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0375【云计算中心选在蓉城】
  第385章 0375【云计算中心选在蓉城】
  2008年的所谓云技术,主要是搞虚擬化和分布式计算,真正的云计算还在概念普及和初步实践阶段。
  “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陈贵良问。
  董千秋说:“把我们的云计算中心建在蓉城。”
  陈贵良问:“那里政策更好?”
  董千秋说:“中科曙光联合蓉城市政府,宣布总投资3.5个亿,打造全国最大的云计算中心。一期工程已经在建设了。”
  “蓉城对这个技术非常重视,只要我们过去搞云计算,有中央到地方的一大堆优惠政策等著。比如西部大开发扶持政策、產业园税收优惠政策、震后產业恢復扶持政策、地方云计算鼓励政策……”
  “而且那里工资、土地成本更低,还能跟川大、电子科大合作……”
  陈贵良说:“你把详细计划设计好,改天我们一起去蓉城洽谈。对了,项目负责人你有看好的吗?”
  董千秋道:“周瑞平。咱们北大的师兄,已经三十多岁了,两年前加入的游科。”
  “这个人我知道,从联想挖过来的嘛。”陈贵良点头。
  董千秋继续说:“周瑞平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很强,但技术上还有一点欠缺。技术这一块,我觉得许世伟很合適。”
  陈贵良对这人没有啥印象:“他不是我们公司的吧?”
  董千秋详细解释说:“许世伟是wps的首席架构师。还是金山实验室的创建者之一,主导金山的分布式储存技术开发。我打算挖他过来。”
  陈贵良笑道:“这个时候去金山挖人,倒是非常好的机会。”
  金山自从雷布斯辞职以后,这两年可谓每况愈下,大量人才被其他公司挖走,还有不少人辞职了自主创业。
  就算董千秋不去挖许世伟,此人明年也会被盛大挖走,並担任盛大创新院的云技术研发负责人。
  陈贵良和董千秋继续商量,了解到云计算中心的各种需求,很快就確定了两个备选地址。
  他也懒得再查了,直接给边劲松打电话,询问高新区管委会的联繫方式。
  边劲松在高新区做过地產项目,当即把管委会领导的手机號给他。
  “张主任你好,我是陈贵良。”
  “你好,你好。陈总可是咱们巴蜀知名企业家啊,没想到能接到陈总的电话,咱们高新区特別欢迎陈总来做客。”
  张主任的嗅觉非常灵敏,態度瞬间变得极为热情,已经意识到陈贵良想投资做项目。
  陈贵良说:“是这样的,我想在蓉城搞一个云计算中心。”
  云计算中心?
  那可是高新技术里面的高新技术。
  去年都还没几个人知道那玩意儿,但今年ibm在京城创建云计算中心,立即就引发全国相关人士关注。
  尤其是蓉城,反应特別快速,已经有全国最大的云计算项目落地。
  张主任连忙保证说:“只要陈总的云计算中心来我们高新区,所有程序一路绿灯,能给的优惠政策全部给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出现任何的麻烦,陈总都可以直接来找我。”
  陈贵良道:“我是很相信高新区领导的,但那边没多少地皮了吧?我还有一个备选方案,是把云计算中心建在双流。”
  “双流不行,那里除了隨便拿地,地价便宜之外还有什么优势?”
  张主任生怕陈贵良跑掉,踩了双流几句,又讲述高新区的优势:“我们高新区这边,优势可多得很。政策支持力度大、產业聚集程度高、配套服务非常完备。尤其是电网容量、稳定性、双迴路供电等保障优於其他区域。这里还是通信枢纽,能轻鬆接入多地运营商的高速光纤网络,提供充足的核心出口带宽,確保云计算服务的网络质量。还有人才和创新环境……”
  张主任前不久才参与中科曙光的云计算中心项目,他对这一块非常了解,如数家珍的说了一大堆。
  陈贵良听完,基本决定选择高新区。
  一个官员如此熟悉云计算,说明那里的政策环境是真好,地价稍贵反而属於可以忽略的因素。
  陈贵良道:“地皮方面……”
  张主任道:“我儘量协调,能批多少就弄多少。拆迁什么的,陈总不必担心,我们高新区负责搞定!”
  “行,我过几天带人过去考察一下。”陈贵良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说要先去考察。
  张主任说:“隨时恭候陈总大驾光临。”
  掛断电话,陈贵良开始处理公司事务。
  他在美国待了一个月,有不少积压文件需要他签字。
  在游科处理完事情,又上楼去字节,继续刷刷刷签字。
  “包括新浪財经频道、《21世纪经济报导》等媒体,希望能够对陈总进行专访。採访你对经济危机的看法。”胡秘书在陈贵良签文件时说。
  陈贵良问道:“他们採访我干嘛?”
  胡月霞说:“你跟林教授那篇预测经济危机的论文,已经被业內人士拿出来討论了。你是论文二作,而且林教授还在论文末尾,特別指出是你提供的灵感。他们现在採访不到林教授,所以一窝蜂的跑来找你。”
  陈贵良扫了一眼专访邀请名单:“只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其他的全部推掉。我过段时间要去蓉城考察,告诉他们不用来京採访,等我去蓉城时正好办了。”
  邀请他的媒体太多,不可能全都答应,但关係好的又不便拒绝。
  比如《每日经济新闻》,那是《西华都市报》的姊妹单位。这个报系的刊物,从来不说陈贵良坏话,还经常把陈贵良往死里吹捧。
  至於《21世纪经济报导》,属於南方系旗下刊物,他们跑来专访邀约倒是挺出人预料。
  奥运会已经结束,南方系忽然变得正常许多。
  他们不再频繁写那种文章,而是专注於揭露,试图恢復此前的媒体形象。
  目前已经出了许多调查结果,包括校內网、海內网在內,网际网路上的热度就一直没降下去过。
  杨教授就是拿著央视的光碟和图书,来反驳社会舆论的质疑,並忽悠更多家长把孩子送过去。
  还有一位陶教授,被誉为“中国反网癮第一人”。
  他也在怒喷杨教授,顺便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他反对暴力戒除网癮,倡导整体素质教育,以教育和感化为主,教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来戒除网癮。
  理念值得鼓励,但陶教授的名声也很差,因为他一直妖魔化网路游戏,而且还多次直接跟游戏玩家对线。
  陶教授还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女玩家没资格做母亲!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陶教授后来跑去为一款游戏做代言,还担任该游戏的首席品鑑师……
  没办法,游戏公司给得太多了。
  但陶教授也有道理可讲,他代言的游戏叫《亮剑2》。他说自己品鑑玩过这款游戏,是抗日题材的,內容很健康,而且免费运营不用钱,非常符合他对健康游戏的定义。
  对於陈贵良而言,他更想知道那破游戏的宣传策划是谁做的。简直就是营销鬼才,居然请一个妖魔化网游的戒网专家来代言。
  处理完两家公司挤压的事务,陈贵良下午又跑去北大坐坐。
  他虽然继续读大五,但学分已经修足了,只需要一篇论文就可以毕业。
  “朱院长,这是给您从美国带回来的小礼物。”陈贵良拿出一支包装精美的钢笔。
  朱院长说:“少来腐蚀我!”
  陈贵良笑道:“我又不求你办事,这属於师生间的情谊。”
  “那我得求你办事了,”朱院长说道,“你开学典礼都不参加,什么时候有空,回来给元培学院的学弟学妹们演讲一下?”
  陈贵良说:“可以,挑个时间吧。”
  朱院长道:“那我安排了啊。”
  北大现在越来越喜欢请名人校友搞噱头了。
  今年校庆请来李彦鸿,开学典礼又请来俞敏红。
  从朱院长这里离开,陈贵良又去拜见他的两位毕业论文辅导老师。还各送上一份小礼物。
  接下来,就是去图书馆查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早点写完早点了事。
  晚上回家吃饭,又是边关月喊的外卖。
  边大美女这段时间忙著备考研究生,经常忘了做饭,偏偏她又不愿请煮饭的阿姨,只每周请来钟点工打扫大房子。
  两人吃过晚饭,抱在一起看了会儿电视,边关月就又跑去学习了。
  用她的话来说,已经拜访了导师,如果笔试不过关太丟人。
  陈贵良整理了一会儿今天搜集的论文资料,便登录自己的社交帐號隨便瞅瞅,结果一大堆粉丝让他评价阎教授被掌摑事件。
  就是一位姓阎的清史专家,在百家讲坛可劲儿吹清朝皇帝,签名售书时被人当眾扇巴掌。
  陈贵良见自己的评论区太热闹,於是回復一句:“我不了解清朝歷史。对此不便评价。”
  他现在发言非常谨慎,一方面是作为网站经营者不便发言,一方面是不想再给人当枪使。
  真以为掌摑阎教授那位是出於义愤?
  人家是卖汉服的,而且是瞎改的影视风汉服。
  被拘留几天无所谓,名气一下子就有了,汉服销量也迅速提升。
  瀏览一阵消息,陈贵良问边关月:“还不睡觉?”
  边关月说:“快了,你先睡吧。”
  陈贵良没有再催,回到臥室独守空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