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亚洲影坛一哥!(求月票)
  第713章 亚洲影坛一哥!(求月票)
  武爱国前世,可是不折不扣的影坛大亨。
  对于拍摄电影的门道,自然门儿清。
  同时,对于国内电影界的发展,也是心中有数。
  怎么说呢,被渗透得太厉害了。
  所谓的第五代还好一些,从第六代开始,正规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几乎全军覆没,。
  倒也不能全怪他们!
  首先国内那几所顶级艺术院校就出了岔子,全面倒向艺术电影的后果,自然相当严重。
  另外,就是电影厂难以为继,国家又没有多余资金耗费在上面。八十和九十年代毕业的导演无戏可拍,不就被别有目的的资本给笼络住了。
  就连背景深厚的田大导演想要拍戏,都得借助小日子的资金,其余导演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前世,锋锐影视和乾坤电影公司强势崛起,加上银都机构联手,勉强稳住了港岛影市。
  辐射国内影视圈,情况自然没那么糟糕。
  只是,国内电影的叙事主导权之争,一直持续到了国产电影进入寒冬时代都没有彻底结束。
  有些话语权,牢牢把持在学院派手里。
  而学院派,又和某些势力不清不楚。
  好在,前世有锋锐影视领头,比正常时空的情况要好多了,甚至一度压缩限制了好莱坞,在亚洲影坛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这期间,那帮子学院派导演,拍摄了多少叫观众感觉别扭,甚至有将观众赶出影院的影片?
  总之,某些导演给武爱国,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前世有锋锐影视领头,乾坤影视还有众多港岛电影人都算正常。
  同时还拉拔了不少非科班出身导演,使得国内的商业片发展更加红火。
  可问题依旧存在!
  正常时空情况更加糟糕!
  国内的几大导演,被好莱坞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
  通过所谓的华人之光引导,都带沟里去了。
  要不是国内票房市场爆发,一个个非科班导演崛起,对冲了好莱坞的影响,怕是后果很糟。
  可就是如此,像是《战狼2》,《流浪地球》一二部,还有《哪吒》一二部,全都遭遇了铺天盖地的攻击。
  就算是电影下画了,攻击力度依旧没有减弱多少。
  刚开始感觉莫名其妙,甚至觉得那些攻击的声音有毛病,后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内外因素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那样的情况。
  好莱坞都拉胯成那样了,国内的影视圈也跟着一起拉胯,简直不当人子。
  眼下情况又有不同!
  南华的出现,轻而易举就改变了亚洲影坛的格局。
  尽管南华以建设为要,可影视圈的发展也不慢。
  尤其电影方面,已经开辟出了好些条赛道,青春校园,武侠功夫,都市动作,军事谍报,诡异灵异之类的电影类型,早早就被开拓出来了。
  并且,还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可能,此时好莱坞的触手,还没能蔓延整个亚洲,给了南华影视圈足够的发展空间。
  总之,在武爱国的指引下,南华的电影业发展的如火如荼,目前甚至已经成为了亚洲最强。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港岛。
  毕竟,那边汇集了自民国以来,积累的众多国内电影界人才!
  加上复杂的国际环境,还有港岛蓬勃发展的市民阶层,影视圈的发展速度同样迅猛。
  南华几大电影厂,联合在港岛设立了分厂。
  一些在南华不好拍摄的电影,全都放在港岛拍摄。
  事实上,港岛根本无法和南华争夺亚洲电影最强资格,单论市场就不在一个层面。
  港岛电影的海外市场,最重要的是湾湾,然后就是东南亚地区。
  也就是李小龙拥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他的电影能够在欧美正常上映,毕竟谁都不会和钱过不去。
  可新生代的功夫明星,就没这么好命了。
  有形无形的限制,就是李小龙都没办法出力。
  此时,毕竟处于两强争霸阶段!
  许多事情,都必须给争霸让路,漂亮国的某些人和机构,根本就不允许除了李小龙之外的有色人种,再崛起成为世界功夫巨星。
  起码,在八十年代就是如此!
  便是李小龙,若非将重心放到了推广截拳道,还有无限制格斗上面,怕是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可南华拍摄的电影,早早就进入了国内市场。
  当然,不能指望在七八十年代的国内市场赚钱,基本上都是买断积累名气。
  可南华的电影,同样能够卖到整个东南亚。
  不仅如此,还能卖到大毛和东欧地区。
  这市场规模,比港岛电影圈要大多了。
  湾湾发展得再牛比,能和东汉斯比么?
  更别说,整个东欧电影市场,规模也不算小了。
  加上大毛那边的电影市场,完全能够支撑南华,轻松成为亚洲电影最强。
  南华制作的都市动作,军事谍战,还有奇幻灵异类型电影,在大毛以及东侯地区很有市场。
  最近,又加上了实战类型的武侠功夫片!
  像是这次制作的自传体《我在京城的奋斗经历》,能不能在大毛和东欧受欢迎,还要看具体的放映情况。
  可以说,此时的南华电影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同时话语权和影响力也相当强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觉得国内的某些评论相当刺耳不中听。
  武爱国之所以还在文艺工作者会议上提及,主要原因还是要不时提醒在场诸位,不要学国内完全倒向艺术的那一套。
  不是说拍艺术片不好,而是不能成为主流!
  东欧拍摄的艺术片相当不俗,可在世界影坛有什么名气么?
  倒是大毛的重工业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名气不小,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同时,武爱国也是有野心和想法的,想要进一步扩张南华电影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是时候举办一两个国际电影节,看看能不能争夺某些类型片领域的话语权。
  要是能够将标准制定权都抢夺过来,那就最好不过了,尽管希望不大。
  于是很快,国内还有港岛,以及东南亚甚至南美的一些电影人,突然就收到了来自南华举办的电影节邀请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