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泰坦尼克号干得?我干不得?
  第201章 泰坦尼克号干得?我干不得?
  三天后。
  沈良挥了挥衣袖,带着一连串的记录,‘逃’离了宝岛。
  三十岁的女人,恐怖如斯。
  玛德。
  都怪陈楚何,天天拉着他喝酒。
  白天要录节目,晚上又要喝酒,又要战斗。
  酒是刮骨刀,天天泡在酒坛子里,骨头都轻了几两,谁来了,也踏马扛不住。
  虽然是‘逃’离,但也是一次胜利的大转进!
  陈楚何被喝服了。
  黑泽之灵也被睡服了。
  宝岛的华语片票房纪录,更是被他破的干干净净!
  首日,台北地区票房1600万,全省票房一共是3150万!
  周末两天,票房破亿!
  两天半累计票房1.27亿新台币!
  《卧虎藏龙》创下的2亿新台币最卖座华语片票房记录,旦夕可破!
  内地那边,亦是捷报频传。
  《时间游戏》英文版小说畅销北美的通告一出,萎靡不振的票房市场又被打了一针强心剂。
  周末两天,单日票房双双破千万!
  周六,1250万!
  周日,1138万!
  截至8月8号,《时间游戏》票房突破3亿大关!
  3.08亿!
  距离《泰坦尼克号》创下的3.6亿,只差5200万!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即使《时间游戏》延期上映,后续的票房潜力也不足以补足5000多万的差额。
  因为5200万票房,意味着至少动员175万+人次。
  175万人次≈3月份《指环王3》动员人次的七八成。
  不过,既然有正常情况,那就有非一般情况。
  遥想当年,《泰坦尼克号》能在1998年创下三亿多的票房,除了那长达三个月的放映期,以及影片的本身质量之外。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因为一个人。
  那一年3月9号,一位爱好文艺的老人讲了一段话。
  ‘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最近要上演一部叫《泰坦尼克号》的电影,过去叫《冰海沉船》。
  ……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难中每一个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
  后来,这段谈话被登在《羊城晚报》。
  再之后,这篇报道引起很多地方的重视。
  电影公映时,全国各地的企事业单位、机关,纷纷购票。
  发!
  当五一福利发!
  不夸张的说,《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能那么高,大半功劳都在那个人身上。
  所以。
  当韩三坪暗示《时间游戏》可能也会有团体票时,沈良完全没有拒绝的意思。
  虽然团体票的折扣力度很大,哪怕赢了也有点‘不光彩’,但《泰坦尼克号》也干了!
  没有包场团体票,别说放映三个月,便是放映半年,十个月,一年,也不会有3.6亿票房!
  《泰坦尼克号》干得,难道《时间游戏》干不得?
  冲!
  冲就完事了!
  ……
  启德机场。
  “师哥,这边!”
  刚一走出接机口,沈良就瞧见踮着脚尖不停挥手的小黄同学。
  再一扫。
  果然。
  香江狗仔,无处不在!
  不过。
  沈良毫无惧色的走了过去,因为小黄同学旁边还有两个人。
  一个是邱丽宽,另外一个是陈易迅。
  何况。
  跟小黄同学炒炒绯闻,他已经提前打好招呼。
  炒绯闻,一来能给《时间游戏》、《功夫》带来一些热度。
  二来。
  小黄同学的新专辑即将发行,顺势炒一炒。
  三。
  咳咳。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沈良想试探一下程好的心思,以及态度。
  从试探结果来看,程好似乎挺大方的。
  没介意。
  但。
  具体情况如何,沈良还得回去亲自探探底。
  “师哥,欢迎来香江!”
  小黄同学很自然,毫不避讳的站到沈良身边,还搂住他的胳膊。
  “宽姐,eason,好久不见。”
  双方寒暄时,小黄同学仍然紧跟沈良。
  那些狗仔快门狂按。
  不过。
  他们很有分寸,没有冲上前来,毕竟,这条新闻是邱丽宽主动‘送’给他们的。
  如果不是邱丽宽通知,他们哪知道沈良会在今天抵港?
  虽然沈良是第一次‘正式’来香江,但他的名声早就传遍港岛。
  最年轻的金棕榈得主!
  第二部长片,打破《英雄》在小日子的票房纪录。
  第三部?
  更了不得。
  席卷东亚三国!
  内地华语片影史第一!
  韩国华语片影史第一!
  小日子那边,多半还是第一,因为截至昨天,《时间游戏》在日本的累计票房已经来到4200万美金。
  距离《束》只差几百万刀。
  弹指可破!
  关键人家还没下映!!
  此外,《时间游戏》英文版小说畅销北美的新闻,也狠狠震动港岛。
  沈良乘坐的航班落地前,香江的部分记者已经收到北美传回来的消息。
  最新一期《纽时》畅销书榜单,《时间游戏》更进一步,蹿升至第六位!
  就沈良取得的这些成就,如果他是香江人,依照香江娱乐圈、传媒圈的尿性,早就把他吹上天了。
  但。
  他不仅不是香江人,纵观他过往的表现,还隐隐排斥‘港圈’。
  这一点,令他在香江的口碑可谓是毁誉参半。
  有些人非常非常讨厌他,不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下,没少贬低。
  一部分媒体也给他贴上诸如‘双蛋水货王’、‘北电资源咖’、‘伪艺术投机者’、‘票房大话精’、‘票房毒瘤’、‘奖项公关王’之类的标签。
  当然。
  也有一部分人力挺他。
  青年导演第一人、华人之光、大才子、金曲王、女星点金手、票房核弹头等等标签,也是香江媒体喊出来的。
  晚些时候,沈良和小黄同学一起登上傍晚八卦小报的头条。
  《金棕榈导演机场遇袭,星女郎化身人形挂件擒拿沈良》
  《星女郎胸压金蛋导演!》
  《机场上演甜蜜追踪,黄圣伊变身沈良专属人肉gps》
  《……》
  “啊!啊!”
  “气死我了!”
  看到人肉gps那条新闻,小黄同学气的哇哇大叫。
  什么嘛!
  很容易引发误会的词!
  污!
  污极了!
  “哈哈。”
  瞧见小黄同学脸都快被气绿了,沈良笑着捏了捏她的脸蛋。
  “这就受不了?人家要是写的更劲爆,你不得气死?”
  对港媒取标题的本事,沈良其实有点小佩服。
  uc震惊部,标题党在港媒面前,那是根本不够看。
  什么‘攻城记’、‘熊黛玲屠城33小时’、‘一脚踩爆世纪波’、‘人造人造人’、‘双魔食人’,既炸裂,又吸睛,还不失辛辣、幽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