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打笔仗
  第224章 大打笔仗
  许清寧只好接过许清均手里的球拍,和沈砚打了起来。
  和许清寧打球,沈砚一下子就换了一个样子。
  一直在给许清寧餵球,引得旁边的人起鬨。
  在球打在中间,两个人都去捡球时,许清寧赶紧给沈砚下最后通:“不要让我,他们都在笑呢。”
  “不行,我就要让你。”
  许清寧一脸黑线,趁著沈砚让他,疯狂地打了几个球,把沈砚打下了场去。
  然后用一脸傲娇的神情看著沈砚,好像在说,都让你不要让了。
  又打一轮,天色就暗了下来,眾人只好鸣金收兵。
  许清均还和沈砚约好,下次有时间再打一次。
  “行,我现在都有时间,看你的时间吧。”沈砚也很想和许清均好好打一次羽毛球一个好的对手可不是容易遇到的。
  “我要先回雪野乡一趟,看看爷爷奶奶和二爸二妈。”许清均说。
  “你啥时候回去?”沈砚突然想到,许文和的药应该快吃完了,又要去找白老医生给他开点,正好让许清均带回去。
  “后天吧。”
  “行,那我明天来找你,你给我带点东西回去。”
  “好的。”
  要不是沈白在读幼儿园,沈砚都想回去一趟。
  说实话,在县城待久了,还真不如在乡下待著舒服。
  沈砚他们又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回去了。
  此时明月在天,县城的路灯渐次亮了起来,虽然不多,但闪闪烁烁,分外美丽。
  沈冰用夸张的语气说:“二哥,你为什么做什么都好厉害呢?”
  沈砚腹誹:“如果你也两世为人的话,自然也厉害了。”
  前生的生活密度与积累的生活经验,起码是现在的好几倍,自然放到现在来的话,就显得处处都很厉害了。
  换句话说,假如让你穿越到几十年前,你照样牛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一点都不夸张。
  所以並不是沈砚多厉害,谁让他是一个重生者呢。
  “估计是我运动天赋比较好吧。”沈砚一笑。
  许清寧灿然一笑,刚才沈砚的那个矫健身影似乎又在她的眼前晃动著。
  第二天,沈砚先去找白老医生开了药,又去百货大楼给他们买了一些生活日用品,就去找许清均让他带回去了。
  京城,文学评论家林巍在看到沪城报纸关於石见最新小说《平凡的世界》的报导后眉头一皱,气不打一处来。
  因为他一眼就看出了这是《收穫》在打gg。
  打gg也就算了,还要蹭茅奖的热度,茅奖是一般人能蹭的吗?
  石见虽然是横空出世的小说家,但他的《活著》被茅奖拒绝,由此可见茅奖並不待见石见。
  而现在,他竟然大张旗鼓地蹭茅奖的热度,实在是有点厚顏无耻了。
  於是他写了一篇驳斥《平凡的世界》蹭茅奖相关言论的评论。
  在文章中,林巍不仅驳斥了《文匯报》等报纸上的言论,还说石见已经从一个纯粹的作家变成了一个不纯粹的作家,已经向金钱弯腰屈膝,不然不可能同意《收穫》做如此夸张的宣传动作。
  他作为全国知名的文学评论家,这篇评论一出来,立即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当然,更多的是引起石见质疑者,嫉妒者的认同。
  所谓木秀於林风必摧之。
  石见骤然出现於文坛,在短短半年就从一个不名一文的普通人变成了文坛新秀,比別人少走了几十年的弯路。
  而且挣的钱更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自然就招人嫉妒了。
  之前没人先冒头,他们也不敢冒头,现在林巍扯起了反对石见的大旗,他们自然就聚拢在了这杆旗帜下。
  “林巍都写了批评石见的评论、我们也跟著写吧。”
  “就是,一个才在文坛露头半年的人,就是个新兵蛋子,竟然这么大的口气,还直指茅奖呢,我呸。”
  “必须要写,我们在文坛上混了几十年,有这么囂张过吗?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吗?”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就写了不少攻击石见和《收穫》的文章。
  一时之间,对石见的质疑便从京城蔓延开来。
  陈雪读著那些报纸,不由得皱眉,去找吴强,吴强却老神在在地说:“不怕他们提反对意见,就怕他们不提意见,不提,就吵不起来,吵不起来,就没热度。现在这样子,看起来又要吵一阵了。”
  陈雪无语了。
  “我们再找人写一些批驳这些人的文章,把这个笔仗打得热闹些。”
  “还要火上浇油啊?”
  “烈火烹油,这才火得起来嘛。”
  陈雪也知道这样会把热度吵起来,但这样也会让沈砚站在更多人的对立面上,她其实不大愿意。
  但她又相信沈砚的这部小说出来后,会让那些现在叫囂的人自动闭上嘴巴,所以也就没有阻拦。
  果然,隨著又一波文章跟进,笔仗真打了起来,双方在各种报刊杂誌上公开骂战,十分热烈。
  甚至出现了同张报纸,同一版面,刊载了两种针锋相对的文章,这自然是报纸方的计谋,这样一来,他们报纸的发行量更是蹭蹭上涨。
  谁不爱看別人吵架呢!
  吵得越凶,关注的人就越多,隨著火力升级,这两拨人已经从文学范畴上升到了人身攻击,就连沈砚本人也中了不少流矢。
  但沈砚在小县城,也並不大关注这些,所以因他而起的这场笔仗他倒是一直置身事外,让一些不明所以的人都在感嘆:“这石见真是有气量啊,对这些名利之爭完全不在意,真是一个只专注文学,淡泊名利的人。”
  其实沈砚在心说:“谁有功夫看你们的这些笔仗啊。”
  而且,他还真的看不到那些战场硝烟,毕竟小县城的人不怎么关注文学。
  当然,不管怎么吵,最终都落在了《平凡的世界》上,他们急需《平凡的世界》来当这场笔仗的裁判官,谁贏谁输,都看这部小说究竟如何了。
  如果这篇小说真是绝品,真的有实力问鼎茅奖,那么自然是支持的人贏,如果只是徒有虚名,那不用说,质疑方全胜,连带著沈砚也要被他们踩到泥坑里。
  於是,不论是文坛的人还是吃瓜的普通百姓,都期待著最新一期《收穫》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