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妖言犯天子
  第790章 妖言犯天子
  少林寺三纲是上座善护、寺主志操、维那惠场。
  惠瑒也称都维那,和白马寺的慧始一样,都是管理僧眾、杂务的。
  几年前,十三棍僧潜入轘州城,其实没有民间传说的那么神奇。
  当时带队的是寺主志操,善护是上座,但年事已高,且一心修行。
  寺主志操身为三纲之二,是寺院实际事务管理者,且年富力强,在山寺被烧,寺田被占后,坚决要反抗。而惠场做为都维那,平时本就协助志操管理僧眾庶务,也是坚决支持。
  於是他们和武僧教头县宗等十三人,潜入城中,策反司马赵孝宰,趁夜生擒王仁则,夺城献归唐军。
  当年那场行动,没有什么太多刀光剑影,那是一场兵变。
  司马赵孝宰本就是柏坞谷地方豪强,王仁则在柏坞谷置轘州城,筑城屯兵,授本地豪强赵孝宰为州司马,也是要藉助其势力守城抗唐。
  而唐军攻势凶猛,郑军节节败退,志操他们不去劝说,他也打算投唐了。
  村民们听说都维那惠场来了,都纷纷不安起来。
  甚至有一个懦弱胆小的中年人,不安的对小院门口守卫的禁军队头说要把分给他的地退还。
  禁军队头崔六气的大骂这傢伙。
  “李司徒为你们作主,好心给你们授田分地,还给你们吃肉。
  这碗刚放下,一听寺里禿驴们来了,你就嚇的要把地退还?那些禿驴这些年骑在你们脖子上拉屎拉尿,作威作福。
  甚至是你们娶妻,他尝新过头夜。你们女儿刚成人,他要头个坡瓜。
  他娘的,以前你们说没人替你们撑腰,现在有人为你人作主了,你还这么怂?
  你还是个男人吗?”
  那汉子虽被骂的狗血淋头,却还是站在那不肯走,露出难看的笑脸,说把地还给寺里。
  “你们,这地他们也还是要夺的,这百多年了,直就都是他们的··.”
  崔六气的一脚把他踢翻,“滚,不识抬举的怂货。”
  李逸听到那里的声音,也看到了不仅是那个中年汉子退缩了,还有不少村民也在犹豫、惶恐和不安,他们也在打著退堂鼓。
  能分田授地,自然是最好的。
  可寺里百年积威,他们打心眼里恐惧。
  李逸没有去骂他们,恨铁不成钢没用。
  “既然惠瑒来了,那就让他过来吧,正好当著这些村民的面,让他看看他们这些年的累累罪行。”
  简陋的农家茅草屋,成为了李逸的临时钦差行辕。
  禁军披甲持矛环卫,宰相、钦使的仪仗排开。
  惠场在一队武僧护卫下到来。
  身著紫色锦襴袈裟,手持锡杖。
  “贫僧嵩山皇造少林寺都维那惠瑒,拜见李司徒!”
  李逸看著这个和尚,態度有些傲慢,面对自己这位朝廷三公,神情间也没什么恭敬神色。
  “不知司徒大驾光临柏坞谷,敝寺有失远迎,实在是招待不周。”
  李逸坐在马扎上没动,也没招呼他坐。
  自顾自在那煮茶。
  自斟自饮。
  喝完杯中茶,李逸放下茶杯,看著这位傲慢的和尚。
  “你就是少林都维那惠场?“
  “贫僧正是。”
  “你身为寺中都维那,掌管寺中僧眾杂务,那这柏坞谷的庄田司正该归你管,可对?”李逸声音渐严肃起来。
  “柏坞谷庄田司正是由贫僧分管。”
  “好,你承认便好。
  现在柏坞谷庄田司僧人犯下累累罪行,这是他们交待的证据,你自己看看。”
  李存义將一叠供词递到惠瑒面前。
  惠场却並没有上前接。
  李存义也没再上前一步,於是二人就站在那,差著半步。
  “哼,”
  羌將那没惯他,直接把那叠供词甩在了他脸上,“禿驴,自己好好瞧!”
  惠场没料到这员军官如此无礼,面色微变。
  供词洒落一地,他没去捡。
  “阿弥陀佛!”
  惠瑒低诵一声,然后目光直视李逸。
  “李司徒,请问柏坞庄司执事僧人曇满,以及僧曇丰等人在何处?”
  李存义骂道:“那几个禿驴犯下滔天罪行,已被司徒当场拿下,曇满当眾斩首,其余四人判杖一百,流放岭南!“
  “李司徒,若是敝寺僧人犯事,自当交由敝寺自行处置。僧俗两界,互不干涉。“
  李逸听到他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的气笑了。
  “惠场,交由你们寺中自行处置?哈哈哈,这可是本相今年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了。
  你以为少林是什么,法外之地,还是国中之国?
  现在本相不仅仅是要处置僧人曇满曇丰等人,还要追究整个少林。
  你以为你身为都维那,可以置身事务?
  去年,朝廷有司检举少林诸多非法,太上皇当时下绍拆毁少林,遣退僧人,后来朝中有人被你们蒙蔽而力保了你们。
  这次,我奉旨巡省,路过这柏坞谷,亲眼见到你们是如何行恶的。
  你们哪还有半分出家修行之人的德行?”
  “到现在都还不知错,更没有半分悔过之心,来人,將他拿下。”
  李存义亲自动手,惠瑒见状惊慌,“李司徒,我少林寺可是曾经救助过秦王,得秦王敕封··.”
  李逸起身,来到惠场面前,“我听说你们嵩山少林寺院东北角的观音殿,有一副十三棍僧救秦王的壁画?
  上面绘画的內容是当初秦王出师洛阳不利,被郑军所擒,你们少林十三棍僧凭著高超的武艺,和一腔赤胆忠心,闯入敌军大营救出秦王,后十三棍僧又潜入唐军久攻不下的州城內,深入刺史府,生擒了王世充侄子王仁则,又说服了司马反正,一起开城迎接唐军?”
  惠场愣了一下。
  寺中確实有这么一副壁画,还很大,请了有名的画师,费时很久画成,上面的內容也正是李逸所讲的,十三棍僧救秦王、擒王仁则,夺轘州城。
  惠场还是十三棍僧之一呢。
  壁画的內容,自然也是出自寺里的授意,画师哪敢乱画。
  少林这几年,一直在宣扬著十三棍僧救秦王这个故事,藉此抬高他们的地位。
  效果也確实不错,反正这周边百姓都信了。
  他们还把李世民当初发的那道秦王教《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请匠人雕刻成一块巨大的石碑,立在寺中山门內。
  连李世民赐给他们的四十顷地、一座碾磑,都要刻碑展示。
  这一切都在掩盖当年真正的事实。
  “惠场,本相当年是征討洛阳的副帅,洛阳东南,都是本帅统兵击败郑军收復,包括你们寺所在的登封和柏谷坞。
  你们当初擒王仁则、策反轘州司马,献城归附,这是事实,虽然当时我军已经攻占轩辕关,切割轘州与洛阳联繫,擐州成了一座孤城,缺粮少兵,隨时会陷落。
  但你们確实有功。
  可你们什么时候救过秦王?秦王何时又被郑军生擒俘虏过?
  你们这十三棍僧,当时连洛阳都没去过,就没有离开过柏坞谷!”
  “当年,你们也不过是因为王世充抢占了你们的田地、钱粮,烧了你们的寺庙,你们这才怨恨在心,可你们当时也没反抗,却是选择臣服於王世充。
  直到后来,我大唐出兵,横扫河南,你们见到机会,这才出手策反轘州司马、擒王仁则投唐。
  你们得到的回报也是极丰富的,之前的寺田全都赐还,还又赏赐四十项永业,三十项口分。
  你们倒是胆大包天,居然敢编造谣言,敢瞎传救秦王!”
  “武僧具宗,当初陛下破例授他九转勛官大將军,你们却故意混淆视听,对信眾、百姓们说他被封的是朝廷的三品大將军,个武僧,就凭帮助拿下了座的堡寨,就能封三品將军?”
  在李逸看来,少林当初潜入轘州擒王仁则投唐,跟刘武周攻唐时,介州城中龙泉寺僧道澄他们暗通武周,以佛幡縋敌入城,里应外合夺大唐介州城,都是一样的行为。
  道澄是因敌军围介州城,城中缺粮,刺史向富有的龙泉寺借粮,他们不肯,最后强征了粮食,於是就心怀怨恨,里通外敌,破了介州城。
  少林则也是王世充的郑国夺他田產钱粮烧他寺庙,怀恨在心,见唐军来攻,郑国灭亡在即,於是便赶紧投机。
  唯一差別,就是道澄投机失败了,刘武周没多久败亡,他们和龙泉寺也因此遭到清算。
  而少林志操、惠场等人的投机成功了。
  於是被夺走的田產全都赐还,还加赐了许多,他们也很快在朝廷支持下,重建了寺院,还凭著捏造的十三棍僧救秦王这个故事,迅速提升他们的影响力。
  寺院的放贷、典当,以及药铺、武僧僱佣等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你们这是製造妖言、冒犯天子,形同谋反、大不敬!”
  当李逸重重的说出这句话后,惠场已经面色惨白,满头冒汗。
  李逸挥,“將他拿下,细细审问,究竟是如何製作妖言、冒犯天子的。”
  “还有,寺里放高利贷、私蓄三千私兵等,也严加审问!”
  “司徒,李司徒,”惠场慌了,谎言说的久了,他们自己都信了,还真以为他们曾救过秦王,真就觉得他们去年能够抗旨成功,觉得他们有十大德高僧,地位尊崇无人敢碰了。
  无法无天惯了,还真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