴蝶趴在窗棂上,几乎要融入天空的颜色,不仔细看的话,是注意不到的。
  “蝴蝶~”
  含糊不清的发音,这是陈锦之第一次开口说话。
  两周岁的陈锦之是个刚学会走路的粉雕玉琢小团子,坚持要自己走路。
  舒望牵着她往街上去,邻居都忍不住过来逗她。
  “这是要上哪里去呀?”
  “蛋糕。”
  陈锦之字正腔圆。
  “哎哟~我们锦之今天生日啊!”
  接下来就是邻居姨姨们各种投喂果和零食,舒望拼命摆手说不要不要的剧情。
  三周岁,陈锦之的生日彰显着一件大事。
  “锦之,你马上就要成为幼稚园小班的小朋友了哦。”
  舒望一边笑着说,一边往今年的生日蛋糕上插三根蜡烛。
  “这边要绿色的蜡烛。”
  陈锦之踮起脚趴在餐桌旁,提出要求。
  “好好好。”
  舒望叹了口气,觉得自家孩子恐怕是没有什么分离焦虑之类的,会有分离焦虑的是妈妈。
  陈锦之把买蛋糕赠送的小熊小心地挂在了她的书包带上。
  四周岁时,陈锦之表示她不想要生日蛋糕,而是要了一罐水果。
  闪亮的彩纸包裹着用廉价色素染为七彩的果,一罐也才几块钱。
  “真的不要吃蛋糕吗?”
  “嗯。”
  陈锦之站在甜品店的橱窗前,态度坚决。
  “蛋糕一晚上就没有了,水果一罐可以吃很久。”
  她解释道。
  舒望垂下眼睛,拿起那罐水果。
  “麻烦这边结账。”
  其实是觉得蛋糕太贵了吧,真是的。
  这么小一个孩子,究竟是从哪里看出来家里拮据的呢?
  舒望轻轻叹了口气,摸摸她的脑袋。
  “明年必须要吃蛋糕了哦?好不容易到了会许愿的年龄呢。”
  “好。”
  陈锦之双手抱着罐子,笑着点点头。
  五周岁。
  陈锦之今天没有吃到蛋糕,因为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舒望皱起眉头,把陈锦之护到身后。
  她没看清楚脸,只是隐隐约约觉得那个人个子很高,说话的语气没有礼貌。
  “好了,妈妈有一点点事情要处理,你先回房间玩一会儿好不好?”
  舒望转过身来,强颜欢笑。
  陈锦之只是点点头,就转身回到房间里,舒望跟在她身后,把门关上了。
  陈锦之能感觉得到在她身后,那人打量的目光一直跟随着她,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叫人很不舒服。
  不过半晌,外面就传来尖利的争吵声音。“我变成今天这样是谁害的?全世界都可以看不起我,唯独你不行,只有你没有资格。”
  一向温柔可亲的妈妈居然用这样的语气说话。
  陈锦之靠着木门,意识到那个人一定不是什么好人。
  那天,妈妈似乎受到的打击很大,以至于到第二天才想起来生日的事情。
  她万分抱歉,而陈锦之说没关系。
  陈锦之在六周岁时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只不过一年级的时光并不好过。
  上学第一天,她就被同学骂是没有爸爸的小孩。
  三岁时买蛋糕赠送的那个小熊,也被同学恶作剧扯下来,扔到了窗户外面。
  等到放学铃响起来,陈锦之在坛附近找了一圈,没有找到。
  她猜测应该是被清洁工扫走了。
  这样的恶作剧固然烦人,但如果找老师帮忙的话,老师就一定会告诉妈妈。
  陈锦之这样想着,并不对恶作剧做出任何回应。
  但是今年的生日礼物,她收到了一只小熊玩偶。
  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秘密能瞒过妈妈。
  熄灯之后,陈锦之抱着小熊,默默想。
  从二年级开始,班主任换了一个非常严格的老教师,同学的恶作剧变少了。
  陈锦之的成绩很好,期末考试都是一百分。
  妈妈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有了些改变的。
  陈锦之注意到她走神的时间越来越多,有时候跟她说话也不理。
  常常失眠,眼袋很重,有时候陈锦之都起床上学了,她还坐在窗前发呆。
  即使把“学习标兵”的奖状拿回家,妈妈也只是看一眼,似乎早已不再视此为骄傲。
  在同龄人为了零食和玩具而忧愁的时候,陈锦之的忧愁是,究竟怎么才能让妈妈开心起来?
  被这样的忧愁困扰着,她不记得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但她的枕头边已经早早摆好了礼物盒,里面是一本儿童绘本,扉页上写着:
  “祝我的锦之宝宝生日快乐,健康成长。”
  八岁那一年,陈锦之第一次没有拿到三好学生的奖状。
  “陈锦之同学本学年迟到早退的次数严重超标,扣掉了很多个人行为分,所以没有得到三好学生奖状。
  不过她的成绩依然还是我们班的第一名,老师希望她明年可以积极改正,做个好孩子!”
  那时候,老师是这样说的。
  但陈锦之并没有放在心上,她关注的是第一名可以获得的那套文具。
  事先已经约好了,小美会用二十块钱把它买下来。
  这一年里,妈妈的病情逐渐严重起来,不仅没法上班,看医生吃药也是一笔大开销。
  陈锦之准备用卖文具换来的20块请妈妈吃冰淇淋,据说吃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她的那些药看起来太苦了。
  除了经济问题,陈锦之还时刻担心妈妈自己在家没人照顾,会出事。
  状态特别差的时候,她只能请求邻居帮忙,把妈妈捆起来,以免她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
  如此这般,陈锦之才常常迟到早退。
  没想到这天,妈妈却偷偷跑了出去。
  陈锦之在外面着急忙慌地找了一整天,回到家的时候,桌上摆着一个歪歪倒倒、不知从哪里来的生日蛋糕。
  陈锦之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她的生日。
  九岁的暑假,陈锦之在巷口小卖部老板那里帮忙看店。
  整个暑假,她都一边写作业,一边看店,一天下来可以拿到五块钱。
  妈妈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脑子变得很糊涂,有时候甚至会质问陈锦之是谁,为什么在她家里。
  这种时候,陈锦之为了避风头,会躲进衣柜里。
  衣柜里有着妈妈从前的衣服,保留着熟悉的味道。
  这天回家之前,老板将一个散装的小面包和五元钞票一起递给她。
  “快回家吧。”
  “谢谢老板。”
  陈锦之微微一笑,接过来。
  整条街的人都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听话乖巧又漂亮的小女孩谁会不喜欢呢?
  但陈锦之又很有边界感,几乎很少接受其他人无偿的帮忙,她坚持一定要帮忙做点什么才会收下。
  陈锦之回到家里,妈妈已经睡了。
  她坐在楼梯上,撕开小面包的包装,对自己说,生日快乐。
  十岁的情况和上一年没什么差别,只是妈妈死在了这个夏天。
  陈锦之从这一年开始讨厌下雨天。
  只剩下她一个人之后,整栋房子都变得空空荡荡起来。
  这栋老旧的三层楼已经被一些小孩认为是可以闹鬼探险的“凶宅”。
  可是陈锦之一点都不觉得这里可怕,如果世上真有鬼魂的说法,她一定要问问她。
  “我一点都不怪你做出这样的选择,我只是想问你,为什么不带我一起?为什么要留我一个人在这世界上。”
  生日这天,陈锦之爬到妈妈去世前常常坐的窗台上,发现这个角度可以很好地看到月亮。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如果没有出生就好了,她想。
  十一岁时,情况有了改变。
  亲生父亲找到了家里来,见她趴在窗台上借光写作业,眉头不自然地拧起来。
  他听警察说过,前妻就是在那里割腕并跳楼的。
  这孩子居然一点都不避讳,可见没心没肺。
  陈锦之看清楚他和自己很有几分神似的脸,猜到了他的身份。
  小孩是没有话语权的,她跟随生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阿姨似乎不太喜欢她。
  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各方面适应起来都很累,陈锦之努力克服。
  那天晚上,她正在借着走廊的应急灯学习韩语。
  翻到日常对话用语,陈锦之的视线停留在一句话上。
  “。”
  “生日快乐。”
  十二岁,陈锦之的韩语已经说得很好,跟班上的同学相处也还算不错。
  “暑假我们全家又去济州岛玩了,无聊。”
  “啊啊——听说某某去了东京呐,好羡慕啊!”
  “去买冰淇淋吃吧,太热了!”
  只不过同学们的聊天话题还是有些难以插入。
  陈锦之的暑假生活是帮其他同学写作业,赚取生活费。
  燥热的天气,千篇一律的抄写,无休止的蝉鸣和柏油马路的气味。
  这一年,陈锦之也不记得自己的生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