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小发明复赛
第573章 小发明复赛
章老师越说越气,开口反问:
“陈露阳关门,陶润泽他们五个人就被他关?”
“陈露阳是张飞还是赵云啊,一人守门,千军万马都撞不开?”
听著教室里四面八方传来的笑声,郑哲只能硬著头皮解释道:
“老师,这不是学校举办寢室小发明比赛么,陈露阳就设计了一款自动关门神器。
“结果神器把他们寢室全给关里头了,现在门锁死了,只能从外边拆门。”
全教室寂静半秒。
下一刻,“哄”的一声,全班爆笑!
章老师的眼神都快怀疑人生了。
“自动锁门神器?把自己锁进去了?”
郑哲点点头,再次重申主题:
“老师,他们真的不是故意不来上课的,昨晚他们试验锁门神器的时候,我在外面帮忙推的门。”
“门真的锁的死死的,但是不知道咋回事今天早上就打不开了。”
听到郑哲的解释,就连章老师此刻也绷不住笑了,“那你们没帮帮忙,把他们放出来啊?”
郑哲尷尬道:“帮了,我们一早上就去试了,但是根本就弄不开,后来我们著急来上课,就拜託宿管阿姨来弄了。”
章老师忍不住乐半天,抬手往下压了压秩序。
“行了,咱们先不討论陈露阳了,今天继续上课——”
===
最终,421全体成员在宿管同志们的螺丝刀下得到了解放!
“师傅,您这手艺真棒!简直药到病除!”
陈露阳看著蹲在地上,把工具装回到铁皮工具箱的宿管师傅,忍不住发出讚嘆。
原本他还以为拆门是个费劲活,得大锤子抢上半天。
哪知道师傅上来三件套:螺丝刀、钳子、榔头,“叮叮噹噹”不到五分钟,门就被整扇卸了下来。
更让他震惊的是,把门拆下来之后,师傅把绳子、滑轮残骸统统掏出来,又换了个新的锁舌,三两下把门重新装回去。
听著陈露阳的彩虹屁,宿管工人道:
“艺这都是练出来的,每年这时候我都得拆十几二十几个门。”
“你这个门还算是好拆的了啊。”
“前年有个学机械的,自己装了个重锤式自动关门装置”,结果铁锤落下来卡住插销,门就打不开了,是我去把门合页卸了,人才救出来。“
“还有个姑娘搞了个弹簧回弹锁』,用的是旧缝纫机上的弹簧关。”
“谁知道弹簧拉力太大,锁舌直接崩进门框里,钥匙也拧不动,最后又是我把整个门拆了。“
好傢伙——
沈飞说的真没错,这弄自动关门的人,自己还真不是头一个!
出於男人的第七感,陈露阳本能的怀疑眼前这个宿管师傅,就极有可能是神秘的评委之一。
本著儘可能的“拉拢一切可拉拢力量”的考虑,陈露阳试探的开口问道。
“师傅,那你觉得我这个装置咋样?”
“挺好。”
“真好?”
“好拆。”
擦——
陈露阳的笑容消失在脸上。
儘管陶润泽表示“不用不用”,但是陈露阳还是去小卖店给老陶买了一个新的洗脚盆作为弥补。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郑哲在高数课上的那番言论,直接把陈露阳“科技封门”的消息以光速传遍了整个经济系。
好消息是:陈露阳感觉自己的人缘更好了。
走在食堂里、教学楼里甚至是操场上,都有学生一边看他一边乐。
笑容里不掺杂任何恶意和嘲讽,全是嘻嘻和哈哈。
坏消息是:室友们不让他在宿舍搞实验了。
无奈之下,陈露阳只好去外联部借了一块废旧木板和一个旧门锁,在窗边搭了个“小型试验台”
他认真测角度、算弹力、记录回弹过程,忙活了整整好几天。
可是无论他怎么改,只要绳子经过某个角度,就必然產生“瞬时拉死”的卡滯效应。
最后的结果就是彻底锁死。
外面別想打开,里面別想出去。
思来想去也不能解决。
终於!
陈露阳实在没有办法,拨通了省机械厂的电话。
当听到儿子打电话找自己的时候,陈大志左手攥著刮鬍刀,右手提著裤腰带,敞怀囂张的走到收发室。
“喂,儿子啊!啥事?!?”
陈大志清清嗓子,在老田头一脸羡慕的眼神中,底气十足的开口。
“——啥?关门神器?你整这干啥?“
“哦哦哦,发明——这点小玩意你自己鼓秋鼓秋不就出来了,还用得著问我?”
“不是,你咋这么笨呢!”
“那军军在学校做工还得个奖呢,你这点东西都整不出来?”
“你把滑轮和锁舌绑一块,那绳子能不往回勒么!”
=**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
“不会,不懂,自己想去!!!!”
“我忙著呢!別打扰我上班!”
啪。
陈大志一把放下电话,气的左手攥著刮鬍刀在脸蛋子上糊了一圈。
“这孩子,一点都不隨我,关个门都关不上。”
亏了他还以为今天儿子是来打电话匯报成绩的,哪知道笨成这样!
掛了电话,自己生了两秒钟的闷气。
陈大志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儿子,胖乎乎的手指头抓起电话,回拨了过去。
北大这边,陈露阳正鬱闷的准备回宿舍。
原本他是想问问张国强他们的,但是毕竞吧他一个高级工程师问这种小小的问题,实在有点丟人。
况且自己爸爸是万中无一的八级工,张国强他们都比不了。
所以他才想著给陈大志打电话问问咋整。
到最后问没问到,反倒是挨了一顿儿“还不如回去问张叔呢——起码张叔不能骂我。”
陈露阳嘴里嘟囔著,正要往回走,忽然又听见身后的电话响了。
嗯?
陈露阳猛的一个回头。
几步窜回去,接起话筒一听!
“俟呀爸!!我就知道你不能不管我!!!”
“您慢点说,那块咋整?”
“橡皮?对啊!我咋没想到用橡皮垫一下呢!”
陈露阳激动的猛拍一下大腿,感觉思路逐渐开阔了。
“那再之后呢?我绳总是绞劲那块咋整?”
“听懂了听懂了——!要不说还得我爸呢!这就跟长了千里眼一样,隔著电话线都知道我哪有毛病。”
“好嘞!我懂了!我这就回去试试!”
啪的一声,电话掛断。
陈露阳眼珠子一亮,迈开两条大腿就奔回了寢室。
很快,小发明交稿的时候就到了。
由於经济系是文科类院系,平时大家研究的都是“货幣流通”“计划经济”“劳动价值论”这类纸面文章,能拿出个螺丝钉来的,都能算半个理工新星。
所以,这个小发明比赛,只要有人交作品,系里基本都会鼓励上报!
老师们的精神就是四个字:贵在参与。
所以,哪怕陈露阳的发明小创造出了名的把自己锁进了寢室,但是系里的老师还是相当高兴的把他的发明推到了学校。
反正只要不是炸楼,系里该支持,那是绝对支持的!
隨著“宿舍小发明比赛展示台”的搭建完成,全校瞩目的复赛也正式开始!
今年的复赛地点並不设在北大正门的大操场,而是设在靠近宿舍区的“东小操场”。
这个操场位於宿舍和食堂之间,不算太大,但却是北大一天当中最容易聚人的地方。
大家吃完饭往这边一拐就到,脚步不用拐弯,眼睛也不耽误看热闹。
今天刚一搭起展示台,学生蜂拥而至,眨眼间就把操场围得水泄不通,连宿舍楼三楼的窗户都被人推开,不少人趴在窗台上往下瞧,生怕错过什么热闹。
各院系的参赛学生,都拿著自己的参赛作品站在各自的展位前。
从一年级到研究生,从中文繫到数学系,甚至食堂的炊事员、校工师傅都凑了过来看热闹。
跟往常以“展示为主”的比赛不同,今年的小发明比赛强调“动手实践”和“寢室改善”,大家参展的不少都是用废物拼凑、用土办法解决大问题的作品,一个比一个接地气。
物理系的一个男生用旧自行车轮和缝纫机脚踏,发明了一个“省力晒袜机”,当场把袜子掛上去,“哐哐”踩几脚,袜子甩得呼啦啦直转,水珠飞出老远。
化学系的一个女生用酒精灯、废铁盒、活性炭做了一个寢室除味加热器。
地质系的一个学生弄了个“床下储物抽展轨道”,直接把床底变成抽展,想拿啥一抽就行。
生物系的一个学生还用医用点滴瓶和铁丝架做了一个“自浇水盆栽架”。
=====
总之,简直五八门,啥啥都有!
“今年真热闹啊!!”
广播站的小眼镜手里捧著照相机,咔咔给“自浇水盆栽架”拍了一张照片之后,扭头对旁边的通讯员道。
“是啊,大家不仅动起脑筋,还真正把同学们的生活放在心上,这就是我们北大青年最宝贵的精神!”
通讯员兴冲冲地看著眼前的发明,一边提笔在纸上快速记录,一边问向面前参展的学生:
“同学,你设计的这个发明叫什么啊?”
“我这个叫多角度旋转地图架。”
男生一边说,一把回头调试身旁的参赛作品。
整个装置由木板、旧脚踏车轴承和废铁框拼装而成,外观朴素,却引人注目。
“我们教学楼的墙面有限,张贴地图以后同学们只能站一排,后排看不见。”
“我这个地图架可以360度旋转,还能像翻书一样翻页,把四五张地图装在一起,老师讲中国,可以转;讲世界格局,再一翻,就是了。“
说著,男生的双手一托木柄,整张地图便像地球仪一样轻鬆翻转,从水平翻到垂直,再从北半球转到南半球,甚至能向侧面折返,动作丝滑,毫无卡顿。
“国家要普及地理知识,支援三线建设、边疆建设,没有地图教育不。”
“我这个架子用的全是废木条和旧车轴,做起来简单,使用的时候只要直接把架子放在讲台上就行。”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一阵热烈掌声,连流动打分的评委也忍不住上前,把地图架翻来翻去,亲自试验其稳固性,连连点头:
“这个东西,可以当教具推了!”
就在地理系同学的旋转地图架获得阵阵掌声的时候,不等周围的学生把自己的投票扔进前面的个人投票箱操场另一头忽然传来一阵惊呼:
“哎哎哎,快去那边!!听说有留学生在展示!”
“留学生也参加比赛?这得看!”
通讯员正准备继续採访,还没抬笔,就见前方学生人潮突然像被磁铁吸住一样,纷纷往同一个方向涌去。
“那里又是什么好东西?”
他抑不住好奇,將脖子伸得老长。
“走!去看看!”
小眼镜端著相机,跟著人群就是跑了过去。
不到半分钟,地图架这边还围著的人,已有三分之二扭头离开。
操场中央那块空地,此刻已密密麻麻挤满了人,连外围人群都踮著脚往里探,宿舍楼的窗户上也探出了脑袋,看得目不转睛。
“哪儿来的弹簧床?”有人惊讶道。
“不是弹簧床!是——是陈露阳!!!”
“他怎么躺那了?!他在表演睡觉吗?!”
“不是睡觉,他旁边还了个!他不会是把寢室整搬到操场上来了吧?!”
小眼镜和通讯员好不容易挤到第一排,看见眼前的景象后,两个人全都傻眼了。
“好傢伙——我第次看见躺著参赛的。”
“这是干啥啊?”
“他是来晒被的吗?”
伴隨著小眼镜的困惑三连,操场中央,陈露阳仿佛坐月子一样的躺在一张铁架摺叠床上,身上盖著大被,右手的手腕上绑著一根绳索。
在他的床头一侧,皮埃尔、亚歷山大、法迪、朴成浩和汉斯等五个国际友人穿的板板正正,犹如刀斧手似的站在旁边,一同扶著一个木门。
“我这个呢,叫上下铺自动关门神器。”
陈露阳懒洋洋的一抬手,轻轻一拉,“啪嗒”一声,门自动关上。
“这样呢,门就关上了。
2
陈露阳说完,又拽了拽绳子。“咔噠”一下,锁舌自动弹出,锁舌稳稳卡死,动作一气呵成。
每当陈露阳关门,皮埃尔他们五个再跟玩游戏一样的把门锁打开,乐此不疲的给眾人演示自动锁的妙用。
章老师越说越气,开口反问:
“陈露阳关门,陶润泽他们五个人就被他关?”
“陈露阳是张飞还是赵云啊,一人守门,千军万马都撞不开?”
听著教室里四面八方传来的笑声,郑哲只能硬著头皮解释道:
“老师,这不是学校举办寢室小发明比赛么,陈露阳就设计了一款自动关门神器。
“结果神器把他们寢室全给关里头了,现在门锁死了,只能从外边拆门。”
全教室寂静半秒。
下一刻,“哄”的一声,全班爆笑!
章老师的眼神都快怀疑人生了。
“自动锁门神器?把自己锁进去了?”
郑哲点点头,再次重申主题:
“老师,他们真的不是故意不来上课的,昨晚他们试验锁门神器的时候,我在外面帮忙推的门。”
“门真的锁的死死的,但是不知道咋回事今天早上就打不开了。”
听到郑哲的解释,就连章老师此刻也绷不住笑了,“那你们没帮帮忙,把他们放出来啊?”
郑哲尷尬道:“帮了,我们一早上就去试了,但是根本就弄不开,后来我们著急来上课,就拜託宿管阿姨来弄了。”
章老师忍不住乐半天,抬手往下压了压秩序。
“行了,咱们先不討论陈露阳了,今天继续上课——”
===
最终,421全体成员在宿管同志们的螺丝刀下得到了解放!
“师傅,您这手艺真棒!简直药到病除!”
陈露阳看著蹲在地上,把工具装回到铁皮工具箱的宿管师傅,忍不住发出讚嘆。
原本他还以为拆门是个费劲活,得大锤子抢上半天。
哪知道师傅上来三件套:螺丝刀、钳子、榔头,“叮叮噹噹”不到五分钟,门就被整扇卸了下来。
更让他震惊的是,把门拆下来之后,师傅把绳子、滑轮残骸统统掏出来,又换了个新的锁舌,三两下把门重新装回去。
听著陈露阳的彩虹屁,宿管工人道:
“艺这都是练出来的,每年这时候我都得拆十几二十几个门。”
“你这个门还算是好拆的了啊。”
“前年有个学机械的,自己装了个重锤式自动关门装置”,结果铁锤落下来卡住插销,门就打不开了,是我去把门合页卸了,人才救出来。“
“还有个姑娘搞了个弹簧回弹锁』,用的是旧缝纫机上的弹簧关。”
“谁知道弹簧拉力太大,锁舌直接崩进门框里,钥匙也拧不动,最后又是我把整个门拆了。“
好傢伙——
沈飞说的真没错,这弄自动关门的人,自己还真不是头一个!
出於男人的第七感,陈露阳本能的怀疑眼前这个宿管师傅,就极有可能是神秘的评委之一。
本著儘可能的“拉拢一切可拉拢力量”的考虑,陈露阳试探的开口问道。
“师傅,那你觉得我这个装置咋样?”
“挺好。”
“真好?”
“好拆。”
擦——
陈露阳的笑容消失在脸上。
儘管陶润泽表示“不用不用”,但是陈露阳还是去小卖店给老陶买了一个新的洗脚盆作为弥补。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郑哲在高数课上的那番言论,直接把陈露阳“科技封门”的消息以光速传遍了整个经济系。
好消息是:陈露阳感觉自己的人缘更好了。
走在食堂里、教学楼里甚至是操场上,都有学生一边看他一边乐。
笑容里不掺杂任何恶意和嘲讽,全是嘻嘻和哈哈。
坏消息是:室友们不让他在宿舍搞实验了。
无奈之下,陈露阳只好去外联部借了一块废旧木板和一个旧门锁,在窗边搭了个“小型试验台”
他认真测角度、算弹力、记录回弹过程,忙活了整整好几天。
可是无论他怎么改,只要绳子经过某个角度,就必然產生“瞬时拉死”的卡滯效应。
最后的结果就是彻底锁死。
外面別想打开,里面別想出去。
思来想去也不能解决。
终於!
陈露阳实在没有办法,拨通了省机械厂的电话。
当听到儿子打电话找自己的时候,陈大志左手攥著刮鬍刀,右手提著裤腰带,敞怀囂张的走到收发室。
“喂,儿子啊!啥事?!?”
陈大志清清嗓子,在老田头一脸羡慕的眼神中,底气十足的开口。
“——啥?关门神器?你整这干啥?“
“哦哦哦,发明——这点小玩意你自己鼓秋鼓秋不就出来了,还用得著问我?”
“不是,你咋这么笨呢!”
“那军军在学校做工还得个奖呢,你这点东西都整不出来?”
“你把滑轮和锁舌绑一块,那绳子能不往回勒么!”
=**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
“不会,不懂,自己想去!!!!”
“我忙著呢!別打扰我上班!”
啪。
陈大志一把放下电话,气的左手攥著刮鬍刀在脸蛋子上糊了一圈。
“这孩子,一点都不隨我,关个门都关不上。”
亏了他还以为今天儿子是来打电话匯报成绩的,哪知道笨成这样!
掛了电话,自己生了两秒钟的闷气。
陈大志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儿子,胖乎乎的手指头抓起电话,回拨了过去。
北大这边,陈露阳正鬱闷的准备回宿舍。
原本他是想问问张国强他们的,但是毕竞吧他一个高级工程师问这种小小的问题,实在有点丟人。
况且自己爸爸是万中无一的八级工,张国强他们都比不了。
所以他才想著给陈大志打电话问问咋整。
到最后问没问到,反倒是挨了一顿儿“还不如回去问张叔呢——起码张叔不能骂我。”
陈露阳嘴里嘟囔著,正要往回走,忽然又听见身后的电话响了。
嗯?
陈露阳猛的一个回头。
几步窜回去,接起话筒一听!
“俟呀爸!!我就知道你不能不管我!!!”
“您慢点说,那块咋整?”
“橡皮?对啊!我咋没想到用橡皮垫一下呢!”
陈露阳激动的猛拍一下大腿,感觉思路逐渐开阔了。
“那再之后呢?我绳总是绞劲那块咋整?”
“听懂了听懂了——!要不说还得我爸呢!这就跟长了千里眼一样,隔著电话线都知道我哪有毛病。”
“好嘞!我懂了!我这就回去试试!”
啪的一声,电话掛断。
陈露阳眼珠子一亮,迈开两条大腿就奔回了寢室。
很快,小发明交稿的时候就到了。
由於经济系是文科类院系,平时大家研究的都是“货幣流通”“计划经济”“劳动价值论”这类纸面文章,能拿出个螺丝钉来的,都能算半个理工新星。
所以,这个小发明比赛,只要有人交作品,系里基本都会鼓励上报!
老师们的精神就是四个字:贵在参与。
所以,哪怕陈露阳的发明小创造出了名的把自己锁进了寢室,但是系里的老师还是相当高兴的把他的发明推到了学校。
反正只要不是炸楼,系里该支持,那是绝对支持的!
隨著“宿舍小发明比赛展示台”的搭建完成,全校瞩目的复赛也正式开始!
今年的复赛地点並不设在北大正门的大操场,而是设在靠近宿舍区的“东小操场”。
这个操场位於宿舍和食堂之间,不算太大,但却是北大一天当中最容易聚人的地方。
大家吃完饭往这边一拐就到,脚步不用拐弯,眼睛也不耽误看热闹。
今天刚一搭起展示台,学生蜂拥而至,眨眼间就把操场围得水泄不通,连宿舍楼三楼的窗户都被人推开,不少人趴在窗台上往下瞧,生怕错过什么热闹。
各院系的参赛学生,都拿著自己的参赛作品站在各自的展位前。
从一年级到研究生,从中文繫到数学系,甚至食堂的炊事员、校工师傅都凑了过来看热闹。
跟往常以“展示为主”的比赛不同,今年的小发明比赛强调“动手实践”和“寢室改善”,大家参展的不少都是用废物拼凑、用土办法解决大问题的作品,一个比一个接地气。
物理系的一个男生用旧自行车轮和缝纫机脚踏,发明了一个“省力晒袜机”,当场把袜子掛上去,“哐哐”踩几脚,袜子甩得呼啦啦直转,水珠飞出老远。
化学系的一个女生用酒精灯、废铁盒、活性炭做了一个寢室除味加热器。
地质系的一个学生弄了个“床下储物抽展轨道”,直接把床底变成抽展,想拿啥一抽就行。
生物系的一个学生还用医用点滴瓶和铁丝架做了一个“自浇水盆栽架”。
=====
总之,简直五八门,啥啥都有!
“今年真热闹啊!!”
广播站的小眼镜手里捧著照相机,咔咔给“自浇水盆栽架”拍了一张照片之后,扭头对旁边的通讯员道。
“是啊,大家不仅动起脑筋,还真正把同学们的生活放在心上,这就是我们北大青年最宝贵的精神!”
通讯员兴冲冲地看著眼前的发明,一边提笔在纸上快速记录,一边问向面前参展的学生:
“同学,你设计的这个发明叫什么啊?”
“我这个叫多角度旋转地图架。”
男生一边说,一把回头调试身旁的参赛作品。
整个装置由木板、旧脚踏车轴承和废铁框拼装而成,外观朴素,却引人注目。
“我们教学楼的墙面有限,张贴地图以后同学们只能站一排,后排看不见。”
“我这个地图架可以360度旋转,还能像翻书一样翻页,把四五张地图装在一起,老师讲中国,可以转;讲世界格局,再一翻,就是了。“
说著,男生的双手一托木柄,整张地图便像地球仪一样轻鬆翻转,从水平翻到垂直,再从北半球转到南半球,甚至能向侧面折返,动作丝滑,毫无卡顿。
“国家要普及地理知识,支援三线建设、边疆建设,没有地图教育不。”
“我这个架子用的全是废木条和旧车轴,做起来简单,使用的时候只要直接把架子放在讲台上就行。”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便响起一阵热烈掌声,连流动打分的评委也忍不住上前,把地图架翻来翻去,亲自试验其稳固性,连连点头:
“这个东西,可以当教具推了!”
就在地理系同学的旋转地图架获得阵阵掌声的时候,不等周围的学生把自己的投票扔进前面的个人投票箱操场另一头忽然传来一阵惊呼:
“哎哎哎,快去那边!!听说有留学生在展示!”
“留学生也参加比赛?这得看!”
通讯员正准备继续採访,还没抬笔,就见前方学生人潮突然像被磁铁吸住一样,纷纷往同一个方向涌去。
“那里又是什么好东西?”
他抑不住好奇,將脖子伸得老长。
“走!去看看!”
小眼镜端著相机,跟著人群就是跑了过去。
不到半分钟,地图架这边还围著的人,已有三分之二扭头离开。
操场中央那块空地,此刻已密密麻麻挤满了人,连外围人群都踮著脚往里探,宿舍楼的窗户上也探出了脑袋,看得目不转睛。
“哪儿来的弹簧床?”有人惊讶道。
“不是弹簧床!是——是陈露阳!!!”
“他怎么躺那了?!他在表演睡觉吗?!”
“不是睡觉,他旁边还了个!他不会是把寢室整搬到操场上来了吧?!”
小眼镜和通讯员好不容易挤到第一排,看见眼前的景象后,两个人全都傻眼了。
“好傢伙——我第次看见躺著参赛的。”
“这是干啥啊?”
“他是来晒被的吗?”
伴隨著小眼镜的困惑三连,操场中央,陈露阳仿佛坐月子一样的躺在一张铁架摺叠床上,身上盖著大被,右手的手腕上绑著一根绳索。
在他的床头一侧,皮埃尔、亚歷山大、法迪、朴成浩和汉斯等五个国际友人穿的板板正正,犹如刀斧手似的站在旁边,一同扶著一个木门。
“我这个呢,叫上下铺自动关门神器。”
陈露阳懒洋洋的一抬手,轻轻一拉,“啪嗒”一声,门自动关上。
“这样呢,门就关上了。
2
陈露阳说完,又拽了拽绳子。“咔噠”一下,锁舌自动弹出,锁舌稳稳卡死,动作一气呵成。
每当陈露阳关门,皮埃尔他们五个再跟玩游戏一样的把门锁打开,乐此不疲的给眾人演示自动锁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