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制鞋
  第678章 制鞋
  下午一点的大会,陈清着重汇报了预支外汇的事情,最后再跟他们商量到底要不要海市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
  汪伟强当即道:“这肯定要啊!”
  海市哎。
  从民国时期就开始的大城市。
  那边的建筑都非常宏伟。
  多令人向往啊。
  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他都想去海市读书。
  席高旻眉头拢起,看向陈清:“厂长你怎么看的?”
  陈清也有些纠结:“依照我个人看法,咱们职业技术学院会努力开设夜班,假如有人有上进心,去学学也差不多了,如果她有真本事,那么依靠自身能力,也能去工农兵大学读书。”
  目前工农兵大学不是针对高中或者中专的学生的,而是在社会上有突出贡献的人。
  盛夏运动服装厂作为有突出贡献的厂子,也有着属于他们的工农兵大学生名额,所以他们不怎么缺这个名额。
  但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无论放在哪都是香饽饽,就很难取舍。
  席高旻追问:“所以厂长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陈清纠结,“我想给我们服装厂设立一个目标,明年将马库斯先生的订单分出去,建设分厂,咱们内部就统一做运动装,分厂都是建立在小镇或者公社,我们可以把名额给当地成绩最好的五个学生。”
  她第一次当着全体职工的面提到分厂,众人才恍然惊觉厂长的步伐多么的迅速!
  从零开始,第二年合并大厂,第三年开设分厂!
  这拓展速度,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席高旻作为早就窥见过陈清野心的人,接受良好,反而能心平气和的问:“高考成绩?”
  “我们不能设立统考,这个是违法的,但可以设立厂里考核,让有高中和中专学历的人来报名,选拔出前五,重点关注,看看有没有资格去海市就读。
  在此之前,我们只需要提前散播好消息,让附近公社大队都知道,只要能够考到前五名,百分百能当上服装厂的员工就好了。”
  高考即将来临。
  陈清只能用另类的手段,去激发一批人的学习欲望。
  席高旻听着觉得可以,她感觉陈清很注重学习成绩。
  从她在机械厂当厂委主任就能看出,她每次选拔,都是通过成绩来决定的。
  陈清抿抿唇。
  她也不知道那么做对不对。
  但她本人就是靠着高考成绩改变命运的。
  如果她不是考到大城市,看到了那么多不一样的风景,她就不会有野心往上爬。
  高考这件事肯定是不公平的,但又相对公平,至少给了穷苦百姓一个机会。
  但无论如何,恢复高考这几年考出来的学生,只要不作死,人生肯定比别人顺畅一些。
  会议桌上的人对于大学生名额如何安排没有意见,他们现在还恍恍惚惚。
  目标是开设分厂吗?
  这速度……会不会太快了啊!
  而且别的厂子赚取的外汇只能等结尾款的时候才能拿到,他们衣服还在生产呢,就要开始尾款了,处处都不一样。
  跟两件大事比起来,陈清说的大学生名额,真的不值一提。
  陈清在会议结束后,喊林前辈去她办公室,“我去海市之后,按照你给我的名单,拜访了一批老师傅,他们都给你送了东西,我本来想着我带着两个人一起出差,能让他们帮忙拿,但份量太多了,足足五大麻袋,我只好邮寄了,你过几天得去邮局看看有没有包裹。”
  “那么多?”
  林乐语微微震惊。
  陈清闭着眼点头,她每次拜访老师傅都答应人家帮忙给林前辈送东西,拿着拿着,就拿了那么多。
  招待所的房间都被塞得满满当当。
  “到时候你看包裹到了,就喊张秘书开车帮你运回家。”
  “也行。”
  林乐语既然让陈清接触这些人,就没打算放弃这批人脉。
  以前她是不屑去处理这些杂事的。
  但盛夏运动服装厂正是蓬勃发展之际,林乐语觉得自己可以为了漂亮衣服少一点面子。
  陈清又跟她聊起杜卓群杜厂长的事情:“我打算我们运动装配上运动鞋,让咱们的运动品牌直接往国际上面冲击!”
  “运动鞋?”
  林乐语喜欢漂亮衣服,自然也喜欢漂亮鞋子,因为这样才是一套。
  可是她对鞋子研究不多,因为鞋子工序太复杂了。
  陈清眉头紧锁:“对,目前我们鞋楦、鞋面布料、鞋底、鞋带等配件都没有影儿,而且运动鞋得有缓震的效果,怎么制作这个缓震的效果也是一大难题。”
  林乐语迷茫。
  她没接触过啊?
  可陈清说让盛夏运动品牌向国际冲刺,真的很有意思!
  “这得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才可以做出来吧。”
  “对,咱们只有海市有运动鞋的厂子,我当时是想要拜访的,可他们内部正在搞合并的事情,我不太方便去,所以暂缓了。
  但咱们要想做运动鞋,也不是他们那样的款式的,因为我买了他们厂里制作的运动鞋,放到国际上面竞争力不大,我们要做出不一样的风格,无论是款式、图案、颜色和鞋带都要好好的筹备。”
  陈清说着还拿出本国的运动鞋给林乐语看。
  林乐语接过细细端详:“我们下半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运动鞋吗?”
  “是!”
  “缓震的效果交给专业的技术人员处理,款式方面我会尽我所能。”
  “行,希望我们的运动鞋也能受欢迎吧。”
  陈清从未接触过运动鞋品类,也是有些惶恐。
  林乐语安抚:“如果失败了也没有什么的,但我们始终要保持创新。”
  她看中陈清的,就是创新能力。
  无论如何,这个厂子不能停滞不前。
  失败真的是很常见的事情,当然要是害怕失败的话,那么这个厂子就会趋于平凡了。
  陈清:“我会的!”
  林乐语见她眸光坚定,也温柔一笑,“那我就去忙了。”
  对于新的挑战,她是很兴奋的。
  陈清也开始筹划‘挖’人。
  在厂里忙忙碌碌一天,陈清回到家里时,发现杨一荷来了。
  “小荷,你来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