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上个新台阶
  第416章 上个新台阶
  傍晚。
  张延从人肉三明治的状態中挣脱出来,看看时间才刚过五点,便又躺回了床上,揉搓著李鱈的粉背问:“这快开学了,陈道铭那边怎么说?”
  婚后没几天他就去了欧洲,现在刚回来总不好再夜不归宿,所以就只能青天白日了。
  李鱈显然还不太適应在这种状態下聊天,愣怔了片刻才道:“陈老师让我先回去上学,说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不过他也跟我约好了,等再开工的时候还找我当助理。“
  张延点点头,叮嘱道:“记得去考个驾照,甭管是给明星当助理,还是以后做经纪人,女人会开车都是个加分项。“
  说著,他又拍了拍最下面的李兵兵:“你呢,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
  李兵兵现在其实特后悔,如果她考的不是中戏,而是北电或者上戏的话,完全可以凭藉跟张延的关係,搏一搏《奔腾年代》的主演。
  但现在——
  中戏可以为姜纹的电影开绿灯,但绝不会为电视剧网开一面,所以她只能再熬一年。
  不过话肯定不能这么说,於是她轻声道:“这次出来拍戏、拍gg,我感觉自己还有所欠缺,所以接下来年里准备好好打磨己的演技。”
  “有这股心气儿就好。”
  感受著两姐妹的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张延还是比较满意的,於是隨口点播道:“给你拍gg的那个张逸白,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大概率会成为影视剧导演,所以你可以先试著烧一烧他的冷灶。“
  虽然以他现在的权力,安排个女演员上位不算什么,但於预太多毕竟不是好事,如果能让导演主动选择,那就最好不过了。
  “烧冷灶?”
  李兵兵露出迷茫之色,有心想问问怎么烧,但看张延翻身坐起走向浴室,也只好把到了嘴边的问题又咽了回去。
  这其实也是张延给的考验。
  虽然太精明的女人不討人喜欢,但想在这一行出人头地,就必须学会动脑子。
  两姐妹也顾不上收拾残局,缩在毛巾被里交头接耳议论著。
  等到张延从浴室里擦著头髮出来,李兵兵就小心翼翼的问:“张总,您刚才那话,我、我能透露给张逸白吗?”
  张延露出“孺子可教』的欣慰表情,这个消息除了起到烧冷灶的效果,也能展露李兵兵的人脉一毕竟眼下知道这件事的,也就只有寥寥数人。
  “只要別提我就行。”
  他丟下这一句,就开始穿衣服晚上还有个酒局,是跟经开区管委会约好了討论宾海新区的规划。
  冰雪姐妹忙爬起来,手忙脚乱的伺候著。
  离开酒店。
  因为时间还很充足,张延一边慢悠悠的开著车往目的地赶,一边给王忠旗打去了电话,让他晚上派人来接自己。
  刚掛断电话没多久。
  姜纹就打了过来,询问贴片gg』是怎么回事。
  “董屏没跟你说?”
  张延有些纳闷的反问。
  “老董说要静下心好好考虑一下,这都好几天没联繫了。”姜纹不爽道:“我怎么说也是这部戏的导演,这么大的事儿我竟然是听韩三坪说的。”
  “你就一拍电影的,懂个屁的营销。”
  “你特么——””
  “说正经的。”
  张延打断他的话,询问道:“韩三坪找你什么事儿,难道是想彻底砸了北影厂的饭碗?”
  “你会不会说人话?”
  姜纹没好气道:“人家喊我去是为以后做准备,上影厂都要拍《鸦片战爭》了,北影厂一点反应都没有怎么成?“
  “懂了,就是找你做个活招牌、肉喇叭。”
  “你特么——”
  张延直接掛断了电话,对姜纹这货就是不能惯著,不然他老想著越俎代庖当家做主。
  到了约定好的饭馆,当家做主的还没到,但几个副职差不多都到了。
  彼此也都是老熟人了,张延在固定位置落座后,就毫无隔阂的加入其中。
  能看得出,这几位的心情都不错,毕竟这两年经开区发展的还不错,而且拜张延所赐,最近在文化旅游方面又有重大突破。
  所以这次经开区扩容成bhx区,他们当中肯定有人能往上动一动,就算动不了的,辖区也会比以前扩大了好几倍。
  所以眾人正是心气高的时候,一个个挥斥方遒,畅想著宾海新区美好未来。
  谈到宾海新区的未来產业,张延发现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汽车產业,似乎是夏利准备在宾海新区扩建生產线,继续走薄利多销路线。
  不过张延在梦里可没见过什么夏利。
  要么是改名了,要么就是—
  “怎么了张总。”
  这时有人见张延沉吟不语,笑道:“不会是又有什么好主意吧?赶紧说出来让我们也开开眼。”
  这並非调侃,张延近几年没少別出新裁,管委会上下对他的意见也越来越重视。
  “也没什么。”
  张延摇头道:“就是觉得这几年各地好像都在押宝汽车,还有冰箱电视之类的同时外贸谈判也在加速,就怕到时候內忧外患——“
  说到这里,他改口笑道:“哈哈,我也是杞人忧天,这大好的日子不说这个,来来来,我以茶代酒敬各位领导一杯。”
  眾人纷纷举杯响应,但气氛明显受到了影响。
  有人忧心忡忡道:“国內的先不论,这外资必须要引进,但也不能不防一別的不说,最近你们发现没有,咱们国產饮料少了好几个牌子,反倒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满街都是。”
  有人不以为然:“那有什么,还不是样要在国內纳税?”
  “可咱们本土的牌子没了啊!”
  “年轻本来就更喜欢洋饮料,现在被收购总比后成为累赘要强。”
  眾人正各执一词议论纷纷,两位主要领导忽然推门进来,打头的叶副市长笑问:“聊的挺热闹啊,这是討论什么话题呢?“
  眾人面面相覷,最终视线集中到了张延身上,张延笑道:“就瞎聊,这不是咱们国產的饮料最近都栽了吗,大家就有点担心民族品牌的未来。“
  “原来如此。”
  叶副市长微微頜首,然后主动岔开话题,通报了一下宾海新区最新进展。
  听说最迟明年宾海新区就能正式成立,桌上的气氛又恢復了先前的热烈,眾人谈天说地好不热闹。
  不过席间张延发现叶副市长主动替自己挡酒,就知道这事儿还没完。
  果不其然。
  等酒宴散去,叶副市长单独把张延留了下来,先问清楚了当时的话题,又询问他对当前招商引资的困境有什么看法。
  张延忙谦虚道:“我就隨说,也没什么数据持,更不懂这里面的道——”
  “那就给你数据嘛。”
  叶副市长不由分说道:“小张,你可是咱们津门的金点子,光明集团不就是你一手扶起来的吗?我听说他们最近新出的那个什么雪饼和煎饼,也是你给出的主意。
  这次宾海新区成立,我不求別的,能再出一个光明集团就成!“
  “可不敢这么说!”
  张延顿时麻爪了,光明集团现在可是国內速食品一霸,想复製他们的成功经歷谈何容易?
  “你放心。”
  叶副市长却不听他推託,借著酒劲儿许诺道:“这次我十有八九要入常,到时候你需要什么儘管提,咱们爭取在宾海新区再上一个台阶!”
  得话都点到这一步了,张延也只能正色道:“领导,我不敢打包票,但你是知道我的,只要是有利於咱们津,有利於咱们宾海新区的事儿,我肯定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