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人在西南坐,好名京城传
不多时,一辆没有任何徽记的青呢马车悄然停在角门。车帘掀开,一身素色劲装、外罩墨色斗篷的叶青鸞利落地跃下车辕。她身姿挺拔如青松翠竹,在一眾环佩叮噹、锦缎辉煌的贵妇中,显得格外冷冽醒目。
“这便是镇北侯府的那位大小姐?果然是名不虚传!”
“听说她自幼隨军,马上功夫,比她哥哥还好呢!”
“好一个英姿颯爽的女儿家!”
在眾人的议论声中,姬昭寧笑著迎了上去,亲热地拉住叶青鸞的手。
姬昭寧眼睛一亮,亲自迎下台阶,拉住了叶青鸞微凉的手:“青鸞丫头,可把你盼来了!路上辛苦,快进来暖暖。”她语气亲昵自然,如同对待自家子侄。
叶青鸞素来清冷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微微屈膝:“夫人安好。劳您掛念。”
在眾位夫人审视的目光下,她却丝毫不显侷促,落落大方地起身,对著眾人行了一礼。
“青鸞见过各位夫人。”
她这番不卑不亢的气度,引得眾位夫人纷纷点头讚许。
待所有宾客到齐,暖棚內已是暖香浮动,笑语晏晏。姬昭寧在主位落座,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她並未急著赏品茶,而是轻轻击掌,示意侍立一旁的丫鬟们暂时退到棚外远处。
暖棚內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她端起茶杯,目光温和地环视全场,缓缓开口:“姐妹们,今日请大家来,不为別的,就是想跟大伙儿聚聚,说说话。”
“咱们这些做武將家眷的,平日里男人在外头提著脑袋保家卫国,咱们在后方,守著家,护著小的,担惊受怕的日子,谁没经歷过?”
她的话,瞬间戳中了许多边將夫人的心事。英国公夫人冯氏又忍不住用帕子按了按眼角,成国公夫人周氏也收敛了笑容,神色凝重。
“如今,陛下体恤,將各位姐妹接来京城颐养。这本是皇恩浩荡,天大的福分。可我知道,离了熟悉的边关,离了自家的男人,这京城再繁华,住著心里也不踏实,夜里也睡不安稳。是不是?”
“陛下的心思,咱们做臣子的,不敢妄加揣测。”她话锋一转,语气中带著一丝感同身受的无奈与坚定:“但有一条,咱们自己心里得明白,得稳住。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这些將门女眷,就越要抱成一团,互相帮衬著,把各自的日子过好,把孩子们教养好。別让人看了笑话,觉得咱们武將家里,都是些粗莽无知的,连个后院都稳不住,平白惹人轻视。”
“夫人说的是!”昭武將军夫人第一个出声响应,她性子直爽,“咱们在京城,就得拧成一股绳!谁要是敢欺负咱们,咱们就……”
“刘姐姐,”姬昭寧含笑打断她,“咱们今日只谈风月,不论其他。姐妹们聚在一起,说说家常,解解烦忧,互相帮衬著,把日子过舒心了,就是最大的体面。”
昭武將军夫人立刻会意,忙点头道:“对对,是我嘴快!听夫人的!”
气氛重新活络起来。姬昭寧开始挨个与各位夫人寒暄敘话,她记忆力惊人,对每位夫人的家事都了如指掌。
她走到宣威將军夫人李氏面前,关切地问:“李夫人,上次听你说府上西跨院那几间屋子漏风,冬日难熬,可找匠人修葺妥当了?若人手不够,我让侯府的管事带几个懂行的匠人过去看看。”
李氏受宠若惊,忙道:“劳夫人记掛!已经……已经找人来修了,只是那瓦片难寻……”
“无妨。”姬昭寧对侍立身后的赵嬤嬤略一頷首,“嬤嬤,记下此事,回头让府里库房看看,我记得前年修葺祠堂还剩了些上好的青瓦,若合用,就给李夫人送去。”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李氏感激不尽。
“周姐姐,我听说你家老三的儿子今年也该到入学的年纪了?国子监那边,门槛高,规矩多。改日我让秦福送张帖子过去,让他跟著我们家老四一起,去长安书院旁听?徐老夫子学问人品都是极好的,只是性子有些古板,不知是否合你心意?”
那位成国公夫人周氏闻言,又惊又喜,连忙起身道谢:“这……这如何使得!太感谢妹妹了!”
“张家妹子,你家小女儿前几日不是说想学古琴吗?我府上正好有一位从宫里退下来的老琴师,技艺精湛。明儿个我让她过去,教教你家姑娘。”
“还有刘夫人,你上次说你家庄子上的收成不好,管事的人手脚不乾净?这事儿简单,我让侯府的帐房先生过去帮你查查帐,保准给你查个水落石出!”
她的身份地位最高,態度又如此亲和,一番话下来,夫人们心中的不安与隔阂,顿时消散了大半。她们开始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来,分享著各自的处境和听来的消息。
在品茶赏梅的过程中,姬昭寧看似隨意地与各家夫人閒聊,实则却在不动声色地收集著情报。
她端著茶,走到英国公夫人冯氏身边,笑道:“姐姐,我看你今日这身衣裳料子,可是今年江南新出的『云锦』?这顏色,真衬您。”
冯氏抚了抚衣袖,笑道:“还是妹妹好眼光。这是我家那不成器的孙子,前几日托人从江南带来的。说是今年江南雨水多,丝绸產量减了不少,这云锦的价格,比往年贵了快三成呢!”
『江南雨水多,丝绸减產,价格上涨……』姬昭寧心中记下,『看来,今年朝廷的税收,怕是又要吃紧了。梅敬那个老狐狸,怕是又要哭穷了。』
她又转到礼部尚书张氏身边,关切地问道:“张姐姐,我看您气色不太好,可是近来有什么烦心事?”
张氏嘆了口气,压低声音抱怨道:“还不是为了下个月皇后的寿辰?陛下说要大办,可户部那边,却哭著喊著说拿不出钱来。我家老爷为了这事,愁得头髮都白了好几根。这尚书,当得是真累。”
『皇后寿辰要大办,户部却没钱……』姬昭寧不动声色地將这两条信息联繫了起来,『看来,陛下这是想借著寿辰的名义,敲打敲打户部?』
她甚至能从几个年轻媳妇討论哪家金店的首饰款式新颖的閒谈中,敏锐地分析出京城最近的物价走向和奢侈品的流通情况。
这些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在她心中,被迅速地整合、分析,最终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关於大乾王朝高层最真实、最鲜活的政治与经济图景。
暖棚內的气氛越来越融洽,夫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真切。一个以姬昭寧为核心的、无形的“將门女眷同盟”,在这梅香茶韵中悄然成型,彼此间因处境相同而產生的亲近感与依赖感,取代了初来时的疏离与戒备。
时机差不多了。
姬昭寧放下茶盏,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嘆,声音不大,却恰到好处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脸上带著一丝恰到好处的感慨与惋惜。
“夫人为何嘆气?”李阁老的夫人关切地问道。
姬昭寧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似是惋惜,又似是欣赏。
“没什么,只是听著大家说起各家的公子孙儿,个个都年少有为,我倒是想起了一个小辈。”
“就是前科的新状元,陈锋。”
“陈锋?”这个名字一出,在场的夫人们都来了兴趣。这位新科状元郎,最近在京城可是个话题人物。金殿拒婚,下放西南,桩桩件件,都透著传奇色彩。
叶青鸞端著茶杯的手,微微一僵,但她很快便恢復了镇定,只是低著头,安静地听著。
姬昭寧仿佛没有察觉到这异样的气氛,自顾自地说道:“这孩子,也是个命苦的。好不容易中了状元,却因为性子太直,被陛下贬去了西南那等烟瘴之地。”
她將陈锋在汉江渡口的事跡,用一种极其生动、又极富感染力的方式,娓娓道来。
在她口中,陈锋成了一个“虽被陛下贬斥,却毫无怨言,一心只想著为百姓做事”的赤胆忠臣。
“……你们是不知道,那安康县的县丞,纵容他表弟,把持官渡,强征数倍的渡船钱!过往的商旅百姓,苦不堪言!可谁敢言语?那县丞背后,可是有人的!”
“陈锋那孩子,路过此地,眼见百姓受苦,他一个尚未到任的八品县令,能怎么办?他没兵,没权,只有一身的风骨和满腹的经纶!”
“他就凭著一本《大乾律》,当著那恶霸和上百號打手的面,引经据典,將对方驳得哑口无言!最后,竟逼得那恶霸,乖乖地將多收的银子,都吐了出来!”
她讲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引得在场的夫人们惊嘆连连。
“这还不算!”姬昭寧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疼惜,“那孩子,见百姓辛苦,竟自掏腰包,补足了被恶霸剋扣的银钱,让那些百姓,都能原价渡船。事后,更是连夜將罪证整理成册,一份送往郡守,一份直达京城!这才有了前些时日陛下雷霆震怒,严惩酷吏之事!”
她环视全场,感慨道:“这孩子,就是性子太直,太有风骨,不懂得官场的那些弯弯绕绕,所以才得罪了人。但他这片心,却是热的,是好的。”
“我们家老爷前几日还跟我说,这陈锋,有他年轻时候的风骨。寧折不弯,认准了理,就一条道走到黑。这样的臣子,才是国家真正的栋樑啊!”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英国公夫人冯氏脸上,带著一丝询问的意味:“冯姐姐,你说是不是?”
冯氏正听得入神,被点名,立刻点头附和:“是啊!这孩子,真是个好样的!有血性!比我家那混小子强多了!”她想起自家那几个只知吃喝玩乐的孙子,颇为恨铁不成钢。
“这便是镇北侯府的那位大小姐?果然是名不虚传!”
“听说她自幼隨军,马上功夫,比她哥哥还好呢!”
“好一个英姿颯爽的女儿家!”
在眾人的议论声中,姬昭寧笑著迎了上去,亲热地拉住叶青鸞的手。
姬昭寧眼睛一亮,亲自迎下台阶,拉住了叶青鸞微凉的手:“青鸞丫头,可把你盼来了!路上辛苦,快进来暖暖。”她语气亲昵自然,如同对待自家子侄。
叶青鸞素来清冷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微微屈膝:“夫人安好。劳您掛念。”
在眾位夫人审视的目光下,她却丝毫不显侷促,落落大方地起身,对著眾人行了一礼。
“青鸞见过各位夫人。”
她这番不卑不亢的气度,引得眾位夫人纷纷点头讚许。
待所有宾客到齐,暖棚內已是暖香浮动,笑语晏晏。姬昭寧在主位落座,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她並未急著赏品茶,而是轻轻击掌,示意侍立一旁的丫鬟们暂时退到棚外远处。
暖棚內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她端起茶杯,目光温和地环视全场,缓缓开口:“姐妹们,今日请大家来,不为別的,就是想跟大伙儿聚聚,说说话。”
“咱们这些做武將家眷的,平日里男人在外头提著脑袋保家卫国,咱们在后方,守著家,护著小的,担惊受怕的日子,谁没经歷过?”
她的话,瞬间戳中了许多边將夫人的心事。英国公夫人冯氏又忍不住用帕子按了按眼角,成国公夫人周氏也收敛了笑容,神色凝重。
“如今,陛下体恤,將各位姐妹接来京城颐养。这本是皇恩浩荡,天大的福分。可我知道,离了熟悉的边关,离了自家的男人,这京城再繁华,住著心里也不踏实,夜里也睡不安稳。是不是?”
“陛下的心思,咱们做臣子的,不敢妄加揣测。”她话锋一转,语气中带著一丝感同身受的无奈与坚定:“但有一条,咱们自己心里得明白,得稳住。越是这种时候,咱们这些將门女眷,就越要抱成一团,互相帮衬著,把各自的日子过好,把孩子们教养好。別让人看了笑话,觉得咱们武將家里,都是些粗莽无知的,连个后院都稳不住,平白惹人轻视。”
“夫人说的是!”昭武將军夫人第一个出声响应,她性子直爽,“咱们在京城,就得拧成一股绳!谁要是敢欺负咱们,咱们就……”
“刘姐姐,”姬昭寧含笑打断她,“咱们今日只谈风月,不论其他。姐妹们聚在一起,说说家常,解解烦忧,互相帮衬著,把日子过舒心了,就是最大的体面。”
昭武將军夫人立刻会意,忙点头道:“对对,是我嘴快!听夫人的!”
气氛重新活络起来。姬昭寧开始挨个与各位夫人寒暄敘话,她记忆力惊人,对每位夫人的家事都了如指掌。
她走到宣威將军夫人李氏面前,关切地问:“李夫人,上次听你说府上西跨院那几间屋子漏风,冬日难熬,可找匠人修葺妥当了?若人手不够,我让侯府的管事带几个懂行的匠人过去看看。”
李氏受宠若惊,忙道:“劳夫人记掛!已经……已经找人来修了,只是那瓦片难寻……”
“无妨。”姬昭寧对侍立身后的赵嬤嬤略一頷首,“嬤嬤,记下此事,回头让府里库房看看,我记得前年修葺祠堂还剩了些上好的青瓦,若合用,就给李夫人送去。”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李氏感激不尽。
“周姐姐,我听说你家老三的儿子今年也该到入学的年纪了?国子监那边,门槛高,规矩多。改日我让秦福送张帖子过去,让他跟著我们家老四一起,去长安书院旁听?徐老夫子学问人品都是极好的,只是性子有些古板,不知是否合你心意?”
那位成国公夫人周氏闻言,又惊又喜,连忙起身道谢:“这……这如何使得!太感谢妹妹了!”
“张家妹子,你家小女儿前几日不是说想学古琴吗?我府上正好有一位从宫里退下来的老琴师,技艺精湛。明儿个我让她过去,教教你家姑娘。”
“还有刘夫人,你上次说你家庄子上的收成不好,管事的人手脚不乾净?这事儿简单,我让侯府的帐房先生过去帮你查查帐,保准给你查个水落石出!”
她的身份地位最高,態度又如此亲和,一番话下来,夫人们心中的不安与隔阂,顿时消散了大半。她们开始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来,分享著各自的处境和听来的消息。
在品茶赏梅的过程中,姬昭寧看似隨意地与各家夫人閒聊,实则却在不动声色地收集著情报。
她端著茶,走到英国公夫人冯氏身边,笑道:“姐姐,我看你今日这身衣裳料子,可是今年江南新出的『云锦』?这顏色,真衬您。”
冯氏抚了抚衣袖,笑道:“还是妹妹好眼光。这是我家那不成器的孙子,前几日托人从江南带来的。说是今年江南雨水多,丝绸產量减了不少,这云锦的价格,比往年贵了快三成呢!”
『江南雨水多,丝绸减產,价格上涨……』姬昭寧心中记下,『看来,今年朝廷的税收,怕是又要吃紧了。梅敬那个老狐狸,怕是又要哭穷了。』
她又转到礼部尚书张氏身边,关切地问道:“张姐姐,我看您气色不太好,可是近来有什么烦心事?”
张氏嘆了口气,压低声音抱怨道:“还不是为了下个月皇后的寿辰?陛下说要大办,可户部那边,却哭著喊著说拿不出钱来。我家老爷为了这事,愁得头髮都白了好几根。这尚书,当得是真累。”
『皇后寿辰要大办,户部却没钱……』姬昭寧不动声色地將这两条信息联繫了起来,『看来,陛下这是想借著寿辰的名义,敲打敲打户部?』
她甚至能从几个年轻媳妇討论哪家金店的首饰款式新颖的閒谈中,敏锐地分析出京城最近的物价走向和奢侈品的流通情况。
这些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在她心中,被迅速地整合、分析,最终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关於大乾王朝高层最真实、最鲜活的政治与经济图景。
暖棚內的气氛越来越融洽,夫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真切。一个以姬昭寧为核心的、无形的“將门女眷同盟”,在这梅香茶韵中悄然成型,彼此间因处境相同而產生的亲近感与依赖感,取代了初来时的疏离与戒备。
时机差不多了。
姬昭寧放下茶盏,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嘆,声音不大,却恰到好处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脸上带著一丝恰到好处的感慨与惋惜。
“夫人为何嘆气?”李阁老的夫人关切地问道。
姬昭寧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似是惋惜,又似是欣赏。
“没什么,只是听著大家说起各家的公子孙儿,个个都年少有为,我倒是想起了一个小辈。”
“就是前科的新状元,陈锋。”
“陈锋?”这个名字一出,在场的夫人们都来了兴趣。这位新科状元郎,最近在京城可是个话题人物。金殿拒婚,下放西南,桩桩件件,都透著传奇色彩。
叶青鸞端著茶杯的手,微微一僵,但她很快便恢復了镇定,只是低著头,安静地听著。
姬昭寧仿佛没有察觉到这异样的气氛,自顾自地说道:“这孩子,也是个命苦的。好不容易中了状元,却因为性子太直,被陛下贬去了西南那等烟瘴之地。”
她將陈锋在汉江渡口的事跡,用一种极其生动、又极富感染力的方式,娓娓道来。
在她口中,陈锋成了一个“虽被陛下贬斥,却毫无怨言,一心只想著为百姓做事”的赤胆忠臣。
“……你们是不知道,那安康县的县丞,纵容他表弟,把持官渡,强征数倍的渡船钱!过往的商旅百姓,苦不堪言!可谁敢言语?那县丞背后,可是有人的!”
“陈锋那孩子,路过此地,眼见百姓受苦,他一个尚未到任的八品县令,能怎么办?他没兵,没权,只有一身的风骨和满腹的经纶!”
“他就凭著一本《大乾律》,当著那恶霸和上百號打手的面,引经据典,將对方驳得哑口无言!最后,竟逼得那恶霸,乖乖地將多收的银子,都吐了出来!”
她讲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引得在场的夫人们惊嘆连连。
“这还不算!”姬昭寧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疼惜,“那孩子,见百姓辛苦,竟自掏腰包,补足了被恶霸剋扣的银钱,让那些百姓,都能原价渡船。事后,更是连夜將罪证整理成册,一份送往郡守,一份直达京城!这才有了前些时日陛下雷霆震怒,严惩酷吏之事!”
她环视全场,感慨道:“这孩子,就是性子太直,太有风骨,不懂得官场的那些弯弯绕绕,所以才得罪了人。但他这片心,却是热的,是好的。”
“我们家老爷前几日还跟我说,这陈锋,有他年轻时候的风骨。寧折不弯,认准了理,就一条道走到黑。这样的臣子,才是国家真正的栋樑啊!”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英国公夫人冯氏脸上,带著一丝询问的意味:“冯姐姐,你说是不是?”
冯氏正听得入神,被点名,立刻点头附和:“是啊!这孩子,真是个好样的!有血性!比我家那混小子强多了!”她想起自家那几个只知吃喝玩乐的孙子,颇为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