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结束了
收到电报后,志司直接沸腾了。
“这是什么?威力怎么这么大?致死半径200米,杀伤半径超500米?3发抹平一个兵站?”
志司里的朝鲜代表听完报告,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
这是中文啊,怎么听不懂?
与兴高采烈的志愿军不同,一旁的苏俄代表却是表情严肃。
他没想到,中国也能研究出导弹。
而且从报告的细枝末节中,他感觉这款导弹好像不比苏俄的导弹差。
这对苏俄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不管苏俄人怎么想,志司内众人的开心却是不受影响。
而就在志司内热烈讨论的时候,国内报纸上也刊登这一战果。
铁化联合国军指挥部内,完全是一片沉默。
克拉克站在地图前,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的旁边摆着一张报纸,这是一张紧急空运过来的汉字报纸。
过了良久,克拉克终于开口道:“这场仗不能再打了,所有部队全部撤到二线防御阵地。”
听到克拉克的话,大部份人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白敬业却是向前走了一步:“长官,我们还有机会!”
“我不相信中方手里还有更多的导弹!”
白敬业不甘心就这么撤下来。
这次反攻,南军不但付出了大批的伤亡,还又丢了好几个山头,完全是亏到了姥姥家。
“不管他们还有没有库存,这场仗都已经结束了!”克拉克肯定道。
“双方已经就停战协议达成一致,现在就等着签字了,那些山头无足轻重。”
这一次,5发导弹,直接造成了南军三千余人的伤亡,前线飞机场也遭到了一定的损伤。
虽然这么点损失对于联合国军来说不算什么。
但是这代表着中国已经拥有了威胁联合国军后方的能力,这个影响非常的大。
而更关键的是,如此超远程的投送能力,肯定是可以携带核弹的。
虽说现在中国没有核弹,但只要美国敢用,中国的土地上瞬间就会长出核弹,然后发射到日本的美国基地。
1300公里,足以覆盖日本了。
而美国要想影响东亚,就不能失去日本这个桥头堡。
虽然核弹这个口头威胁从来没有起过什么作用,但是美国已经没有其他更好的牌了。
停战协议与其说是双方达成一致,不如说是美国迫切希望。
当一个自认为世界霸主的国家主动与其他国家平等谈判的时候,这其实就是失败。
对于克拉克下的最终通牒,白尚业双拳紧握。
这些领土对于美军来说无所谓,毕竟不是他们的,但是对南军来说,任何一寸领土都不能失去。
散会后,白敬业返回前线,但是他却并没有按命令退到二线阵地建立防线。
次日,白尚业更是公然违抗了命令。
他将南军各部最后能打的兵力组织了起来,重新整编成一个加强团后,又一次对898高地发动了猛攻。
得知南军再一次展开了攻势,克拉克对白尚业的动作后并没有生气,而是让参谋给志愿军发了电报。
表面这完全是南军行为,跟美国无关。
至于其他的,克拉克连理都没理,他不觉得白尚业能改变什么。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白尚业的时候,南军偏偏自己也不争气。
两天的功夫,南军最后的可战之兵损失殆尽。
白尚业即使想要继续进攻,却也无兵可用。
到了这个时候,李承龙不得不承认,他的所作所为,除了给南军造成了几万伤亡以外,别的什么也没有得到。
知道南军彻底老实了,克拉克再次约见了李承龙。
“总统先生,我正式通知你,美方代表团已对中朝提出的问题已经做出了全部答复和保证,现在双方正在校定最后的军事分界线。”
“战争已经结束了,如果你还打算一意孤行,那意味着一场可怕的灾难。”
克拉克的意思很明显,协议已经拟好,如果南军还要搞幺蛾子,美国将会直接放弃他们。
“我知道。”李承龙有些丧气的点了点头:“克拉克将军,我可以向你保证,南朝绝对不会给停战协定设置障碍。”
被志愿军轻取195平方公里后,李承龙已经丢掉了所有的幻想。
他很清楚,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志愿军能在一周内把他打到济州岛。
让李承龙没想到的是,听到他的保证后,克拉克却是直接摇了摇头。
“你需要的不是向我保证,而是向白宫保证。”
李承龙脸色一僵。
南朝距离华盛顿这么远,他不可能直接跟艾森豪威尔打电话。
因此如果要向白宫保证,那就得写信,哪怕不是手写,也得是发报。
而任何东西一旦落在了纸上,跟嘴说的就完全不同了。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李承龙低下了头:“我会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先生发报的。”
克拉克轻蔑的瞥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如果早就老老实实的多好,也省的丢那么多的土地。
与51年第一次停战谈判时相比,7月19日完成最后一次军事分界线的校定后,南军在实质上丢掉了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丢掉的土地里面,有一半是李承龙丢掉的,另一半是美国和南军一起丢掉的。
随着李承龙彻底认怂,停战协议再也没有任何阻碍。
7月27日,停战协议在板门店正式签订。
双方约定,以目前的接触区为界,向南北各划出了两公里作为非军事区。
虽然李承龙早就认了命,但是对于这一份停战协议,他还是感觉有些屈辱。
当然,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敢再搞什么小动作了。
不过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生命,或者说是为了挽回最后一点面子,南朝并未参加签字仪式,也没有在协议上签字。
当然了,也没有人搭理南朝签不签字,中美朝三方甚至连问都没问。
败军之将,不足挂齿。
虽然国际上所有人都知道朝鲜战争是哪一方获得了胜利,不过美国还是展现出了他们的赢学
停战协议刚刚签订,艾森豪威尔就立刻发表了全国讲话,宣布美国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捍卫了自由和民主。
不过在艾森豪威尔的演讲中,没有听出一丝一毫庆祝胜利的意思,反而带有了一丝沉重。
与之相对的,是美国在朝的退伍军人回国待遇。
他们不但没有享受到二战结束时那样的盛大欢迎游行,而且还遭到了整个社会的无视。
而艾森豪威尔在发表完胜利演讲后,也立刻便开始对朝鲜战争进行了冷处理。
美国政府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将朝鲜战争掩埋在历史当中。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无法给朝鲜战争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说美国没有使用全力,这会跟公开的数据产生矛盾。
如果承认使用了全力,那就表明美国打不赢一个新成立的中国,这会直接摧毁盟友与苏俄对抗的信心。
因此,在美国政府的刻意之下,朝鲜战争好似成为了美国不存在的记忆。
在战后的数十年里,别说民间讨论,就是最喜欢描绘战争的文化产品,也好像遗忘了这场战争。
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书籍等文化产品,一直都处于整体缺位的状态。
(本章完)
“这是什么?威力怎么这么大?致死半径200米,杀伤半径超500米?3发抹平一个兵站?”
志司里的朝鲜代表听完报告,眼珠子差点没掉出来。
这是中文啊,怎么听不懂?
与兴高采烈的志愿军不同,一旁的苏俄代表却是表情严肃。
他没想到,中国也能研究出导弹。
而且从报告的细枝末节中,他感觉这款导弹好像不比苏俄的导弹差。
这对苏俄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不管苏俄人怎么想,志司内众人的开心却是不受影响。
而就在志司内热烈讨论的时候,国内报纸上也刊登这一战果。
铁化联合国军指挥部内,完全是一片沉默。
克拉克站在地图前,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的旁边摆着一张报纸,这是一张紧急空运过来的汉字报纸。
过了良久,克拉克终于开口道:“这场仗不能再打了,所有部队全部撤到二线防御阵地。”
听到克拉克的话,大部份人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白敬业却是向前走了一步:“长官,我们还有机会!”
“我不相信中方手里还有更多的导弹!”
白敬业不甘心就这么撤下来。
这次反攻,南军不但付出了大批的伤亡,还又丢了好几个山头,完全是亏到了姥姥家。
“不管他们还有没有库存,这场仗都已经结束了!”克拉克肯定道。
“双方已经就停战协议达成一致,现在就等着签字了,那些山头无足轻重。”
这一次,5发导弹,直接造成了南军三千余人的伤亡,前线飞机场也遭到了一定的损伤。
虽然这么点损失对于联合国军来说不算什么。
但是这代表着中国已经拥有了威胁联合国军后方的能力,这个影响非常的大。
而更关键的是,如此超远程的投送能力,肯定是可以携带核弹的。
虽说现在中国没有核弹,但只要美国敢用,中国的土地上瞬间就会长出核弹,然后发射到日本的美国基地。
1300公里,足以覆盖日本了。
而美国要想影响东亚,就不能失去日本这个桥头堡。
虽然核弹这个口头威胁从来没有起过什么作用,但是美国已经没有其他更好的牌了。
停战协议与其说是双方达成一致,不如说是美国迫切希望。
当一个自认为世界霸主的国家主动与其他国家平等谈判的时候,这其实就是失败。
对于克拉克下的最终通牒,白尚业双拳紧握。
这些领土对于美军来说无所谓,毕竟不是他们的,但是对南军来说,任何一寸领土都不能失去。
散会后,白敬业返回前线,但是他却并没有按命令退到二线阵地建立防线。
次日,白尚业更是公然违抗了命令。
他将南军各部最后能打的兵力组织了起来,重新整编成一个加强团后,又一次对898高地发动了猛攻。
得知南军再一次展开了攻势,克拉克对白尚业的动作后并没有生气,而是让参谋给志愿军发了电报。
表面这完全是南军行为,跟美国无关。
至于其他的,克拉克连理都没理,他不觉得白尚业能改变什么。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白尚业的时候,南军偏偏自己也不争气。
两天的功夫,南军最后的可战之兵损失殆尽。
白尚业即使想要继续进攻,却也无兵可用。
到了这个时候,李承龙不得不承认,他的所作所为,除了给南军造成了几万伤亡以外,别的什么也没有得到。
知道南军彻底老实了,克拉克再次约见了李承龙。
“总统先生,我正式通知你,美方代表团已对中朝提出的问题已经做出了全部答复和保证,现在双方正在校定最后的军事分界线。”
“战争已经结束了,如果你还打算一意孤行,那意味着一场可怕的灾难。”
克拉克的意思很明显,协议已经拟好,如果南军还要搞幺蛾子,美国将会直接放弃他们。
“我知道。”李承龙有些丧气的点了点头:“克拉克将军,我可以向你保证,南朝绝对不会给停战协定设置障碍。”
被志愿军轻取195平方公里后,李承龙已经丢掉了所有的幻想。
他很清楚,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志愿军能在一周内把他打到济州岛。
让李承龙没想到的是,听到他的保证后,克拉克却是直接摇了摇头。
“你需要的不是向我保证,而是向白宫保证。”
李承龙脸色一僵。
南朝距离华盛顿这么远,他不可能直接跟艾森豪威尔打电话。
因此如果要向白宫保证,那就得写信,哪怕不是手写,也得是发报。
而任何东西一旦落在了纸上,跟嘴说的就完全不同了。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李承龙低下了头:“我会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先生发报的。”
克拉克轻蔑的瞥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如果早就老老实实的多好,也省的丢那么多的土地。
与51年第一次停战谈判时相比,7月19日完成最后一次军事分界线的校定后,南军在实质上丢掉了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丢掉的土地里面,有一半是李承龙丢掉的,另一半是美国和南军一起丢掉的。
随着李承龙彻底认怂,停战协议再也没有任何阻碍。
7月27日,停战协议在板门店正式签订。
双方约定,以目前的接触区为界,向南北各划出了两公里作为非军事区。
虽然李承龙早就认了命,但是对于这一份停战协议,他还是感觉有些屈辱。
当然,这个时候他已经不敢再搞什么小动作了。
不过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生命,或者说是为了挽回最后一点面子,南朝并未参加签字仪式,也没有在协议上签字。
当然了,也没有人搭理南朝签不签字,中美朝三方甚至连问都没问。
败军之将,不足挂齿。
虽然国际上所有人都知道朝鲜战争是哪一方获得了胜利,不过美国还是展现出了他们的赢学
停战协议刚刚签订,艾森豪威尔就立刻发表了全国讲话,宣布美国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捍卫了自由和民主。
不过在艾森豪威尔的演讲中,没有听出一丝一毫庆祝胜利的意思,反而带有了一丝沉重。
与之相对的,是美国在朝的退伍军人回国待遇。
他们不但没有享受到二战结束时那样的盛大欢迎游行,而且还遭到了整个社会的无视。
而艾森豪威尔在发表完胜利演讲后,也立刻便开始对朝鲜战争进行了冷处理。
美国政府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将朝鲜战争掩埋在历史当中。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无法给朝鲜战争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说美国没有使用全力,这会跟公开的数据产生矛盾。
如果承认使用了全力,那就表明美国打不赢一个新成立的中国,这会直接摧毁盟友与苏俄对抗的信心。
因此,在美国政府的刻意之下,朝鲜战争好似成为了美国不存在的记忆。
在战后的数十年里,别说民间讨论,就是最喜欢描绘战争的文化产品,也好像遗忘了这场战争。
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书籍等文化产品,一直都处于整体缺位的状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