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第844章 红楼梦,林黛玉(7)
  第844章 红楼梦,林黛玉(7)
  “姑父!”
  贾琏讪笑,“老祖宗实在是挂念表妹,听说想表妹都快要想出病来。
  不如让表妹进京一趟,过些时日,侄儿再把表妹送回来?”
  “琏儿,不是我不答应。”
  林如海无奈一笑,“在玉儿心里,她的娘亲最重要。
  她说守孝三年,必会遵守诺言。
  就算你祖母想要见玉儿,也要让玉儿出孝才行。
  总不能让别人说玉儿不孝。
  再说守孝之人远行去探亲,此举不妥!
  你说是不是?”
  “姑父。”
  贾琏厚着脸皮劝道:“老祖宗年纪大了,我们小辈只想着让老祖宗开心。
  至于表妹需要守孝也不要紧。
  都是自家人,也不会计较这些。
  侄儿觉得还是安了老祖过的心,免得她老人家因想念而病倒。
  这样一来也不是什么好事。”
  “琏儿此言差矣。”
  林如海神色凝重,“正是因为你祖宗年纪大了,玉儿守孝才不该前去探望。
  若是冲撞了你祖母,玉儿这辈子恐怕难安。
  不管是为了你祖母着想,还是为了玉儿的孝心。
  此事都不该再提。
  望琏儿你心中有数。
  我也不希望她们祖孙两人有什么意外。
  琏儿,你说是不是?”
  “是,是!”
  贾琏干笑不已,心里却暗暗叫苦。
  完成不了老祖宗交待的任务。
  回去不仅仅是斥骂一顿。
  还不知道面临什么倒霉的事儿。
  “琏儿,你年纪不小了。”
  林如海的声音传来,“也是成亲的大人,不知将来你有何打算?”
  “姑父,侄儿向来替家中跑腿。”
  贾琏不知对方何意,只能老老实实说道:“家里长辈不方便出面需要处理的事情,都由侄儿去解决。”
  “家中管事众多,岂能由你一位国公府的公子去做这些庶务?”
  林如海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不赞同之色,“男儿当世,理当建功立业,而不是无所事事,虚度年华。”
  “姑父,侄儿只是捐纳获得同知职位。”
  贾琏脸皮有些发烫,“只是虚职,并不需要去应卯。”
  “我知道。”
  林如海的表情不变。
  倒也还能看得出他有些羞耻之心。
  若是有人引导,就算是成不了什么大事。
  只要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来也不会太差。
  何况他身后有国公府和自己。
  一般人也不敢随意拿他背锅。
  也算是给大舅子这一房的人找一条出路。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
  林如海直接询问,“若是给你实职,远离京城去办差事。
  你可否愿意?”
  “什么?”
  贾琏以为自己听错了。
  瞪大眼珠子,一脸不敢相信的模样。
  颤抖着声音追问了一句,“姑父,您,您说得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
  林如海点了点头,“我何必拿此事跟你开玩笑。
  不过你要考虑清楚。
  成为实职的五品同知,需要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这些事情并不好做。
  也不是让你胡作非为,利用手中的权去谋利。
  若是被圣上知道,那是要砍脑袋的。
  这一点,你必须要考虑清楚。”
  “姑父,我,我……”
  贾琏脸红耳赤,想要解释什么,又不知该如何解释。
  “我知道你现在无法做出决定。”
  林如海继续说道:“你先好好想一想。
  当然最好写信跟你父亲说一声。
  记住了。
  只跟你爹商议,此事不能告诉任何人。”
  “姑父,这,这是为何?”
  贾琏怔愣住了。
  他向来有什么事都是寻找老祖宗。
  也习惯找老祖宗做主。
  “因为……”
  ……
  回到自己住的客院。
  贾琏坐着一动不动。
  他的脑海里回荡着一句话,‘因为你是你爹的唯一的儿子。’
  仅仅这一句话。
  似乎包含着很多暗示。
  他由不得想到自己的贪好色的父亲。
  还有偏心二房的老祖宗。
  把姑妈当成婆婆的媳妇。
  还有他们对自己‘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
  一切是那么可笑又带着几分悲凉。
  明明大房才是继承人,偏偏活得不如其他府上的庶子。
  这一切。
  他不是不知道。
  而是不知如何去改变。
  坐了好半天。
  贾琏立刻找到纸笔墨砚。
  开始写信。
  这一写就是好几页。
  写完是一封厚厚的书信。
  立刻让身边的兴儿拿去送回京城。
  而是用最快的送信方式。
  大约三四天左右就能够到送到京城。
  如果京城同样用这个方式送回复。
  一去一回大约六七天左右。
  他就能够接到父亲的消息。
  贾琏并不知道,送信回京城的人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三天后。
  贾赦同时接到江南加急送回来信件。
  而且是他在外面闲逛准备回府的时候遇见送信的人。
  所以除了他和身边的人知道他收到两封信之外。
  荣国府的其他人并不清楚。
  贾赦回到自己的院子里便直接去了书房。
  两封信看完之后。
  贾赦眼里闪过一抹泪光。
  收敛起情绪之后。
  他马上开始写回信。
  大约半个时辰后。
  他带着两封写好的信匆忙离府。
  这是准备当天就把这两封信送走。
  江南。
  在这等候的日子。
  贾琏没有现出去鬼混。
  他开始向林如海讨教官场之事。
  林如海的指点他也用心牢记下来。
  “琏儿,如果你真有心要走官场,那么需要请两位谋士在身边。”
  林如海给出建议,“你对低层的老百姓不了解,想要做出成绩,或者不被人推出去背锅。
  最好身边有人帮你出谋献策,遇见什么事情,身边有人提醒你。
  这样你也不容易陷入危险之地。”
  “姑父所言极是。”
  贾琏知道身边有人献计献策是好事。
  脸上却露出为难之色,“只是侄儿并没有养门客,二叔身边倒是有几位人。
  恐怕并不合适侄儿。
  不知姑父能不能帮侄儿介绍两位。
  如今侄儿只能厚着脸皮向姑父您求助了。”
  “我这里确实有几位合适的人。”
  林如海想了一下,“过两天我抽空给你们介绍。
  到时候你们相互了解。
  因为你们要长时间相处,性子合得来比较重要。”
  “侄儿听姑父您的安排!”
  ……
  次日。
  林如海就把几人请来了。
  给贾琏介绍之外,就让他们相互接触。
  林如海没有再替他做主。
  几天时间一闪而过。
  京城的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