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蠢货
第462章 蠢货
几个月前,陶承学就接到了舟山的邀请,唐顺之、翁万达都做出判断,舟山是在为扩张后的內政人员做储备,非常可能是登州府。
如今战事虽然还没有落幕,但都已经九月初了,只要护卫军不出现溃败跡象,靶必会退兵,俺答汗不会將重兵放在山东。
战后护卫军肯定会扩张,不管沂州还是莒州、登州、莱州都需要大量的內政人员,作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又与舟山一直有紧密联繫的陶承学必然能扶摇直上。
扶摇直上,唐顺之不在乎,但他很在乎能不能一展宏图。
忠於大明,已经是年过甲的翁万达很在乎,而还是中年的唐顺之更看重的是能不能在一展宏图的同时挽天倾。
莫愁湖畔的一处不大的宅子里,陆炳推开门,看见院子里盯著地面垂头不语的沈炼,看见面无表情但显然已经很不耐烦的严世蕃,还有走来走去碟碟不休的景王。
“殿下。”
“陆文孚!”景王停下脚步,用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如此良机,今日为何不上稟父皇?”
陆炳嘴角动了动,勉强压制下烦躁,“敢问殿下,何来良机?
“只是弃官归乡而已。”沈炼冷哼了声,“难道朝廷要以此为罪责吗?”
景王呆了呆,猛地一拍石桌,“那陶承学是舟山的探子,如今逃之天天———”
“整个南京城內,谁不知道舟山早就割据一方?”严世蕃语气平淡的说:“难道派人去追杀陶承学?”
“再或者派人去搜捕其族人?”
沈炼笑道:“你以为陈锐只敢杀寧海知县?”
“杭州一战后,舟山就得浙人拥戴,再到寧海事变,温州剿倭,舟山已得东南之望,一旦大动干戈,只怕全附舟山。”
景王还在试图展现他高超的眼光,刻意用沉稳的语调说道:“如今护卫军在山东大战,但据孤所知,护卫军近乎全军北上,舟山空虚—.”
陆炳还稍微好些,沈炼几乎是用鄙夷的视线打量著景王,眼角余光还在扫著咬牙切齿的严世蕃·...看看,这就是你挑的货色。
无论什么原因,沈炼是与陆炳扯不开了毕竟谁都知道沈炼与舟山的决裂,而裕王那边不管有没有收拢舟山势力的可能,至少是摆出了怀柔的態度,所以不会接纳沈炼而陆炳虽然只会忠於嘉靖帝,但在政治上却是与严嵩父子一个立场的。
这直接导致沈炼如今不得不与严世蕃站在一个立场上。
“你知道陈锐在山东战事之前了多少心思,使了多少手段,就是为了不使后院著火?”严世蕃板著脸说:“他不是以言语告诫,而是用刀枪告诫!”
看景王还是一脸懵懂的模样,严世蕃不得不把事情剖开说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是舟山出事,护卫军有可能大败,但即使大败,即使元气大损,一旦南下,第一件事就是復仇!”
“你觉得浙江官军、吴淞军能拦得住能大败韃的护卫军?”
“你觉得陈锐不敢刀枪並举,杀入南京城?”
“你真觉得陈锐至今不举反旗,是因为心存忌惮?!”
沈炼笑了声,其实陈锐的心思·—-朝中绝大部分官员都心里有数,也就景王这种蠢货看不出来。
陈锐之所以不举反旗,甚至还每个月缴纳盐税,无非是不希望明廷迅速崩塌换句话说,舟山一定会反,只不过要选择合適的时机。
陈锐需要明廷来爭取时间,爭取舟山、护卫军发展壮大的时间。
但一旦遭到明廷的攻击,陈锐一定会做出最强烈的反击——杀进南京,绝不是什么口头上的威胁。
沈炼冷笑接口道:“东南几乎无有可战之兵,淮东江北军、徐州军在护卫军偏师面前不敢有丝毫妄动。
只一个旅四千余兵力,足以横扫江北,威胁应天府。”
严世蕃仰头笑了笑,笑声中有些许乾涩,“说不定民眾雀跃呢。”
沈炼瞪著严世蕃,用绍兴土话骂了句脏话,后者回瞪了眼,关老子毛事!
民眾雀跃——这是明晃晃的在说明廷失民心,毕竟这几年东南的日子实在不好过,沈炼这位正统士大夫第一反应就是要斥责严嵩严世蕃这等奸臣。
嗯,这是条件发射—天下大乱,都是奸臣的锅。
但严世蕃的反应也很直接—你个王八蛋,到现在还不知道到底是谁让朝廷失民心吗?
我严东楼这几年弹精竭虑,拆了东墙补西墙,外人不知道,你沈纯甫难道不知道?
你去看看严家的银库,里面的老鼠都要打著铺盖去討饭了!
你良心不会痛吗?
有本事你去太傅园骂啊!
对视片刻后,沈炼低下了头,重新盯著地面,一声不。
景王一脸懵逼的回头看向陆炳,后者扯了扯嘴角,“不仅军略,即使锦衣卫也不敢妄动,殿下也不要隨意——”
看景王视线闪烁不定,严世蕃冷笑道:“不管你使了什么手段,都停了吧!”
“呢——.”
“除非你觉得景王府比锦衣卫指挥使的家的防御更森严。”严世蕃咧嘴笑道:“数月前,陆文孚的床头被丟了一只割了喉的鸡。”
景王浑身一个哆嗦,这帮南蛮子,真是不讲规矩啊!
陆炳的家—-肯定要比锦衣卫衙门的守御更加森严,可能仅次於太傅园了,居然会出这种事?
看景王匆匆忙忙的狼狐而走,严世蕃有些头皮发麻,都说龙生龙凤生凤如今乱世,自己的选择虽然是迫不得已,但似乎实在看不到什么未来啊。
院內安静了片刻后,陆炳开口问道:“陶承学应该是去登州吧?”
“可能吧。”严世蕃坐在石凳上,自顾自斟了杯酒,一口饮尽,“其实不是坏事,真不是坏事。”
陆炳面露疑惑,沈炼面无表情的说:“护卫军不败,的確不是坏事。”
“舟山了大力气,耗费大量银钱、人力打通了胶莱河。”严世蕃脸上也是一丝表情都没有,“海船能从胶州走胶莱河,从海沧镇入海。”
“也就是说河间府、永平府、天津甚至顺天府都会遭到护卫军水师的威胁。”沈炼接口道:“如此,韃只要攻不下胶州,就不能全力用兵山西、河南。”
说完,沈炼用复杂的视线看著垂头丧气的严世蕃,时局大变之后,却是这位独眼龙天天在考虑这些,而所谓的群贤又在干什么呢?
几个月前,陶承学就接到了舟山的邀请,唐顺之、翁万达都做出判断,舟山是在为扩张后的內政人员做储备,非常可能是登州府。
如今战事虽然还没有落幕,但都已经九月初了,只要护卫军不出现溃败跡象,靶必会退兵,俺答汗不会將重兵放在山东。
战后护卫军肯定会扩张,不管沂州还是莒州、登州、莱州都需要大量的內政人员,作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又与舟山一直有紧密联繫的陶承学必然能扶摇直上。
扶摇直上,唐顺之不在乎,但他很在乎能不能一展宏图。
忠於大明,已经是年过甲的翁万达很在乎,而还是中年的唐顺之更看重的是能不能在一展宏图的同时挽天倾。
莫愁湖畔的一处不大的宅子里,陆炳推开门,看见院子里盯著地面垂头不语的沈炼,看见面无表情但显然已经很不耐烦的严世蕃,还有走来走去碟碟不休的景王。
“殿下。”
“陆文孚!”景王停下脚步,用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如此良机,今日为何不上稟父皇?”
陆炳嘴角动了动,勉强压制下烦躁,“敢问殿下,何来良机?
“只是弃官归乡而已。”沈炼冷哼了声,“难道朝廷要以此为罪责吗?”
景王呆了呆,猛地一拍石桌,“那陶承学是舟山的探子,如今逃之天天———”
“整个南京城內,谁不知道舟山早就割据一方?”严世蕃语气平淡的说:“难道派人去追杀陶承学?”
“再或者派人去搜捕其族人?”
沈炼笑道:“你以为陈锐只敢杀寧海知县?”
“杭州一战后,舟山就得浙人拥戴,再到寧海事变,温州剿倭,舟山已得东南之望,一旦大动干戈,只怕全附舟山。”
景王还在试图展现他高超的眼光,刻意用沉稳的语调说道:“如今护卫军在山东大战,但据孤所知,护卫军近乎全军北上,舟山空虚—.”
陆炳还稍微好些,沈炼几乎是用鄙夷的视线打量著景王,眼角余光还在扫著咬牙切齿的严世蕃·...看看,这就是你挑的货色。
无论什么原因,沈炼是与陆炳扯不开了毕竟谁都知道沈炼与舟山的决裂,而裕王那边不管有没有收拢舟山势力的可能,至少是摆出了怀柔的態度,所以不会接纳沈炼而陆炳虽然只会忠於嘉靖帝,但在政治上却是与严嵩父子一个立场的。
这直接导致沈炼如今不得不与严世蕃站在一个立场上。
“你知道陈锐在山东战事之前了多少心思,使了多少手段,就是为了不使后院著火?”严世蕃板著脸说:“他不是以言语告诫,而是用刀枪告诫!”
看景王还是一脸懵懂的模样,严世蕃不得不把事情剖开说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若是舟山出事,护卫军有可能大败,但即使大败,即使元气大损,一旦南下,第一件事就是復仇!”
“你觉得浙江官军、吴淞军能拦得住能大败韃的护卫军?”
“你觉得陈锐不敢刀枪並举,杀入南京城?”
“你真觉得陈锐至今不举反旗,是因为心存忌惮?!”
沈炼笑了声,其实陈锐的心思·—-朝中绝大部分官员都心里有数,也就景王这种蠢货看不出来。
陈锐之所以不举反旗,甚至还每个月缴纳盐税,无非是不希望明廷迅速崩塌换句话说,舟山一定会反,只不过要选择合適的时机。
陈锐需要明廷来爭取时间,爭取舟山、护卫军发展壮大的时间。
但一旦遭到明廷的攻击,陈锐一定会做出最强烈的反击——杀进南京,绝不是什么口头上的威胁。
沈炼冷笑接口道:“东南几乎无有可战之兵,淮东江北军、徐州军在护卫军偏师面前不敢有丝毫妄动。
只一个旅四千余兵力,足以横扫江北,威胁应天府。”
严世蕃仰头笑了笑,笑声中有些许乾涩,“说不定民眾雀跃呢。”
沈炼瞪著严世蕃,用绍兴土话骂了句脏话,后者回瞪了眼,关老子毛事!
民眾雀跃——这是明晃晃的在说明廷失民心,毕竟这几年东南的日子实在不好过,沈炼这位正统士大夫第一反应就是要斥责严嵩严世蕃这等奸臣。
嗯,这是条件发射—天下大乱,都是奸臣的锅。
但严世蕃的反应也很直接—你个王八蛋,到现在还不知道到底是谁让朝廷失民心吗?
我严东楼这几年弹精竭虑,拆了东墙补西墙,外人不知道,你沈纯甫难道不知道?
你去看看严家的银库,里面的老鼠都要打著铺盖去討饭了!
你良心不会痛吗?
有本事你去太傅园骂啊!
对视片刻后,沈炼低下了头,重新盯著地面,一声不。
景王一脸懵逼的回头看向陆炳,后者扯了扯嘴角,“不仅军略,即使锦衣卫也不敢妄动,殿下也不要隨意——”
看景王视线闪烁不定,严世蕃冷笑道:“不管你使了什么手段,都停了吧!”
“呢——.”
“除非你觉得景王府比锦衣卫指挥使的家的防御更森严。”严世蕃咧嘴笑道:“数月前,陆文孚的床头被丟了一只割了喉的鸡。”
景王浑身一个哆嗦,这帮南蛮子,真是不讲规矩啊!
陆炳的家—-肯定要比锦衣卫衙门的守御更加森严,可能仅次於太傅园了,居然会出这种事?
看景王匆匆忙忙的狼狐而走,严世蕃有些头皮发麻,都说龙生龙凤生凤如今乱世,自己的选择虽然是迫不得已,但似乎实在看不到什么未来啊。
院內安静了片刻后,陆炳开口问道:“陶承学应该是去登州吧?”
“可能吧。”严世蕃坐在石凳上,自顾自斟了杯酒,一口饮尽,“其实不是坏事,真不是坏事。”
陆炳面露疑惑,沈炼面无表情的说:“护卫军不败,的確不是坏事。”
“舟山了大力气,耗费大量银钱、人力打通了胶莱河。”严世蕃脸上也是一丝表情都没有,“海船能从胶州走胶莱河,从海沧镇入海。”
“也就是说河间府、永平府、天津甚至顺天府都会遭到护卫军水师的威胁。”沈炼接口道:“如此,韃只要攻不下胶州,就不能全力用兵山西、河南。”
说完,沈炼用复杂的视线看著垂头丧气的严世蕃,时局大变之后,却是这位独眼龙天天在考虑这些,而所谓的群贤又在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