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什么叫国际大导?(2合1
  第123章 什么叫国际大导?(2合1)
  接下来几天,沈良很忙。
  天天都有媒体采访,纸媒、电视台,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史上最年轻的金棕榈得主!
  放眼欧洲三大,那也是最年轻的最佳影片获奖者!
  鲜、掌声,纷至沓来。
  各种饭局、酒局,沈良要是敞开了去,能从今年排到明年。
  这一天,在前往哥伦比亚燕京分部的途中,老沈忽然来了一个电话。
  “让我拍宣传片?”
  “嗯。”
  老沈简单地说了一下来龙去脉。
  “几天前,宣传口的人找到我,说今年省里在搞旅游全接触的专业推介会,要重点推广皖山皖水。”
  “田副省亲自带队,接下来要去江浙沪跑一圈,重点推广旅游产业。”
  “呃?”
  “你有什么困难吗?要是实在没空的话,我就帮你推了吧。”
  “不用推。”
  为家乡做贡献,沈良当然不会拒绝,但宣传片拍起来,那是费时费力。
  一部好的宣传片,不是几天、几周,甚至一两个月就能拍好的,很多优秀的片子,都是拍了一两年。
  “我是想说,拍宣传片没问题,但我没时间全程跟着,另外,拍摄成本可能也不低。”
  “要多少钱?”
  “保守估计的话,要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
  “1500万?”
  老沈失声道。
  “一个3-4分钟的宣传片,要1500万?你抢钱啊?”
  “爸,不是我抢钱。”
  沈良哭笑不得道。
  “我可以一毛钱不拿,这些都是拍摄成本,因为要是我拍,我要用大量的航拍镜头,以及延时摄影。”
  “耗时时间最低一年,这么拍下来,没有一千多万,根本兜不住。”
  航拍、延时摄影,搁在后世都是被用烂了的东西。
  但放在千禧年初,非大投入、大制作,压根用不起航拍团队。
  沈良报价,也不是什么狮子大开口。
  那一千多万里,至少有一半是航拍成本。
  “呃。”
  半晌,老沈缓过神来。
  “就没有点便宜的拍法,你这一千多万,也太贵了一点。”
  “便宜的肯定有。”
  沈良解释道:“不过,咱们徽省的客观条件差了一点,交通、文化品牌、住宿接待都不太跟得上,比江浙沪差远了。”
  “所以,只能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
  “咳咳,通俗来讲,就是先把人骗过来再说。”
  航拍视角、延时摄影,好看是必须的,拍出来一看,绝对是好山,好水,好风光!
  但游客去了现场,失望也是大概率事件。
  而这,也是沈良想用航拍的原因。
  失望是吧?
  那是因为你没从高空看。
  没有星空?
  云海不够波澜壮阔?
  那是因为时间不对,我们为了拍这一个镜头,足足蹲了一个月。
  反正一句话。
  不是我虚假宣传,纯粹是角度、时间的问题。
  “这样吧,过几天我写个方案,然后发到我妈的邮箱。”
  “也行。”
  临挂电话之前,老沈又提到房子。
  “你那房子买了没,我看了,最近燕京房价又涨了。”
  “买,买,等程好从欧洲回来,到时候我跟她一块去挑。”
  “好,那你抓紧,拖得越久,买的越贵。”
  挂断电话,沈良正好把车开进南银大厦的地库。
  哥伦比亚华夏分公司就驻扎在燕莎商圈,大楼很气派,租金也很贵,每个月平均25块/平方。
  括弧,美刀。
  两百平的办公室,一个月租金大概四五万。
  反正。
  沈良不会把办公室租在这边。
  “沈导,您好。”
  停好车,沈良和陶坤刚到电梯间入口,一个穿着职场套裙的年轻女性就迎了上来。
  “我是芭芭拉董事的助理何美蓝,欢迎您来访哥伦比亚。”
  “何小姐是香江人?”
  听着那略显怪异的口音,沈良随口问道。
  “对的。”
  何美蓝笑着点了点头,单手虚引道。
  “沈导,陶先生,这边请。”
  不多时,两人跟着何美蓝来到27层,一出电梯,他就瞧见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
  旁边还站着何坪、赵飞。
  “沈良,欢迎来到哥伦比亚。”
  芭芭拉·罗宾逊是一个五十出头的小老太太,上来就是一个贴面礼。
  寒暄几句,一行人便移步会议室。
  芭芭拉也算是华语电影的老熟人,老谋子早期的《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发行,都有她的参与。
  哥伦比亚也是好莱坞八大里面最早进入国内的公司,早在87年就跟投了《末代皇帝》。
  89年,索尼完成对哥伦比亚的收购后,大举进军亚洲。
  熟悉华夏市场,又懂中文的芭芭拉被哥伦比亚聘请为亚洲地区负责人。
  芭芭拉负责的第一笔投资就是《卧虎藏龙》,这部片子,哥伦比亚投资了1000万美金。
  与此同时,她还跟华艺兄弟签订为期四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先后投拍了《大腕》、《寻枪》、《天地英雄》。
  片刻后,陶坤站在投影仪前,一边对照ppt,一边讲解着剧情,以及项目筹备概况。
  坐着的芭芭拉等人,则是时不时地翻动文件。
  时间银行?
  永生?
  富人垄断所有的核心生产资料,穷人只能挣扎求生?
  一年一届的时间游戏?
  穷人的残酷竞技场?
  富人的生活调剂?
  同时也是所有人又爱又恨的大型真人秀?
  看到时间游戏的规则,现场的几人顿时想起了99年发行的日本小说《大逃杀》。
  以及深作欣二拍摄的同名作品改编电影《大逃杀》。
  不过。
  游戏机制相似并不是问题。
  沈良写的这个本子,立意跟《大逃杀》不一样。
  虽然他们都是反乌托邦式的作品,但《大逃杀》批判的是人性和体制,而《时间游戏》的重点批判对象显然是全球化的资本垄断。
  以及资本对人的异化。
  作为一名华夏通,芭芭拉隐约猜到了沈良的初衷。
  去年,华夏正式加入wto。
  全球化的浪潮,迎面而来。
  无数带着各种目的的海外资本,迅速涌入华夏市场。
  或许,正是对于未来的担忧才催生出了这部作品?
  如果沈良有读心术,他一定会给芭芭拉点赞。
  他选择拍这部片子,提前‘准备’的动机就是这个。
  毕竟。
  拍一部片子,总得有动机吧?
  不可能是凭空生出来的。
  不仅要有一个合理的动机,还得符合时代。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这个时候拍一部《流浪地球》,或者《战狼》,都不用影迷出手,公知就能把沈良喷死。
  介绍完大致剧情主线,陶坤切到下一页。
  “目前,已经签订意向投资协议的投资方一共有七家,落实的一共有四家。”
  “以下是清单。”
  只见ppt上左右两侧分列七家公司,左边是落实的投资方。
  沈良工作室:120万美金。
  博纳:200万美金。
  青影厂:50万美金。
  韩国cj集团:100万美金。
  合计:470万美金。
  而右边三家公司是中影、上影、紫禁城影业,意向投资金额依次是200、100、100万美金。
  看到这一连串的数字,芭芭拉摸了摸手上的戒指。
  剩下的投资份额只有630万,即使全部归哥伦比亚,也只占42%的比例。
  42%,虽然是领投,其他份额也很松散,但中影、上影、紫禁城、博纳、青影厂,基本都是沈良那条线的。
  哥伦比亚便是拉上cj集团,份额也只有48.66%。
  拿不到主控权。
  没有主控权虽然有点可惜,但芭芭拉并没有放弃投资的意思。
  接着,她倏地举手。
  “沈导,你有没有兴趣把这个故事搬到好莱坞?”
  “我仔细看了你的架构,故事的主线没有明显的国家形象,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既可以发生在日本、韩国。”
  “也能发生在美国。”
  芭芭拉提这个建议,有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争夺项目主控权,一旦改去好莱坞,制片成本少说要多个一千万。
  不客气的说,这些投资方里,除了他们哥伦比亚,没人能跟。
  多了一千万,主控权就能落入哥伦比亚手里。
  二嘛。
  芭芭拉确实觉得《时间游戏》比较符合美国市场的胃口。
  y世代的年轻人叛逆、质疑权威,《黑客帝国》的成功,背后映射的正是这种思潮。
  “抱歉。”
  然而,沈良的回答却出乎她的意料。
  “我暂时没有进军好莱坞的打算,而且,我拍这部片子的初衷是探索华语电影的大片模式。”
  “在我的计划里,电影的幕后人员,内地电影人至少要占到一半以上。”
  听到这话,赵飞很想拍手叫好。
  瞧瞧小沈的格局!
  这样的青年才俊才是青年电影人的标杆!
  好莱坞?
  不去!
  好莱坞八大,哥伦比亚相邀又如何?
  不去就是不去!
  硬气!
  “不去吗?”
  芭芭拉温和一笑:“那这部电影的审核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呢?据我所知,类似的背景,应该很难过审吧?”
  “芭芭拉。”
  这时,一旁的何坪出言干预道。
  “关于审核,似乎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
  虽然何坪不是北电出身,但就凭沈良刚刚的发言,他就愿意力挺这个小伙子。
  如果芭芭拉因为这个不投了,那又能如何?
  现在也就差个6-700万美金而已,港台绕一圈,有的是人愿意投。
  何坪的话,也在提醒芭芭拉。
  是哥伦比亚想投,而不是沈良求着哥伦比亚投资。
  要分清主次!
  “抱歉。”
  芭芭拉微微一笑。
  “是我的问题,因为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既然沈导不愿意去好莱坞,要不这样?”
  “电影的改编权卖给哥伦比亚,怎么样?”
  “当然。”
  “即使改编,也是电影上映2-3年后的事。”
  “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没问题。”沈良语气微顿道:“不过,在我的设定里,这是一部系列片。”
  “系列片吗?”
  芭芭拉低头瞥了一眼剧本。
  一人存活的电影,怎么拍续集?
  “对。”
  沈良卖起了关子。
  “但,具体有没有后续,要看市场反馈,如果电影票房不佳的话,我想也没必要谈续集。”
  “ok。”
  芭芭拉点了点头,不再纠结。
  “如果是系列片,等电影上映后,我们会根据系列片的报价进行评估。”
  “现在,我们谈谈《时间游戏》吧。”
  “剩下的份额,我们哥伦比亚都要了,不过,我们也有要求。”
  “您说。”
  “哥伦比亚可以不插手选角,但考虑到国际市场,主演阵容中,必须要有一位是日本演员。”
  “次要角色,要有韩国演员。”
  “其他配角,最好有一定比例的日、韩演员,但,这一点,不强求。”
  “没问题。”
  沈良稍作考虑就答应了。
  即使芭芭拉不提这些,他在选角时也会考虑一些日韩演员。
  毕竟,女主角他准备启用新人。
  女一号在海外没有任何号召力,又想赚别人的钱,不找一两个有号召力的当地演员怎么行?
  紧接着,在沈良的示意下,陶坤换了一份ppt。
  看到沈良准备启用新人担任女主角,芭芭拉眉头微蹙。
  有点冒险。
  其实,就在刚刚,芭芭拉心里已经有了女一号的人选。
  章紫怡。
  契合角色年龄的新生代女演员里,只有她的国际知名度最高。
  不过。
  芭芭拉没有直接反对。
  既然沈良都亮给她看了,这些事多半是已经敲定,并且受到其他投资方认可的。
  直到看完所有的角色分配,芭芭拉这才出击。
  “关于女主角的问题,启用新人,我觉得太冒险了,当然,我也可以支持你的决定。”
  “条件是什么?”
  沈良秒懂芭芭拉的话,不紧不慢地反问道。
  “签一份1+1的导演合同。”
  芭芭拉图穷匕见道。
  “拍完这部电影,你的下一部电影,我们要有优先投资权。”
  “1+1吗?”
  沈良沉吟片刻道。
  “也不是不行,我手里正好有一部爱情片的本子。”
  “呃。”
  这一回,轮到芭芭拉惊愕了。
  “爱情片?”
  “嗯,故事很温馨,很致郁,大致剧情的话,是两个文艺青年相爱又错过的故事。”
  沈良口中的片子是他之前准备拍的本子,就是那个被老穆嫌弃投资太低、会掉逼格,然后看也没看就被毙掉的本子。
  其原型是日本爱情电影《束般的恋爱》。
  沈良已经完成了本土化改编。
  随时都可以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