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李伯渔的信,摔盆
  “哥,你要见伍爷学功夫啊?”
  “那估计挺难,咱俩这岁数,过了学功夫的最好年岁了。”
  “伍爷八成不会教咱俩的。”
  习武很看重童子功。
  单说拔筋这一点,就得趁著岁数小开始拔。
  年龄大了在想拔筋就难了。
  更別说成年后身子骨发硬,很多功夫动作都难学的標准。
  所以有水平的武师,大多不收上岁数的弟子。
  “又不正经拜师,就是学点防身功夫而已。”
  “这样啊,回去我问问我舅,他跟伍爷关係好,帮忙说说应该行。”
  聊完后我俩在床上又躺了会。
  听到宋卫国做饭的动静,我俩才慢悠悠起床洗漱。
  吃了早饭准备出发时,李伯渔却找了过来。
  “小宋,借你家的地方,我有话要跟小陈聊聊。”
  “主教您只管用。”
  宋卫国带著家人离开屋子。
  崔浩也被他拉了出去。
  屋里就剩下我和李伯渔两人。
  我好奇问道:“李老,您有啥事?”
  “昨天聊天听你说到西北大的教授,我回去就想了一晚上,思来想去这事得让你帮忙。”
  李伯渔说著掏出了个信封。
  信封是牛皮纸的,看起来挺老旧。
  “这是压在我心中挺久的事。”
  “我从辅仁大学毕业,回来传播主的福音,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马继业。”
  “他也是主的信徒,所以我们相谈甚欢。”
  “熟悉后,他给我捐了很多款,帮助我传播主的福音。”
  “后来他托我帮忙,请我收集各地传说,要为保护古文化尽一份力。”
  “我没多想就答应了。”
  “结果……唉!”
  李伯渔垂下头重重嘆气。
  我心中翻起滔天巨浪,没想到会在乡野之地,遇到曾经见过马继业的人。
  从根上说,要不是马继业僱佣驼爷一家找毕国国君墓,我也不会捲入这场因果,导致身中诅咒。
  “结果什么?”我紧张的追问。
  “我搜集了很多上古传说给他,但他还不满足,结果他想要我帮他组织盗墓!”
  “这种亏先人滴事咋能做么!我当场就回绝了。”
  “他说即便我不干,也会有其他人愿意效劳,隨后就断了对我的捐助。”
  “再后来,我才知道他是间谍。”
  “我想把事情交待出去,可又怕……所以一直压在心底。”
  “如今我身体不好,命不久矣,这件事终究要说出来让人知道。”
  李伯渔抖著手,把那封信塞进我手中。
  “我想把这封信託付给你,等我死后,把信交给你认识的那位歷史教授。”
  “请他看完后想办法记述下来,让后人知道马继业的罪行,记住这个歷史罪人!”
  我忽然觉得手中信封有千斤重。
  看得出,李伯渔是恨极了马继业对他的欺骗。
  我甚至猜测,他收集的那些传说,或许帮马继业达成了某些盗墓活动。
  不过他因盗墓而生恨,兜兜转转几十年,又把信交到我这个盗墓贼手中。
  这是老天在开玩笑么?
  还是说,我和马继业之间,跨越时间的因果轮迴正在转动?
  “李老放心,我肯定会把信交给那位教授的。”
  “不过我有些好奇,马继业最后组织人盗墓了么?”
  李伯渔双手握拳,呼吸开始急促,脸上浮现出愤怒情绪。
  “当然盗了!”
  “就我打听到的情况,他僱佣了至少四支盗墓队伍,在宝鸡,咸阳,西安,渭南四地寻找古墓!”
  “那些被他僱佣的盗墓贼,当年都是非常厉害的角色。”
  “我甚至报了官,可惜那年月没人愿意管事,只是隨便派人去走了个过场。”
  “不过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没过多久那四支盗墓队伍都没了消息。”
  “后来找人打听,说是那四个盗墓团伙都遭了殃,因为各种诡异原因死在墓中。”
  “从那之后马继业就没了消息,我也就没再管这事。”
  “直到见了你,那些往事又在我心中翻涌起来,我想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这样才能心怀赤诚去见主……”
  又聊了十来分钟,李伯渔面露疲惫神色。
  “拜託你了。”
  “主的灵如阳光,永远將你照耀。”
  送走李伯渔后,我和崔浩收拾东西离开。
  路上崔浩好奇道:“李老头跟你说什么了?弄的神神秘秘的。”
  “给了我一封信。”
  “啥信啊?快拿出来看看。”
  我也挺好奇信的內容。
  但李伯渔直说交给章教授看,没说我能不能看。
  所以我心里挺矛盾要不要打开看。
  毕竟这是私拆別人信件。
  “他没说咱们能不能看,所以……”
  “没说不能就是能,赶紧的。”崔浩连声催促。
  我想也对。
  他既然给我了,又没说不能看,那看一下也没什么吧。
  而且信和马继业有关,万一写著黑太岁或者巴昂蛇的消息呢。
  我拿出信封打开,抽出里面发黄的信纸。
  心知一展开,我俩就都大眼瞪小眼了。
  “操!”
  “咋还是洋文信。”
  我终於明白李伯渔为啥没让我看了。
  估摸著知道我不懂英文,就算想看也看不懂。
  “李老从小在教会学校上学,会洋文很正常,这信得回去让楠姐帮忙看。”
  “咱还是赶紧去纸屯村吧。”
  我俩加快脚步,向南边的纸屯村赶去。
  离著纸屯村口还有百米远,就听到嗩吶吹的哀乐声。
  显然有人家在办白事。
  村里主路上摆了几十张桌子,显然是为办白事准备的流水席。
  这么大的席面放到九十年代还算常见。
  但这个年月,就算结婚都难摆出几十张桌的流水席。
  通常摆上几桌邀请至亲好友,就算办的体面了。
  “这席面大滴,难道村里有万元户?”崔浩低声道。
  我看向那些等著吃席的人。
  每人脸上都带著笑,没有半点哀伤,明显纯粹为了吃席而来。
  瞬间,我想到了一个可能。
  吃绝户!
  也只有吃绝户,才会摆出这么大的席面。
  因为要堵村里人的嘴。
  我拉著崔浩向灵棚走去,低声道:“估摸是在吃绝户,等会少说话。”
  “先去灵棚看看啥情况再说。”
  “哦哦,好。”
  我俩走到灵棚前,几个披麻戴孝的人正在小声说话。
  “老七就留了个闺女,我看明天出殯由福旺摔盆。”
  “凭啥让福旺摔盆?该让我家福兴摔盆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