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实验成功
第249章 实验成功
从第二天开始,赵师傅带著小张就开始了实验新配方。
车间里,电弧炉火光刺眼,赵师傅开炉,小张把5公斤酸洗废钢扔进去,半小时化成钢水。赵师傅让一个学徒加0.12公斤硅铁脱氧,搅三分钟,又让一个学徒撒1.1公斤锰矿和0.25公斤焦炭。
赵师傅喊:“吹氮气,三分钟!”小张接气瓶吹,钢水翻腾。保温十分钟,两个学徒工倾斜炉子,倒进模子,凉成10厘米坯。
等凉透后,小张就开始进行测定,测定后,林哲看了看数据,皱眉道:“锰低了,强度顶多320兆帕。吹气不够,锰没化透,沉底了。”
他转身对赵师傅说:“气量太小,0.5升每分钟不够,调到0.8升,您看行吗?”
赵师傅看了看样块,点点头,说道:“好,下一炉我们再试试。”
接下来几天里,赵师傅带领徒弟们和小张又开了好几炉,
有几炉是锰够了,碳高了,导致韧性差。有时候焦炭多了,保温时碳溶进去了。有时候吹气过头,氧气跑光了碳就高。”
林哲心想如果是大炉碳就更难控制了,焦炭得精確称,多了得吹氧脱碳,加个氧气管可能更好。
这期间,下一批设备也到了,林哲组织人手把小型轧机装好,又根据说明书学习如何使用金相显微镜和光谱分析仪。
金相显微镜可以用来看晶粒和结构,先取钢样,砂纸打磨成镜面,用硝酸酒精腐蚀几秒,就露出晶界和微观结构。
再放进金相显微镜,可以放大100-500倍,可以看晶粒大小、均匀性,判断锰、碳、硅分布。
与原来敲开看断面只能粗判顏色和纹路,金相显微镜能细到微米级,成分偏差一目了然。
光谱分析仪可以用来测元素含量。把钢样,打磨平整,放进光谱分析仪,用电弧或火激发,
钢样就会发出特徵光谱。
仪器自动分析谱线强度,对照標准曲线,直接读出mn、c、si的百分比,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还比滴定高几倍,连微量杂质都能测。
原来化验法,手忙脚乱还容易出错,光谱分析仪一键搞定。
两设备配合,半小时內能验完一炉钢,比原来一小时多快一倍,而且准確了很多。
有了这两个新设备,林哲的实验进入了快车道。
而且林哲利用把很多原料都进行了测定,发现厂里的矿石品位低,获得的锰铁和硅铁质量也不高,更重要的是,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的,每批的成分含量都不一样。
经过七八次尝试后,小张他们越来越熟练,终於完成了。测定后,非常准確,与標准相比,正负不超过0.01%。
赵师傅高兴的说:“真的成了。”
林哲说道:“先一步就是轧制,再烧几炉,按照这个工艺標准再来几次,把標准固定下来。我们过两天统一进行轧制。”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com】
林哲又开始在黑板上標“1180°c→1050c→900c”,说道:“坯子烧到1180度,粗轧1050度压到15毫米,精轧900度压到5毫米。轧完喷水雾,每秒降5度,凉到600度停,再自然晾乾。到时候我们再仔细测测性能。”
又烧了几炉,除了有一次因为炉渣没有清理乾净,造成了锰被裹走,强度不够外,其他的每次都成功了,总共製作了四五十公斤的钢坏。
炉子火不匀,钢坯一边烫一边冷,林哲弄了三个隔板,分1200度、1100度、950度三档,钢坯慢慢移动,温差控制住了。
又有几次类似的难题,林哲都给解决了,最后终於成功做出来成品。
刚做出来,赵师傅试了试,就说:“这个比厂里现在的好多了,虽然没有那么硬,但是也没有那么脆,有韧性,好多了。”
林哲笑著说:“测试一下吧,看看和理论数据有没有差。”
测试后,赵师傅惊讶的发现,与林哲事先说的数据相差无几。
林哲说道:“你们再试著製作几次,把工艺流程固定下来。我再研究看看能不能大规模应用。”
吴主任很快就知道了,正在做实验的时候,吴主任和李厂长就来了。
吴主任看到林哲手上的报告,拿过来一看,hsla-mn-350,屈服强度352兆帕,抗拉强度480兆帕,延伸率26%,硬度hb145。
大声笑著说:“小林,不得了,真给你试出来了,你到底怎么弄出来的,我们平时弄还不得实验几百次才能確定。牛,真牛,你再给介绍介绍。”
林哲笑著说:“这种强度和韧性的高强度低合金钢,在国际上並不算什么先进东西。
但是我们以锰为主要强化元素,取代了昂贵的镍和鉬,同时通过控轧控冷工艺,让材料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韧性也大幅提升。这一点从我看到的资料来看,还是比较先进的。”
接著,林哲翻开报告,拿出一张金相组织,“这种钢的屈服强度达到350mpa,比传统碳素钢提高了50%以上,根据我的测算,製造成本可以降低了20%。”
李厂长听懂了,比现在的要强,很感兴趣的问道:“小林,你继续说。”
“更重要的是,它的焊接性能优异,不需要额外的预热和复杂的热处理,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
而且,由於锰的强化作用,钢材在低温环境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衝击韧性,非常適合寒冷地区的应用。”
李厂长追问道:“那这种钢材可以用到什么地方呢?”
林哲看了看吴主任,笑著说:“可以用於铁路轨道、桥樑结构和起重设备。如果用它来製造桥樑,不仅能减轻结构重量,还能提高抗疲劳性能,使大跨度桥樑的安全性更上一层楼。
“此外,这种钢可以用来製造大型矿山设备、工程机械甚至装甲车辆。相比传统材料,它能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减轻车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李厂长惊讶的问道:“这种钢还可以用於装甲车。”
林哲说道:“相比传统碳素钢,hsla-mn-350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能降低钢板厚度,从而减少整车重量,提高机动性。轻量化结构有助於降低油耗,延长作战半径。
產品採用了锰强化,同时优化了控轧控冷工艺,使其在低温环境下依然具备良好的抗衝击能力,適应北方战区和高原环境。
而且与普通钢相比,该材料能更有效地分散和吸收弹丸衝击力,减少钢板穿透的风险。”
“好,非常好,你形成个报告,我报给厂里和部里,我们这个实验室还是掛著部里的名义的。”
林哲拿出一份报告说:“已经完成了一个初步的报告,很多数据都是根据產品特性推算的,需要有更大范围的测试和实验。”
从第二天开始,赵师傅带著小张就开始了实验新配方。
车间里,电弧炉火光刺眼,赵师傅开炉,小张把5公斤酸洗废钢扔进去,半小时化成钢水。赵师傅让一个学徒加0.12公斤硅铁脱氧,搅三分钟,又让一个学徒撒1.1公斤锰矿和0.25公斤焦炭。
赵师傅喊:“吹氮气,三分钟!”小张接气瓶吹,钢水翻腾。保温十分钟,两个学徒工倾斜炉子,倒进模子,凉成10厘米坯。
等凉透后,小张就开始进行测定,测定后,林哲看了看数据,皱眉道:“锰低了,强度顶多320兆帕。吹气不够,锰没化透,沉底了。”
他转身对赵师傅说:“气量太小,0.5升每分钟不够,调到0.8升,您看行吗?”
赵师傅看了看样块,点点头,说道:“好,下一炉我们再试试。”
接下来几天里,赵师傅带领徒弟们和小张又开了好几炉,
有几炉是锰够了,碳高了,导致韧性差。有时候焦炭多了,保温时碳溶进去了。有时候吹气过头,氧气跑光了碳就高。”
林哲心想如果是大炉碳就更难控制了,焦炭得精確称,多了得吹氧脱碳,加个氧气管可能更好。
这期间,下一批设备也到了,林哲组织人手把小型轧机装好,又根据说明书学习如何使用金相显微镜和光谱分析仪。
金相显微镜可以用来看晶粒和结构,先取钢样,砂纸打磨成镜面,用硝酸酒精腐蚀几秒,就露出晶界和微观结构。
再放进金相显微镜,可以放大100-500倍,可以看晶粒大小、均匀性,判断锰、碳、硅分布。
与原来敲开看断面只能粗判顏色和纹路,金相显微镜能细到微米级,成分偏差一目了然。
光谱分析仪可以用来测元素含量。把钢样,打磨平整,放进光谱分析仪,用电弧或火激发,
钢样就会发出特徵光谱。
仪器自动分析谱线强度,对照標准曲线,直接读出mn、c、si的百分比,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还比滴定高几倍,连微量杂质都能测。
原来化验法,手忙脚乱还容易出错,光谱分析仪一键搞定。
两设备配合,半小时內能验完一炉钢,比原来一小时多快一倍,而且准確了很多。
有了这两个新设备,林哲的实验进入了快车道。
而且林哲利用把很多原料都进行了测定,发现厂里的矿石品位低,获得的锰铁和硅铁质量也不高,更重要的是,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的,每批的成分含量都不一样。
经过七八次尝试后,小张他们越来越熟练,终於完成了。测定后,非常准確,与標准相比,正负不超过0.01%。
赵师傅高兴的说:“真的成了。”
林哲说道:“先一步就是轧制,再烧几炉,按照这个工艺標准再来几次,把標准固定下来。我们过两天统一进行轧制。”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com】
林哲又开始在黑板上標“1180°c→1050c→900c”,说道:“坯子烧到1180度,粗轧1050度压到15毫米,精轧900度压到5毫米。轧完喷水雾,每秒降5度,凉到600度停,再自然晾乾。到时候我们再仔细测测性能。”
又烧了几炉,除了有一次因为炉渣没有清理乾净,造成了锰被裹走,强度不够外,其他的每次都成功了,总共製作了四五十公斤的钢坏。
炉子火不匀,钢坯一边烫一边冷,林哲弄了三个隔板,分1200度、1100度、950度三档,钢坯慢慢移动,温差控制住了。
又有几次类似的难题,林哲都给解决了,最后终於成功做出来成品。
刚做出来,赵师傅试了试,就说:“这个比厂里现在的好多了,虽然没有那么硬,但是也没有那么脆,有韧性,好多了。”
林哲笑著说:“测试一下吧,看看和理论数据有没有差。”
测试后,赵师傅惊讶的发现,与林哲事先说的数据相差无几。
林哲说道:“你们再试著製作几次,把工艺流程固定下来。我再研究看看能不能大规模应用。”
吴主任很快就知道了,正在做实验的时候,吴主任和李厂长就来了。
吴主任看到林哲手上的报告,拿过来一看,hsla-mn-350,屈服强度352兆帕,抗拉强度480兆帕,延伸率26%,硬度hb145。
大声笑著说:“小林,不得了,真给你试出来了,你到底怎么弄出来的,我们平时弄还不得实验几百次才能確定。牛,真牛,你再给介绍介绍。”
林哲笑著说:“这种强度和韧性的高强度低合金钢,在国际上並不算什么先进东西。
但是我们以锰为主要强化元素,取代了昂贵的镍和鉬,同时通过控轧控冷工艺,让材料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韧性也大幅提升。这一点从我看到的资料来看,还是比较先进的。”
接著,林哲翻开报告,拿出一张金相组织,“这种钢的屈服强度达到350mpa,比传统碳素钢提高了50%以上,根据我的测算,製造成本可以降低了20%。”
李厂长听懂了,比现在的要强,很感兴趣的问道:“小林,你继续说。”
“更重要的是,它的焊接性能优异,不需要额外的预热和复杂的热处理,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
而且,由於锰的强化作用,钢材在低温环境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衝击韧性,非常適合寒冷地区的应用。”
李厂长追问道:“那这种钢材可以用到什么地方呢?”
林哲看了看吴主任,笑著说:“可以用於铁路轨道、桥樑结构和起重设备。如果用它来製造桥樑,不仅能减轻结构重量,还能提高抗疲劳性能,使大跨度桥樑的安全性更上一层楼。
“此外,这种钢可以用来製造大型矿山设备、工程机械甚至装甲车辆。相比传统材料,它能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减轻车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李厂长惊讶的问道:“这种钢还可以用於装甲车。”
林哲说道:“相比传统碳素钢,hsla-mn-350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能降低钢板厚度,从而减少整车重量,提高机动性。轻量化结构有助於降低油耗,延长作战半径。
產品採用了锰强化,同时优化了控轧控冷工艺,使其在低温环境下依然具备良好的抗衝击能力,適应北方战区和高原环境。
而且与普通钢相比,该材料能更有效地分散和吸收弹丸衝击力,减少钢板穿透的风险。”
“好,非常好,你形成个报告,我报给厂里和部里,我们这个实验室还是掛著部里的名义的。”
林哲拿出一份报告说:“已经完成了一个初步的报告,很多数据都是根据產品特性推算的,需要有更大范围的测试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