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这个理由不错
第519章 这个理由不错
东宫。
“尔等要做甚!”
千余甲兵冲进了宫殿之中,元钦惊恐的看着这些陌生的面孔,却发现自己除了怒吼发泄之外,毫无办法。
而平日里守卫东宫的元赞,此刻也看不到踪影。
千余甲兵将宫人、内侍都聚集在了一起,分开关押之后,指挥者才缓缓走了进来。
斛思椿手里拿着一份圣旨,走到了元钦面前,看着这位张牙舞爪的少年,脸上带着些许微笑。
“斛思椿,你要作甚!”
元钦不知此刻发生了什么,可他本能的开始想要以势压人。
只是,平日里对他恭恭敬敬的斛思椿,此刻却像是个陌生人。
“奉陛下之命,罢黜太子!”
“父皇不会如此,你休要胡说!”
元钦大怒,刚要挣扎,却被斛思椿两旁的卫士挡住了。
“太子勾连外贼,蓄养死士,图谋刺杀梁主,以至于洛阳大乱,乃使征辽之战未竟全功,国帑虚费。此案经有司审问,人证物证俱全。陛下下旨,即日起罢黜殿下太子之位,流放蜀中。
殿下之帮凶元烈,此时亦在缉拿之中。”
元钦听完,大笑了起来。
“孤还以为如何,原来是那大野爽想要篡位。”
斛思椿本来一直保持着微笑,可从元钦口中听到“大野爽”三个字后,笑容不见了。
“元钦,休得妄言!”
元钦见斛思椿如此模样,非但不惧,反而有着一股快意。
“斛思椿,你怕大野爽,孤可不怕!”
元钦向后疾退了几步,让斛思椿身前的甲士没有反应过来,从身后剑架抢过了自己配剑,抽出了长剑。
斛思椿见此,挥了挥手,让身旁甲士推开,拄着拐杖直接走上前,与元钦相对。
面对着元钦手中泛着寒芒的宝剑,斛思椿丝毫不惧,劝道:
“殿下莫要错上加错,让天子与皇后蒙羞!”
“孤乃孝文皇帝之曾孙,元氏血脉,尔等逆贼,帮着大野爽胁迫孤,尚不知羞耻,孤如何能使社稷蒙羞!”
此时的情势相当紧张,跟随斛思椿而来的将领与官员,面对这一幕,都不知道该如何?
他们更加害怕,元钦若是在此自杀,他们亦会受到牵连。
斛思椿眼睛眯了起来,问道:
“殿下想要如何?”
“孤宁为高贵乡公,也不为汉献帝!”
斛思椿见元钦举剑,忽然大笑了起来。
“你也配!”
“你说甚!”
斛思椿看着元钦,道:
“殿下若是死了,他日史书上也只会写殿下乃是畏罪自杀,不会有二言!”
元钦听了,举起了手中的剑,对准了斛思椿,脸上尽是凶狠之意。
斛思椿根本不畏惧,继续道:
“殿下只是太子,不是天子,如何能为汉献帝,此乃不臣之心。可见陛下下旨罢黜殿下太子之位,实乃英明。”
“孤宰了你!”
元钦举剑挥向了斛思椿,拄着拐杖的斛思椿忽然爆发出了不属于他这老迈形象的速度。
粗厚的拐杖头击中了元钦的腹部。
肉眼可见,受到了重击的元钦表情变得扭曲,口水不受控制的流了出来,一瞬间失去了知觉,倒在了地上。
斛思椿看着倒在了地上的元钦,心道:
“殿下欲为高贵乡公,可我却不是成济!”
……
金镛城。
百尺楼。
高楼之顶,浮云缥缈。
香炉泛着香气,屋中充满了松香味。
斛思椿低着头,手里举着一份文书,道:
“这便是此次与废太子勾结的逆贼名单,请大王过目!”
李爽靠在软垫上,从斛思椿手中接过了名单,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此案甚大,牵连之人甚多。一应罪人,流放辽东,交与六镇兵看管。”
“大王仁德!”
斛思椿说着,坐直了身体。
便在此时,身后的楼梯之上,响动着脚步声。
有人来了!
“大王!”
这个声音斛思椿觉得既陌生又熟悉,他不敢回身,却听脚步声越来越近。
眼前,李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样的笑容,斛思椿绝对不会在李爽见他时的脸上看到。
“思敬,你来了!”
于谨!
听了李爽的话,斛思椿终于明白了这个熟悉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李爽微微一笑,招了招手,从旁拿了个垫子,交给了于谨,让他坐下。
斛思椿的心中,却翻起了波涛。
于谨为上将军,一直镇守在晋阳,如今却被李爽招回了洛阳,要做甚?
李爽却没有理会斛思椿心中的计较,热切的招待了于谨。
聊着聊着,李爽道:
“正好法寿也在,近来有人上书,言长安城狭小,当行扩建,尔等以为如何?”
李爽这看似闲聊的话,却让斛思椿心中震惊。
扩建长安城?
要知道,这可不是简单的增筑一座城池而已。
长安可是一众关中武勋的大本营,若行扩建,意义深远。
斛思椿立刻想到了,这是在为禅让做准备。
只是,让谁禅让?
此时的洛阳城中,可不只有一个天子。
要承接谁的社稷?
斛思椿在心里充满了乱糟糟的思绪,抬首时,却感受到李爽看过来的目光,心中清楚这并不是简单的询问,当即表态。
“臣以为此言有理。”
很快,斛思椿便找到了理由。
“西方诸国自凉州入贡,长安乃必经之地,当行扩建,以示我天朝之恩义,不使远人轻视。”
李爽点了点头,道:
“法寿此言有理。”
“大王谬赞!”
斛思椿带着激动的心情离开,看着对方走下了楼梯,李爽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老东西,身手还挺好。”
于谨听了这话,询问道:
“元钦被流放蜀中,牵连此案者甚众,此时元氏势微,何不趁此时机,进行禅位仪式?”
如此肆无忌惮的话,于谨说来,却丝毫不以为有异。
晋阳乃是与长安重要性差不多的城池。
于谨坐镇多年,却没有任何闲言碎语传出来,足以见其能力与受到的信任。
李爽听了这话,却是一笑,道:
“再等等!”
于谨有些疑惑,问道:
“大王在等什么?”
“等到所有人都认为该改朝换代了。”
……
(本章完)
东宫。
“尔等要做甚!”
千余甲兵冲进了宫殿之中,元钦惊恐的看着这些陌生的面孔,却发现自己除了怒吼发泄之外,毫无办法。
而平日里守卫东宫的元赞,此刻也看不到踪影。
千余甲兵将宫人、内侍都聚集在了一起,分开关押之后,指挥者才缓缓走了进来。
斛思椿手里拿着一份圣旨,走到了元钦面前,看着这位张牙舞爪的少年,脸上带着些许微笑。
“斛思椿,你要作甚!”
元钦不知此刻发生了什么,可他本能的开始想要以势压人。
只是,平日里对他恭恭敬敬的斛思椿,此刻却像是个陌生人。
“奉陛下之命,罢黜太子!”
“父皇不会如此,你休要胡说!”
元钦大怒,刚要挣扎,却被斛思椿两旁的卫士挡住了。
“太子勾连外贼,蓄养死士,图谋刺杀梁主,以至于洛阳大乱,乃使征辽之战未竟全功,国帑虚费。此案经有司审问,人证物证俱全。陛下下旨,即日起罢黜殿下太子之位,流放蜀中。
殿下之帮凶元烈,此时亦在缉拿之中。”
元钦听完,大笑了起来。
“孤还以为如何,原来是那大野爽想要篡位。”
斛思椿本来一直保持着微笑,可从元钦口中听到“大野爽”三个字后,笑容不见了。
“元钦,休得妄言!”
元钦见斛思椿如此模样,非但不惧,反而有着一股快意。
“斛思椿,你怕大野爽,孤可不怕!”
元钦向后疾退了几步,让斛思椿身前的甲士没有反应过来,从身后剑架抢过了自己配剑,抽出了长剑。
斛思椿见此,挥了挥手,让身旁甲士推开,拄着拐杖直接走上前,与元钦相对。
面对着元钦手中泛着寒芒的宝剑,斛思椿丝毫不惧,劝道:
“殿下莫要错上加错,让天子与皇后蒙羞!”
“孤乃孝文皇帝之曾孙,元氏血脉,尔等逆贼,帮着大野爽胁迫孤,尚不知羞耻,孤如何能使社稷蒙羞!”
此时的情势相当紧张,跟随斛思椿而来的将领与官员,面对这一幕,都不知道该如何?
他们更加害怕,元钦若是在此自杀,他们亦会受到牵连。
斛思椿眼睛眯了起来,问道:
“殿下想要如何?”
“孤宁为高贵乡公,也不为汉献帝!”
斛思椿见元钦举剑,忽然大笑了起来。
“你也配!”
“你说甚!”
斛思椿看着元钦,道:
“殿下若是死了,他日史书上也只会写殿下乃是畏罪自杀,不会有二言!”
元钦听了,举起了手中的剑,对准了斛思椿,脸上尽是凶狠之意。
斛思椿根本不畏惧,继续道:
“殿下只是太子,不是天子,如何能为汉献帝,此乃不臣之心。可见陛下下旨罢黜殿下太子之位,实乃英明。”
“孤宰了你!”
元钦举剑挥向了斛思椿,拄着拐杖的斛思椿忽然爆发出了不属于他这老迈形象的速度。
粗厚的拐杖头击中了元钦的腹部。
肉眼可见,受到了重击的元钦表情变得扭曲,口水不受控制的流了出来,一瞬间失去了知觉,倒在了地上。
斛思椿看着倒在了地上的元钦,心道:
“殿下欲为高贵乡公,可我却不是成济!”
……
金镛城。
百尺楼。
高楼之顶,浮云缥缈。
香炉泛着香气,屋中充满了松香味。
斛思椿低着头,手里举着一份文书,道:
“这便是此次与废太子勾结的逆贼名单,请大王过目!”
李爽靠在软垫上,从斛思椿手中接过了名单,看了一眼,点了点头。
“此案甚大,牵连之人甚多。一应罪人,流放辽东,交与六镇兵看管。”
“大王仁德!”
斛思椿说着,坐直了身体。
便在此时,身后的楼梯之上,响动着脚步声。
有人来了!
“大王!”
这个声音斛思椿觉得既陌生又熟悉,他不敢回身,却听脚步声越来越近。
眼前,李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样的笑容,斛思椿绝对不会在李爽见他时的脸上看到。
“思敬,你来了!”
于谨!
听了李爽的话,斛思椿终于明白了这个熟悉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李爽微微一笑,招了招手,从旁拿了个垫子,交给了于谨,让他坐下。
斛思椿的心中,却翻起了波涛。
于谨为上将军,一直镇守在晋阳,如今却被李爽招回了洛阳,要做甚?
李爽却没有理会斛思椿心中的计较,热切的招待了于谨。
聊着聊着,李爽道:
“正好法寿也在,近来有人上书,言长安城狭小,当行扩建,尔等以为如何?”
李爽这看似闲聊的话,却让斛思椿心中震惊。
扩建长安城?
要知道,这可不是简单的增筑一座城池而已。
长安可是一众关中武勋的大本营,若行扩建,意义深远。
斛思椿立刻想到了,这是在为禅让做准备。
只是,让谁禅让?
此时的洛阳城中,可不只有一个天子。
要承接谁的社稷?
斛思椿在心里充满了乱糟糟的思绪,抬首时,却感受到李爽看过来的目光,心中清楚这并不是简单的询问,当即表态。
“臣以为此言有理。”
很快,斛思椿便找到了理由。
“西方诸国自凉州入贡,长安乃必经之地,当行扩建,以示我天朝之恩义,不使远人轻视。”
李爽点了点头,道:
“法寿此言有理。”
“大王谬赞!”
斛思椿带着激动的心情离开,看着对方走下了楼梯,李爽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老东西,身手还挺好。”
于谨听了这话,询问道:
“元钦被流放蜀中,牵连此案者甚众,此时元氏势微,何不趁此时机,进行禅位仪式?”
如此肆无忌惮的话,于谨说来,却丝毫不以为有异。
晋阳乃是与长安重要性差不多的城池。
于谨坐镇多年,却没有任何闲言碎语传出来,足以见其能力与受到的信任。
李爽听了这话,却是一笑,道:
“再等等!”
于谨有些疑惑,问道:
“大王在等什么?”
“等到所有人都认为该改朝换代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