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转让小汤山石屋
第449章 转让小汤山石屋
一夜欢愉后,第二天早上,宋盈和林哲一起往厂里去,路过中院的时候,看到马小怜抱著何晓对两人使了个放心的眼色。
两人到了李厂长办公室,李厂长昨天已经得到消息,知道林哲这几天被隔离了,笑道:
“这点小事,宋大所长还亲自来一趟,我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不关林工的事。
林工先歇息几天,等厂里把那边再修理一下,再过去上任。”
宋盈笑道:“我来也不完全为了这个事情,一是怕我家小哲这件事情说不清楚,被人误会,让局里单独为这个事情下个函也不值得。
第二件事情就是想和您商量一下把小汤山的石屋转给我,我在那边也需要一个房子。这是我们所的介绍信。”
李厂长拿过介绍信,笑道:“这个事情还用什么介绍信啊,我还能不相信公安的通知,我现在就联繫后勤,和您交接,肯定给一个最优惠的价格。”
宋盈阻止道:“李厂长,千万別,就按照正常价走,我们不能占厂里便宜。”
“宋大所长高风亮节,理解理解。”说完,就给后勤打了个电话,让他们立刻办好,把手续拿到这里来。
放下电话,又对林哲说道:“林工,这几天嚇坏了吧。”
林哲点点头,宋盈笑道:“他胆子小,这次嚇坏了,所以我这次来,也是帮他请几天假,让他歇几天,缓缓。”
李厂长笑道:“这哪是放假,这是工伤,安心休息,厂里要对那边厂区重新装修收拾。
收拾好了你再过去,我让她们给你装一个带暖气的办公室出来,你就在那里看书学习,等身体好了才可以有大贡献。”
“是,谢谢厂长关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林哲笑道。
几人聊了一会,后勤就把手续拿了过来,还算出了费用是128元5角。李厂长看了看道:
“这个费用可不低啊,要不要分期付啊?
宋盈笑道:“谢谢李厂长,不过以前他挣得多,我们存了一些钱,现在也够。”
边说边从口袋里面拿出钱,数出相应的金额递给后勤的干事,拿上转让协议就和林哲告辞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就看见傻柱偷偷摸摸的跑去了保卫科,手上还拎著几斤猪肉。
两人偷偷笑了一下,就骑车出大门走了。到了大门口,宋盈道:
“你自己回家吧,我去趟局里,然后就回小汤山了,那边一直催。”
林哲道:“我去趟图书馆,逛逛旧书店。”
“好,你这边事情完事了,早点回来,春燕很想你。”
“你呢?”
宋盈嫵媚一笑道:“我当然想,但是昨天吃了个半饱。”
两人分开后,林哲先去了图书馆和书店,不论是俄文书还是英文书,都没有了。
又去了废品站,找到小郭,他笑道:“林兄弟来了,我留了一些旧书,你过去看看吧,你要是再不来,我就要送去造纸厂了。”
林哲笑道:“那就是我有缘分了。”
林哲跟著小郭来到一个角落里,几泛黄的书籍被隨意堆放著,有的已经散了页,有的封面被雨水浸湿,皱巴巴地黏在一起。
“喏,就这些。”小郭踢了踢脚边的一捆书,“前阵子学校清理『反动学术权威”的旧书,全当废纸卖了,我瞧著有些像是你们搞研究的,就偷偷留了下来。”
林哲蹲下身,翻了翻,发现一本俄文版的《材料力学》,书脊已经开裂,但內页还算完整,扉页上还盖著某大学的图书馆印章,只是被人用红笔粗暴地划了个叉。
我就说自己是天选之子吗?想要的书,什么都能找到。
还找到一本《机械零件强度计算》,是清华內部讲义,油印本。
林哲笑道:“这些我都要了,给我装起来。”
小郭看了看,说:“5块钱。”
“行,”林哲又从兜里摸出两包“大前门”塞给小郭,说道:“有好的帮我留意点。”
小郭熟练地把烟揣进怀里,压低声音道:“成。不过你也小心点,现在查得严,这种书不太“安全”。”
“放心,我不会让人看到的。”
“嗯,琉璃厂有一间松竹斋,那边我上次去看也有不少这种旧书,你去看看吧,到地方提我,
不然可能过段日子就毁了。”
林哲听闻,又骑车去了琉璃厂。其实这些书,在港岛都可以轻鬆的买到。
但是林哲还是有这种淘书的乐趣,不少书上都有原来主人的批註和笔记,非常有意思。
琉璃厂曾是文人雅士淘书的地方,如今虽冷清了不少,但仍有几家旧书店半掩著门营业。
他走进“松竹斋”,店主是个戴圆框眼镜的老头,正用鸡毛掸子扫著一排排积灰的书架。
“有技术类的书吗?材料力学、工程计算之类的。”林哲问。
老头抬眼打量他一番,慢悠悠道:“现在谁还看这些,都没有了。”
林哲笑道:“是小郭介绍我来的。”
老头笑道:“早说啊。”
隨即从柜檯下拖出一个未箱:“自己看吧,就这些了。
箱子里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旧教材,但林哲很快发现了几本“宝贝”,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页边缘还有铅笔写的批註;俄文原版的《结构稳定性理论》。
甚至还有一本民国时期的《工程力学讲义》,泛黄的纸页上印著德文公式,显然曾是某位留洋教授的私藏。
“这些全部多少钱?”林哲问。
老头抬眼看了看他,確认他不是开玩笑,说道:“一百五十块。”
林哲也没还价,边付钱边问道:“这些书从哪来的。”
老头哼了一声:“你手上这本,前年抄家送来的,主人嘛——-听说是个教授,现在在干校挑类呢。”
林哲没有再问,就要把箱子抱出去,老头问道:“还有些旧画,有兴趣吗?”
林哲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老头:“旧画?什么画?”
老头推了推圆框眼镜,露出一丝苦笑:“好东西,可惜现在没人要了。”
他转身掀开柜檯后的蓝布帘子,带著他走进里屋,打开一个上了锁的红木。
钥匙转动,柜门哎呀一声打开,里面整齐码放著几卷泛黄的宣纸册页、绢本立轴,还有几块温润的玉石印章。
林哲走近细看,发现:一幅绢本山水,墨色苍润,角落钞著“石涛”的朱文印;
一封手札,笔跡清峻,落款是“董其昌”;一块和田白玉佩,雕著龙纹,包浆厚实,显然是前清贵族旧物。
“这些是您收的?”林哲问道。
老头嘆了口气:“早年收的,本想等著行情好时出手,结果—”
他摇摇头,“现在新社会了,谁还玩这些?砸手里嘍。”
一夜欢愉后,第二天早上,宋盈和林哲一起往厂里去,路过中院的时候,看到马小怜抱著何晓对两人使了个放心的眼色。
两人到了李厂长办公室,李厂长昨天已经得到消息,知道林哲这几天被隔离了,笑道:
“这点小事,宋大所长还亲自来一趟,我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不关林工的事。
林工先歇息几天,等厂里把那边再修理一下,再过去上任。”
宋盈笑道:“我来也不完全为了这个事情,一是怕我家小哲这件事情说不清楚,被人误会,让局里单独为这个事情下个函也不值得。
第二件事情就是想和您商量一下把小汤山的石屋转给我,我在那边也需要一个房子。这是我们所的介绍信。”
李厂长拿过介绍信,笑道:“这个事情还用什么介绍信啊,我还能不相信公安的通知,我现在就联繫后勤,和您交接,肯定给一个最优惠的价格。”
宋盈阻止道:“李厂长,千万別,就按照正常价走,我们不能占厂里便宜。”
“宋大所长高风亮节,理解理解。”说完,就给后勤打了个电话,让他们立刻办好,把手续拿到这里来。
放下电话,又对林哲说道:“林工,这几天嚇坏了吧。”
林哲点点头,宋盈笑道:“他胆子小,这次嚇坏了,所以我这次来,也是帮他请几天假,让他歇几天,缓缓。”
李厂长笑道:“这哪是放假,这是工伤,安心休息,厂里要对那边厂区重新装修收拾。
收拾好了你再过去,我让她们给你装一个带暖气的办公室出来,你就在那里看书学习,等身体好了才可以有大贡献。”
“是,谢谢厂长关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林哲笑道。
几人聊了一会,后勤就把手续拿了过来,还算出了费用是128元5角。李厂长看了看道:
“这个费用可不低啊,要不要分期付啊?
宋盈笑道:“谢谢李厂长,不过以前他挣得多,我们存了一些钱,现在也够。”
边说边从口袋里面拿出钱,数出相应的金额递给后勤的干事,拿上转让协议就和林哲告辞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就看见傻柱偷偷摸摸的跑去了保卫科,手上还拎著几斤猪肉。
两人偷偷笑了一下,就骑车出大门走了。到了大门口,宋盈道:
“你自己回家吧,我去趟局里,然后就回小汤山了,那边一直催。”
林哲道:“我去趟图书馆,逛逛旧书店。”
“好,你这边事情完事了,早点回来,春燕很想你。”
“你呢?”
宋盈嫵媚一笑道:“我当然想,但是昨天吃了个半饱。”
两人分开后,林哲先去了图书馆和书店,不论是俄文书还是英文书,都没有了。
又去了废品站,找到小郭,他笑道:“林兄弟来了,我留了一些旧书,你过去看看吧,你要是再不来,我就要送去造纸厂了。”
林哲笑道:“那就是我有缘分了。”
林哲跟著小郭来到一个角落里,几泛黄的书籍被隨意堆放著,有的已经散了页,有的封面被雨水浸湿,皱巴巴地黏在一起。
“喏,就这些。”小郭踢了踢脚边的一捆书,“前阵子学校清理『反动学术权威”的旧书,全当废纸卖了,我瞧著有些像是你们搞研究的,就偷偷留了下来。”
林哲蹲下身,翻了翻,发现一本俄文版的《材料力学》,书脊已经开裂,但內页还算完整,扉页上还盖著某大学的图书馆印章,只是被人用红笔粗暴地划了个叉。
我就说自己是天选之子吗?想要的书,什么都能找到。
还找到一本《机械零件强度计算》,是清华內部讲义,油印本。
林哲笑道:“这些我都要了,给我装起来。”
小郭看了看,说:“5块钱。”
“行,”林哲又从兜里摸出两包“大前门”塞给小郭,说道:“有好的帮我留意点。”
小郭熟练地把烟揣进怀里,压低声音道:“成。不过你也小心点,现在查得严,这种书不太“安全”。”
“放心,我不会让人看到的。”
“嗯,琉璃厂有一间松竹斋,那边我上次去看也有不少这种旧书,你去看看吧,到地方提我,
不然可能过段日子就毁了。”
林哲听闻,又骑车去了琉璃厂。其实这些书,在港岛都可以轻鬆的买到。
但是林哲还是有这种淘书的乐趣,不少书上都有原来主人的批註和笔记,非常有意思。
琉璃厂曾是文人雅士淘书的地方,如今虽冷清了不少,但仍有几家旧书店半掩著门营业。
他走进“松竹斋”,店主是个戴圆框眼镜的老头,正用鸡毛掸子扫著一排排积灰的书架。
“有技术类的书吗?材料力学、工程计算之类的。”林哲问。
老头抬眼打量他一番,慢悠悠道:“现在谁还看这些,都没有了。”
林哲笑道:“是小郭介绍我来的。”
老头笑道:“早说啊。”
隨即从柜檯下拖出一个未箱:“自己看吧,就这些了。
箱子里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旧教材,但林哲很快发现了几本“宝贝”,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页边缘还有铅笔写的批註;俄文原版的《结构稳定性理论》。
甚至还有一本民国时期的《工程力学讲义》,泛黄的纸页上印著德文公式,显然曾是某位留洋教授的私藏。
“这些全部多少钱?”林哲问。
老头抬眼看了看他,確认他不是开玩笑,说道:“一百五十块。”
林哲也没还价,边付钱边问道:“这些书从哪来的。”
老头哼了一声:“你手上这本,前年抄家送来的,主人嘛——-听说是个教授,现在在干校挑类呢。”
林哲没有再问,就要把箱子抱出去,老头问道:“还有些旧画,有兴趣吗?”
林哲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老头:“旧画?什么画?”
老头推了推圆框眼镜,露出一丝苦笑:“好东西,可惜现在没人要了。”
他转身掀开柜檯后的蓝布帘子,带著他走进里屋,打开一个上了锁的红木。
钥匙转动,柜门哎呀一声打开,里面整齐码放著几卷泛黄的宣纸册页、绢本立轴,还有几块温润的玉石印章。
林哲走近细看,发现:一幅绢本山水,墨色苍润,角落钞著“石涛”的朱文印;
一封手札,笔跡清峻,落款是“董其昌”;一块和田白玉佩,雕著龙纹,包浆厚实,显然是前清贵族旧物。
“这些是您收的?”林哲问道。
老头嘆了口气:“早年收的,本想等著行情好时出手,结果—”
他摇摇头,“现在新社会了,谁还玩这些?砸手里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