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紧急军报
  “虽然他只是惊鸿一瞥,很快便消失无踪,但消息传到吴王耳中,吴王……吴王他……”
  使者脸上露出一丝尷尬与恐惧。
  “吴王他寢食难安啊!殿下您也知道,当初联盟对抗蓬莱,我安罗帝国虽未出大力,但也算是参与其中。
  如今于吉仙长突然出现在我国境內,其意难测!吴王担心,这是蓬莱要秋后算帐,拿我安罗帝国开刀立威!”
  他擦了擦汗,声音带著颤抖。
  “不瞒殿下,吴王当时惊恐万分,甚至……甚至动过向蓬莱负荆请罪、祈求宽恕的念头……”
  听到这话,顾如秉差点没忍住嗤笑出声。
  这孙坚,果然是色厉內荏,墙头草的秉性暴露无遗!一见到蓬莱的人,就嚇得想要跪地求饶了。
  使者显然也觉得这话难以启齿,但还是硬著头皮道。
  “可是……可是那于吉仙长神龙见首不见尾,吴王想找都找不到。
  而蓬莱的势力主要在青州,吴王若冒然前去,只怕还没见到蓬莱的人,行踪就已经被烈王殿下您知晓了。
  到那时,联盟破裂在先,背弃在后,吴王担心……担心殿下您会抢先一步,將我安罗帝国给……给撕了……”
  顾如秉心中冷笑,这孙坚倒是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同时得罪蓬莱和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在巨大的恐惧和艰难的权衡之下,这个墙头草最终还是觉得,已经展露出能与蓬莱周旋实力的自己,比神秘莫测、动輒灭门的蓬莱,似乎……稍微可靠那么一点点。
  所以,他才不得不硬著头皮,再次选择站在自己这边,企图抱团取暖。
  “所以,吴王思前想后,认为唯有与烈王殿下您巩固盟谊,同心协力,方能在这乱世中求得一线生机!”
  使者最后总结道,语气充满了“真挚”。
  顾如秉不置可否,手指依旧轻轻敲著桌面,仿佛在思考这番话的可信度。
  他淡淡问道。
  “既然要结盟,总要拿出诚意。不知吴王此次,打算如何『加强』这个联盟?”
  使者见顾如秉语气有所鬆动,连忙打起精神,拋出了孙坚准备好的“厚礼”。
  “回殿下,为表诚意,我主吴王愿意派遣五千精锐步卒,即刻开赴临江城,听从殿下调遣!並且……”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吴王还將派遣我国大都督周瑜,以及年轻一辈的翘楚陆逊,隨军前来,协助殿下驻守临江城,共御强敌!”
  此言一出,不仅是顾如秉,连一旁的鲁肃、以及刚刚返回正好听到此话的邓艾,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孙坚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五千兵马或许不算太多,但主动派兵进入他顾如秉的核心防区临江城,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信任。
  更关键的是,周瑜和陆逊!此二人乃是孙坚麾下顶级的谋臣帅才,是安罗帝国的栋樑和未来!
  將这两个至关重要的人物派来,几乎等同於將安罗帝国的一部分命运交到了顾如秉手中!
  这绝非孙坚这种惯於左右摇摆的墙头草会轻易做出的决定!
  看来,于吉的现身,是真的把这位吴王嚇破了胆,让他不惜付出巨大代价,也要牢牢绑在顾如秉这艘看起来还能与蓬莱对抗一下的战船上。
  他此举,无疑也是在向曹操和刘璋,乃至向暗处的蓬莱,明確宣告自己的立场——他孙坚,这次是铁了心要跟顾如秉站在一边了!
  顾如秉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孙坚的诚意,確实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盘算著。
  孙坚此人,虽无雄主之姿,麾下也无太多顶级传奇武將,但其势力盘踞域外,根基还是有一些的。
  他就像一只纸糊的老虎,看上去张牙舞爪,实则外强中乾,真打起来未必经得起硬仗。
  但是,纸老虎摆在那里,多少也能嚇唬一下人,至少能牵制曹操的一部分注意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担来自蓬莱的压力。
  在当前这个强敌环伺、局势微妙的关头,多一个盟友,哪怕是个不那么可靠的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接受孙坚的再次投诚,利大於弊。
  想到这里,顾如秉脸上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容,他站起身,走到使者面前,亲手將其扶起,语气变得温和了许多。
  “吴王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实乃天下苍生之幸!既然吴王有此诚意,本王若再推辞,反倒显得不近人情了。好!本王答应吴王,联盟再续,共抗蓬莱与国贼!”
  他目光扫过鲁肃和邓艾,下令道。
  “子敬,立刻安排人手,准备迎接吴王派来的援军以及公瑾、伯言先生!士载,城防部署需重新调整,为友军划出合適的驻防区域!”
  “诺!”
  鲁肃与邓艾齐声应道。
  那使者见顾如秉终於答应,顿时喜出望外,连连躬身。
  “多谢烈王殿下!外臣这就返回稟报吴王,儘快安排周都督和陆將军前来!”
  看著使者欢天喜地离去的背影,顾如秉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目光重新变得深沉起来。
  他望向厅外阴沉的天空,心中暗道。
  “孙文台啊孙文台,你这次是被嚇破了胆,才不得已押注於我。只希望你这只纸老虎,关键时刻,真能派上点用场才好……”
  ——
  顾如秉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尤其是这个“朋友”还能提供实际帮助的时候。
  对於孙坚这种带著兵马和人才前来投靠的,他自然是秉持著来者不拒的態度,先收下再说,至於其忠诚度能维持多久,那是以后需要考量的问题。
  那使者听闻顾如秉终於点头应允了结盟之事,顿时如蒙大赦,脸上绽放出毫不掩饰的喜悦和轻鬆,连连躬身作揖,感激涕零地说道。
  “烈王殿下英明!胸怀广阔,实乃我主之幸,亦是天下苍生之幸!外臣代我主吴王,拜谢殿下!外臣这就立刻返回,稟告吴王这个好消息,催促周都督与陆將军早日启程前来!”
  说完,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行礼告退,脚步匆匆地离开了府衙,仿佛生怕晚走一步顾如秉就会反悔似的。
  看著使者那近乎逃离的背影消失在门口,顾如秉脸上客套的笑容缓缓收敛,眉头重新锁紧。孙坚这边暂时算是稳住了,但心头另一块大石却依旧悬著——曹操,以及那支神秘而强悍的沙陀骑兵!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鲁肃、邓艾等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孙文台是被蓬莱嚇破了胆,不足为虑。
  眼下真正的威胁,依旧是曹操!
  那支沙陀骑兵的出现绝非偶然,尔等务必加派人手,动用一切能动用的眼线和关係,给本王死死盯住曹操在益州的一举一动!
  特別是注意探查,他麾下是否有与西域、沙陀往来联络的跡象!任何蛛丝马跡,都不得放过,立刻来报!”
  “遵命!”
  鲁肃与邓艾神色一凛,齐声应诺。
  他们都知道,主公对那支沙陀骑兵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关联,极为重视。
  几天时间在紧张的备战与监视中悄然流逝。
  这一日,邓艾亲自来到顾如秉处稟报。
  “主公,新型火药及配套器具已初步完成,工匠们正在城西军营內准备演示,请主公移步一观。”
  顾如秉闻言,精神一振。火药的改进是他极为关心的事情,这或许是对抗未来强敌的关键。
  他立刻带著张飞、马超以及鲁肃等一眾將领,赶往城西军营。
  来到军营校场,只见场中摆放著一个造型奇特的金属物件。
  它有著粗壮的金属管身,架在一个带有轮子的稳固基座上,管身黝黑髮亮,闪烁著冷冽的金属光泽,看上去既笨重又充满了一种奇异的力量感。
  旁边摆放著的,不再是过去那些罈罈罐罐或者粉末,而是一颗颗打磨成圆球形状、外表光滑的铁疙瘩——炮弹!
  看到这熟悉又陌生的“炮台”和“炮弹”,顾如秉先是一愣,隨即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欣喜笑容!
  他走上前,绕著这原始的炮台仔细观看,手指轻轻抚过冰凉的炮管,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
  “好!好啊!”
  顾如秉连声讚嘆,对一旁的邓艾说道。
  “士载,这才是火药真正应该有的用法!將其力量集中於一点,以器械激发,远距离摧毁目標!比之前拋洒、引爆的方式,不知高明多少!”
  邓艾见顾如秉如此满意,心中也鬆了口气,拱手道。
  “全赖主公英明,此前留下了诸多设想与草图,工匠们方能循此方向进行研製。
  此物目前尚属雏形,我们称之为『火炮』。”
  “火炮……好名字!”
  顾如秉点头,迫不及待地命令道。
  “快,试给本王看看它的威力!”
  “诺!”
  邓艾领命,立刻指挥操作火炮的士兵。
  只见几名经过训练的士兵熟练地协作起来,一人用特製的长杆工具清理炮管,另一人则將一颗沉重的圆形炮弹小心翼翼地填入炮口,用捅条压实!
  隨后,一名士兵將一根引线从炮管后部的一个小孔插入。
  一切准备就绪,邓艾请示地看向顾如秉。
  顾如秉深吸一口气,用力一挥手。
  “点火!”
  负责点火的士兵立刻用火把点燃了引线。
  那引线“嗤嗤”地燃烧著,迅速缩短,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紧紧跟隨著火星没入炮膛之中。
  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寂静之后——
  “轰!!!!!!”
  一声如同九天惊雷般的恐怖巨响,猛然在校场上炸开!
  声音之大,远超以往任何一次火药爆炸,震得距离稍近的一些人耳膜嗡嗡作响,地面仿佛都隨之颤抖了一下!
  眾人只见那火炮的炮口猛地喷出一大团炽烈的火焰和浓密的黑烟,巨大的后坐力使得沉重的炮身连同底座都向后猛地一震!
  与此同时,一道模糊的黑影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从炮口激射而出,划过一道低平的弧线,瞬间跨越了数百步的距离!
  下一刻,校场远端作为靶子的一块半人高的坚硬巨石,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拳狠狠砸中!
  “砰——哗啦——!”
  巨石並没有被炸得四分五裂,而是在一声闷响后,表面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痕,隨即轰然解体,化作了一地大小不一的碎石块,烟尘瀰漫!
  校场之上,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骇人的一幕惊呆了!
  无论是將领还是普通士兵,都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地看著那片碎石。
  这威力……这射程!以往需要笨重的投石车才能勉强达到的效果,如今竟然被这个看起来比投石车小巧灵活得多的“铁管子”给实现了!
  而且速度更快,更具突然性!
  短暂的沉寂之后,校场上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士兵们兴奋地挥舞著拳头,为这强大的新武器感到振奋。
  顾如秉更是忍不住用力鼓掌,脸上洋溢著激动和满意的红光,连声叫好。
  “好!好!好!威力惊人!有此利器,何愁曹贼不破!士载,参与研製的工匠,全部重重有赏!务必儘快改进工艺,想办法提高產量!”
  “末將代工匠们,谢主公重赏!定当竭尽全力!”
  邓艾也是心潮澎湃,躬身领命。
  然而,就在顾如秉还沉浸在火炮成功试射的喜悦之中,正准备与眾人详细探討如何將这新武器应用於实战时。
  一名斥候却满脸焦急,不顾一切地衝破卫兵的阻拦,狂奔到顾如秉面前,单膝跪地,双手高高举起一封插著羽毛的紧急军报!
  “报——!急报!主公,益州紧急军情!”
  热烈的气氛瞬间凝固。
  顾如秉脸上的笑容骤然消失,他一把抓过军报,迅速展开阅览。
  目光扫过纸上的字跡,他的眉头立刻紧紧皱起,脸色变得凝重无比。
  “主公,何事?”
  鲁肃见状,心知不妙,连忙上前低声询问。
  顾如秉將手中的军报递给鲁肃,声音低沉而冰冷。
  “曹操动了。
  他亲率二十万大军,离开成都,兵锋直指……犍为郡!”
  “二十万?犍为郡?”
  张飞闻言,环眼圆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