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最终boss已经被推平了?
  第300章 最终boss已经被推平了?
  “陛下,再过一个月,陛下便可东出还於旧都了。”
  国家齿轮每时每刻都在运转,都在处理各种各样的事物。
  明辰和凌玉在前线作战,乾元后方並不是只关注这一件事。
  在相同的时间还需要处理许许多多其他的事情。
  朝堂上,冯孝忠身著官袍,上前一步来,朝著萧歆玥报告自己经手事务的进度。
  萧歆玥坐於高位,面色沉著:“恩。”
  “陛下,柏州大雨,济水决堤,乘野县被淹,州牧汤志坚请求朝廷賑济……”
  “陛下,鹿州突发地动,伤亡数千……”
  “……”
  冯孝忠开了个头,后续管理各种各样事务的官员们將自己经手的事情一一上报。。
  各种各样的琐事一箩筐,有好事也有坏事。
  国家机器运行,事事也都须上报处理。
  萧歆玥时而蹙眉,时而点头,与眾人商討著这些事情的解决方案。
  “陛下,东方逍遥城前线来报!”
  忽而,兵部侍郎戚博上前一步来,朝著萧歆玥高声喊道。
  一时之间,整个朝堂安静了些。
  东方前线?
  这段时间西边草原安稳,乾元没有战事。
  最近,就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靖安侯明辰和忠勇侯凌玉率眾八千,以徐仲灵偽造盟约僭越之名討伐逆贼。
  许多人看不懂为何非要出兵。
  但是,参与的这两个人对於乾元的意义却很大。
  凌玉和明辰,乾元的护国双璧。
  在乾元,这俩人加起来,也就只有萧歆玥能比得上他们的地位了。
  在官场上,做的事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大人物的动向和心理。
  与大人物有关的事情,那自然是大事。
  明辰他们贏了?输了?死了?
  这对於所有人而言,都很重要。
  承迎著所有人的目光,戚博涨红了脸,语声有些急促:“七月十三,我军攻城,炮轰逍遥城,梁军大乱,军心溃败,我军在凌將军的率领下大破敌军,半日便攻下城池,杀敌八千人,俘虏敌军两万三千人。”
  胜了!
  还是乾脆利落的大胜。
  一时间,朝堂百官面色各异。
  亲近明辰一系的自然心中安定。
  明辰夫妇又一次立功,地位屹立不倒,甚至还能再拔升一些,这自然是好事。
  而胸中有些野心,对於明辰一系有算计心思的人却是面色沉著,不知在想些什么。
  “好!”
  萧歆玥早就知道这些事情,她高居於王座,观察著下面的群臣,微微頷首。
  明辰和凌玉取得如此大胜,落在旁的將军身上是大功一件,但是落在他们的身上却好像是再正常不过了一般,群臣对此好像都习以为常了。
  等著吧,接下来的事情,才是真正震撼你们的呢!
  萧歆玥看著他,戚博也有些兴奋,接到了这个情报,他都有些难以置信。
  那两位將军,真乃神人也。
  “七月二十,大齐军营突发內乱,汪槐被叛逆击杀,太子营帐都被烧毁,血衣军大乱,我军成功招降齐国大军,收降卒五万三千人。”
  此话一出,顿时整个朝堂的人们都懵住了。
  “什么?!”
  “这……这……”
  “戚大人,此话当真……”
  “大齐……汪槐……死了?”
  “……”
  巨石落入湖面,惊起惊涛骇浪。
  信息量有点大,萧歆玥得知了消息都懵了一下,更遑论是在场的群臣了。
  一时间,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管是那一派,不管对於明辰是亲近还是牴触,此刻都不由得为之震撼。
  庄严的朝堂像是菜市场一样有些喧闹。
  无他,消息太过于震撼了。
  汪槐可是代表著大齐啊!
  汪槐死了,太子的营帐被烧毁了,大军投降……这些信息匯总起来,代表著什么?
  代表著大齐完了!
  那可是汪槐啊!
  那可是血衣军啊!
  这可是他们在东边最大的对手!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存在局限性,他们註定了没有办法放眼更广阔的天空。
  大多数人並没有太大的野心,他们是乾元人,他们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如今国家大乱,四分五裂,他们最高的理想,其实就是收服失地,將乾元恢復成原本的模样。
  这些年来,乾元安稳发育,大家眾志成城,其实就是为了积蓄力量东出,將原本被大齐占据的土地夺回来,洗刷国耻,然后再挡住北烈的进攻,安稳治世,天下太平。
  这就可以了。
  他们都是救国的大臣,萧歆玥也是中兴之主。
  青史留名,安安稳稳。
  什么北烈,什么南方,什么海外群岛……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想过,一统天下不过飘渺的梦。
  五百年都没人实现,怎会落到他们身上?
  然而现在,普普通通的一天,他们还什么都没干呢!
  前线传来消息,汪槐死了,大齐亡了。
  我还在城镇买装备,研究战术,计划先迈哪一只脚,用什么技能,加什么buff。
  你告诉我最终boss已经被推平了?
  在场的人们都有些不太真实之感,仿佛跟那前线天神眷顾之人活在两个世界。
  明辰和凌玉两人不是说只是去攻城的么?
  你好好的消灭掉徐仲灵不就行了么?
  怎么顺手,还把大齐给亡了?
  出门刷个副本,直接打通关了?
  不单单亡了,还没遭受半点损失,反而补充了大量军力劳力。
  这……这,这亘古未有啊!
  简直就是天命眷顾,神仙手段。
  不单单萧歆玥是躺贏狗。
  咱们这些大臣……都是躺贏狗?
  很好!
  萧歆玥很欣赏现在这些群臣的反应。
  事实证明,她很正常,是明辰太不正常了。
  “好!好!好!”
  “哈哈哈哈!”
  “天佑我乾元,天佑我乾元啊!”
  “我乾元双侯,真是我乾元的福星啊!”
  “真乃神人也……”
  儘管早就已经知道了情报,但该做的表情还是要做的。
  皇帝也有龙顏大悦一说,这是在告诉群臣,做什么样的事情能得到她的喜欢。
  萧歆玥拍著椅子把手,不住朗笑著,俏脸緋红,满是激动。
  萧歆玥不多见的情绪失控,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眾臣渐渐冷静下来,观察著萧歆玥的表情和態度,也在心中各自盘算著。
  这次明辰凌玉又干出了大事情。
  等他们回来了,想必又是一顿封赏,地位再度拔高一层。
  隱隱的,已经要超过陛下了。
  那么接下来,他们底下这些人该何去何从呢?
  朝廷之上永远都会有派系,有斗爭,有朋友,有敌人。
  在势力还弱小时,有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大家同仇敌愾还不显。
  但当地位越来越高,蛋糕越做越大,利益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纷爭。
  人这一生一直都在爭。
  相互算计,彼此消耗。
  现在新乾元的朝堂上,已经渐渐有些趋势了。
  这是大势,是人性,经歷多少年都无法改变的。
  萧歆玥对此也无能为力,她能做的只是维持好平衡,尽力將斗爭转向良性角度。
  朝堂上没什么营养的恭贺场面话和马屁过去之后。
  一少年郎站出一步来,朝著萧歆玥说道:“陛下,既然大齐已经亡了。”
  “臣以为,该立刻派大军东出,借著明辰和凌玉两位將军的无敌军锋,以风捲残云之势,镇压所有不臣叛逆,收回乾元失地,使我大乾一统。”
  云征,刚刚新婚不久,身居高位,家庭美满,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朝堂上,他却表现得超出於他年龄的沉著冷静。
  不过虽然面上平静,內心却还是不由得为明辰感到震撼和无奈。
  他很清楚,单凭凌玉是做不到这一步的,定然有明辰的手笔。
  最⊥新⊥小⊥说⊥在⊥⊥⊥首⊥发!
  他无奈也无奈在这里。
  他自负有天人相助,资质卓绝,聪慧明睿。
  投效乾元,年纪轻轻创下了这些功绩,换在任何一个时代,那绝对是最璀璨明亮的星星。
  偏偏头顶上却始终有个大山压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明亮的太阳傲立於天空之上,註定令所有星星都失去光芒。
  他总是在追逐,但却永远都只能看到背影。
  妈妈,我一直活在他的阴影之下。
  天爷,既生征,何生辰吶?
  压下心中的想法,他语声晴朗道:“陛下,臣以为,莫要让两位將军回来了,以逍遥城为轴心,直接让他们北上,趁著大齐大挫,我军士气锋锐,直接將失地都收回来。”
  汪槐並不是把一个完完整整的大齐送给了明辰。
  他留下了很多烂摊子需要处理。
  大齐的天下並不单单只是属於大齐的而已。
  因为汪槐的统治和一系列失误,滋生了许多的反叛和割据势力。
  徐仲灵只是其中最大的一支罢了。
  大齐境內遍地烽火狼烟,土匪乱窜,收拾这些山河也需要出些力气。
  况且汪槐只是带了一眾精锐的士兵来剿灭徐仲灵而已,除了这些兵马外,其余安定的州郡也有些残余的大齐势力在各州郡驻守把控。
  这数万人因为汪槐崩殂,军心震动,加上明辰一行到来的及时,还有汪槐留的下属帮忙,综合种种因素,这才促成了这场和平受降……
  否则的话,无论如何也是轮不到乾元的。
  汪槐身死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他那些下属的想法无人知晓。
  投降?还是割据?
  只有真正占领的土地,才是自己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很高觉悟的,也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乾元的。
  汪槐放手,自然也不可能处理这些事情了。
  云征的意思就是趁著现在大齐一片混乱,明辰和凌玉的组合又十分无敌,乾脆直接摧枯拉朽將失地收回。
  不回来?
  萧歆玥闻言眯了眯眼睛。
  云征这话听来似乎有些道理。
  但是……
  冯孝忠上前一步来:“不可!陛下,臣以为,不该在这时候东出。”
  “齐皇崩殂,东部大乱,各方势力群龙无首,势必进入混乱爭斗。咱们不妨现在旁边看一看,让这些人斗的俱伤,咱们再站出来,收渔翁之利。”
  毕竟先前乾元就是这样的,傍依慎江天险,蜗居西部发育,坐看大齐和陈国爭斗,现在成了最大的贏家。
  冯孝忠性子本就是沉稳的类型,猥琐发育上癮了,想要观察一下情况,不愿浪费兵力和资源。
  云征闻言却皱了皱眉头:“爭斗不一定会俱伤,还有可能会合併。冯大人是想让这些人整合起来,组成一个难啃的大骨头么?”
  若只有两个大国,他们矛盾尖锐不可能联合,那自然可以坐山观虎斗。
  但是现在是一个个心思各异的小小势力,彼此消磨的可能性有。
  但云征以为,更大的可能却是兼容並包。不趁机一鼓作气把他们都剿灭,难道要等出来一个厉害的领袖,把他们都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巨无霸再费更大的精力去与之爭斗么?
  萧歆玥坐在王座上,静静的看著下面的群臣,没有表態。
  这是新朝新的风气。
  这个时候,萧歆玥的意思便是大家踊跃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出自己认为事情的优劣,但要注意秩序,並且论事不论人。
  萧歆玥集合多人的智慧,再进行决断。
  “陛下,臣以为冯大人说得对,不妨再观望观望,就算是东边苗头不对,我们也可以那时候再出兵,尽最大可能保护我们的士兵,毕竟我们的敌人还有北烈呢!”
  “不不不,陛下,此言差矣!战爭时机稍纵即逝,战报传递有延期,臣以为云大人所言在理,两位侯爷还在前线,不妨直接挥兵北上,势必有所斩获。”
  开了头,陆陆续续有人站出来,朝著萧歆玥报告。
  萧歆玥很喜欢这样的氛围,群臣各抒己见,阐明利弊,说的越多,她的视角就越清晰。
  不过明辰不喜欢,毕竟他不是皇帝。他不上朝,就是懒得打这些嘴仗。
  许多事情註定不可能全对,也不可能全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中还掺杂了一些党派之爭和利益分割的问题,听的人脑仁疼。
  收復东方失地,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分蛋糕,採取了谁的策略,那么分蛋糕的时候,理所应当要分一块利益。
  此刻踊跃发言,无疑是在未来爭取机会。
  不过,大家不是明辰,官员的生存方式如此,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可!陛下,臣以为无论战与不战,都该让两位侯爷回来。咱们回越阳之事在即,明大人挽狂澜之既倒,为我朝续命。凌將军率大军投效,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合该去越阳参加祭天大典,昭告天下其功勋。”
  一时间,整个朝堂安静了些。
  下一个想说话的官员也噤声,观察著萧歆玥的反应。
  明辰和凌玉在乾元是一对特別的存在,地位太高。
  明辰甚至都不上朝了。
  现在立了大功,地位势必还会再进一步,兴许都要威逼皇权了。
  还不了的大恩就是大仇。
  自古帝王容不下功高震主。
  乾元如今繁盛离不开萧歆玥兢兢业业的努力,但是孜孜不倦的细水长流註定比不上惊世骇俗的一鸣惊人震撼眼球。
  明辰一次次震撼人心的表演直接把萧歆玥给显没了。
  一个大爹拖著他们全朝人飞。
  两人这次以极低的战损比立下了灭国之功,陛下的心里真的如同面上表现的那么高兴么?
  虽然有些靖安侯与陛下风流韵事的传闻,但陛下心里真实想法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
  所以大家都避讳有关两人功劳方面的討论,一切交由萧歆玥决断。
  甚至觉得,让两人別回来,別去越阳露脸,沉寂一下也不错。
  只是现在却跳出一个人来,把这些事情摊到了明面上。
  “况且现在两位大人吸纳了太多降卒,降卒兵力远远大过我军。人心不齐,鱼龙混杂,不好调动,根本无力再继续发动长途奔袭的战斗了。当今要务,该是將这些降卒带回我朝,整合管理才是。”
  “各位大人,如今最该討论的问题,也是这些降卒该如何处理,如何分配。”
  “若要东出,也该派其他將军和其他兵马。”
  这官员用另外的几个角度,朝著萧歆玥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云征和冯孝忠这些就事论事的人一愣,也不住点了点头。
  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凌玉和明辰表现的太出色了,人们下意识便把他们同普通人区別开了,感觉一些小问题在他们的手里不算是问题。
  手下这么多降卒,东奔西跑去打仗確实很麻烦。
  若是丟下这些人让他们自己回来,怕是更生事端。
  现在明辰和凌玉是必须要回来的。
  萧歆玥闻言眯了眯眼睛,多看了他一眼。
  很好,这人的官职可以再往上调调了。听了这么多话,也就这人说的最合她心意。
  很多人失策了。
  萧歆玥並不是一个正常的皇帝,没那么多猜忌和唯我独尊的傲慢,也不嫌功高震主。
  至少对於明辰是这样的。
  明辰对她意义非凡,定位很模糊,並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臣子。
  是老师?是同伴?是知己?是情人?是仰慕之人?
  这作为一个皇帝並不合格,若明辰心怀不轨,那么她將王朝易主,身败名裂。但萧歆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她还想著拖拖时间等明辰回来跟自己一起回越阳呢。
  这帮苟东西,还要把他丟出去打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