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陈默:低调!网友:热搜先来一波!
  第591章 陈默:低调!网友:热搜先来一波!
  近年来,华语娱乐圈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观眾的审美越来越“怀旧”了。与以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更新换代不同,现在反而是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的老牌明星更受追捧。究其根源,这与当下娱乐圈快餐式造星的乱象密不可分。
  现在的明星就像流水线上的速食產品,靠资本包装、热搜营销批量生產。某选秀节目能在一个夏天製造出十几个所谓顶流,但这些所谓的明星往往红不过三个月——要么被爆出睡粉丑闻,要么因演技灾难翻车,最惨的是直接被更新的爆款取代。
  反观那些经久不衰的老牌艺人,哪个不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十几年?
  这一次七仙女们消失的三十天,突然因为“怀念”上热搜,其实也是这方面的原因。
  按照一些媒体人的说法,那就是,她们这一代的明星,可以说是“速成明星”“快餐造星”时代的最后的余暉。
  甚至於很多人发现,连早年的那些流量明星,比起当下的那些快餐造星出来的明星们,都要好的太多太多。
  至少人家一红就是好多年,虽然暴雷的暴雷,凉的凉,但是对於很多追星者来说,至少能追过青春时期,而不是像现在,根本就追不动了。
  说到底,娱乐圈的“怀旧风”恰恰折射出行业的畸形现状:当资本热衷於製造快消品明星时,观眾只能用怀旧来表达对优质內容的渴望。
  陈默笑著说:“现在的明星像方便麵,闻著香但没营养;而真正的演员应该是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誒,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都老了?嗯?”张予綺这虎娘们听到陈默的话,顿时就不爽了。
  毕竟,女人最不喜欢別人说的,大概除了身材就是年龄了吧?
  当初这虎娘们能因为被人说一句胖了,就和网友对线两小时,疯狂证明自己没有胖。
  更不用说是年龄了。
  几个女人在这方面反应都很一致,都带著危险的目光看向陈默。
  陈默摸了摸鼻子,果断认怂。
  “不过,我们都要退休了,的確老了,陈大老爷,听说男人永远都喜欢十八的,我们人老珠黄了,外面那么多十八的女孩子,陈老爷要不要也换换口味?”赵小刀,默默地亮出了刀锋。
  陈默:“.”
  “咦!快看热搜!什么情况?这群网友转移话题也转移的太快了吧?”突然张予綺这虎娘们发出了一声惊咦声说道。
  不止是这群女人们,就连陈默也好奇起来。
  结果一看,新空降热搜的词条居然是他被cue到了。
  微博热搜突然爆出话题:
  #陈默救救內娱#
  陈默也是一脸懵逼,我都干了什么?
  他貌似啥也没干啊?还有,內娱怎么了?怎么就需要自己来救了?
  很快地,他和他的女人们就捋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说起来也和今年的电影市场有很大的关係。
  或者说和今年的几部电影的宣传策略有很大的关係。
  陈默突然被送上热搜,起因是因为一部电影,一部从年初就爭议到现在的电影。
  《731》!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今年最出圈的电影,没有之一。
  事情还要从如今电影市场进入的“大宣发”时代说起。
  眾所周知如今电影市场彻底进入了“砸钱买票房”的时代,这个坏风气要说就是从《热辣滚烫》开始的。
  当年这部电影號称投资3个多亿,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根本不了这么多钱——没有大场面特效,没有昂贵外景,演员片酬也不算顶流,钱都哪去了?
  业內人都心知肚明:至少2个亿砸在宣传营销上了!热搜包年、短视频轰炸、全网话题营销简直是把“不要脸”写在脸上。
  要知道同样3亿成本的《流浪地球》可是实打实做了几千个特效镜头的科幻大片!
  从《热辣滚烫》开始,可以说做了一个非常坏的榜样。
  因为,这片子居然成功的爆了!关键是要知道这部电影,还是一部改编翻拍的电影。
  结果就因为营销宣发做的好,居然爆了几十亿的票房,单纯的从商业上来说,堪称辉煌无比的成功。
  从此以后,各大片方突然开了窍:原来根本不用好好拍电影,只要捨得砸宣发就行!
  有那么一段时间,国內的国產电影,虽然也有过烂片大卖的情况,但是和如今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於是大家发现了真正的电影流量变现的密码,那就是让电影的宣发成为主角。
  於是我们看到:
  某爱情片投资1.5亿,1.2亿用在买热搜和雇水军上。
  某悬疑片把钱都在製造“烧脑”噱头上,实际剧情漏洞百出。
  更过分的是某文艺片,明明是小成本製作,硬是把宣发费用做到製作费的5倍。
  现在走进电影院,10部新片有8部都是营销吹出来的泡沫。观眾就像被餵了一嘴色素香精的垃圾食品——看著鲜艷,吃著反胃。
  最可怕的是形成恶性循环:烂片靠营销收割票房,赚到钱继续砸营销,好片子反而没钱做宣传,观眾被迫吃屎。
  这就像餐饮界的地沟油现象——最先用地沟油的饭馆赚得盆满钵满,逼得老实人也只能跟著用。现在电影市场就处在这样一个“劣幣驱逐良幣”的至暗时刻。
  《731》这部电影从年初就开始铺天盖地地炒作,营销手段堪称魔幻现实主义。
  最早放出的风声是“这片子因为题材敏感要被封杀”,各种阴谋论满天飞,把网友情绪煽动得嗷嗷叫。
  借用剧中高育良的台词来说就是:“这怎么能允许呢?”
  果然成功引爆第一波流量,堪称群情激奋啊!
  片方最鸡贼的操作是把上映日期定在7月,这个时间点选得简直不能更妙——既蹭了敏感时间节点的热度,又能藉机炒作“上映受阻”的苦情戏码。
  可是电影的定档本身也是营销的一部分啊!
  事实上,去查的话,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档期根本就不是那个时间,什么被迫延期,助力巨大之类的本身也是营销的第二个阶段。
  当电影果然宣布延期时,片方给出的理由简直能编进《故事会》:什么境外势力阻挠、收到180万条死亡威胁、敌国特工盗取胶片、僱佣兵暗杀导演发布会上导演声泪俱下的表演,就差直接举著喇叭喊“不看不是华国人”了。
  让人惊讶的是,业內对这种反智的营销手段好像没啥反应,他们在乎的好像就只有票房。
  听到的都是在討论这部片票房能破 5亿、10亿还是 20亿。
  哪怕这票房是靠炒作、刪评、捂嘴,骗那些不知情的观眾进影院换来的,他们也没啥质疑的,只要票房达標就行。
  这可以说是把冰冷的歷史变成了温暖的票房,说不定以后还有人把这电影的营销当成正面案例学习呢。
  但很显然这种营销手法,把整个电影行业的信誉都给透支了,也把观眾的热忱给消耗光了。
  观眾又不傻,等发现这电影根本不是宣传的那样,自己一腔热情就被人当成赚钱工具,心里得多不舒服啊。
  有些东西一旦被过度消费了,可就再也回不来了。
  无独有偶,《金陵照相馆》其实开始的时候同样的也有做和《731》类似的宣传,毕竟,都是揭露暴行,可是人家的电影至少算的上是诚意之作。
  对比之下,如今《731》下映,这股反噬就来了。
  然而这部电影玩的骚操作可不止这些,人家玩的那叫一个真真假假。
  到了现在,人家在豆瓣等影评网上的评分都没有解锁。
  还给出了一脉相承的理由,被恶意刷差评!
  好傢伙,简直好傢伙!纯纯的是把网友当傻子耍了。
  言归正传,说了这么多,那么为什么陈默会突然被cue到?
  因为放眼整个华语电影圈,陈默的宣发能力堪称封神级操作。他“营销鬼才”的称號可不是白来的,每一场宣发战役都打得漂亮。
  但是不同於《热辣滚烫》或者《731》这类电影的那种掛羊头卖狗肉,欲盖弥彰本末倒置的宣发。
  陈默过去的那些经典宣发案例,至今被津津热道,最关键的是,他的宣发,玩的都是光明正大。
  最早的《失恋33天》的“失恋物语”“爱情银行”“失恋博物馆”等等,后面的撒幣宣发,福利营销等等,可以说,每次的宣传发行都让很多网友觉得,比电影还精彩。
  当然,还有一点,是最难得的,陈默的所有作品,几乎可以说清一色,最低也在及格线以上。
  用网友的话说:“陈默的电影就像老字號,包装够吸睛,打开尝一口——嘿,还真不是样子货!”
  这种既会吆喝又有真货的本事,才是大眾现在最怀念的。
  而因为七仙女退圈的事情,一下子陈默官宣即將息影的事情,也被重新关联了起来。
  所以,好事的网友突发奇想的弄了个“陈默,救救內娱”的词条,结果居然愣是被受伤的网友们给捧上了热搜。
  让陈默的“封镜电影”甚至於都还没有开拍,就已经热度冲天了。
  这种热度,可以说让无数的同行们,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