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原来朕是昏君啊
  第112章 原来朕是昏君啊
  微服出巡,白天?
  吴曄看著外边,日照三竿、
  道友啊,这可不是出去的好时候啊—
  赵佶以前微服出巡,一般都是晚上夜深人静,一来这个时间皇帝可以假装就寢,避过別人的耳目。
  二来就算出去,晚上其实也相对安全一些。
  三来,以赵佶喜欢玩乐的尿性,大晚上的肯定比大白天好玩。
  所以,他要出去作甚?
  “来人,去把俅叫来!”
  宋徽宗见吴哗错愕的模样,心中莫名得意,难得见先生吃惊,那就卖个关子好了。
  不一会,高俅气喘吁吁跑过来。
  “高太尉,您怎么瘦了?”
  吴曄见到高俅,大吃一惊!
  高俅幽怨地看了吴曄一眼,咬牙说出两个字:“练兵!”
  噗!
  吴曄不厚道的笑了,连口中的茶水也忍不住喷出来。
  哈哈哈哈!
  见通真先生又被震惊到了,赵佶哈哈大笑。
  高俅这个活宝也是的—
  “你去安排,朕要出宫!”
  “陛下,这是白天!”
  高俅听了皇帝的要求,同样大吃一惊,他虽然愿意陪著皇帝胡闹,可也不敢冒著生命危险陪宋徽宗胡闹。
  要知道如果宋徽宗被发现微服出访(虽然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秘密),那些言官也许不能拿皇帝怎么样,可他高俅恐怕就走到头了。
  他的那些政敌们,绝不会介意在关键时刻落井下石,將他从皇帝身边撑出去。
  “怎么,白天朕就不能出去?还有,朕让你挖——”
  宋徽宗说著说著,声音语气越来越低。
  吴曄闻言莞尔,原来皇帝要挖个地道去李师师家,还是真的啊野史不一定够正,但这正史挺野的。
  “李家娘子,很適合成为官家的耳目!”
  吴曄给了皇帝一个下去的台阶,宋徽宗满心安慰。
  高俅终归是拗不过皇帝,马上著人去准备了。
  皇帝要白天出门,自然也要掩人耳目,最好的掩人耳目的方法,就是传法修行。
  所以马上让人去准备静室,要向通真先生请教雷法。
  等宦官將吴哗和宋徽宗领到静室,赵佶先让吴哗换了一身衣服,熟练地打开一个地道门。
  吴曄:——
  作为少有的,正史里能记载微服出巡的皇帝,赵佶这个业务很熟。
  他带著吴哗穿过地道,又从另一条地道出了皇宫—.
  吴哗阴搓搓地想,这货在靖难的时候怎么就不想著用的地道跑,不过想起来当时汴梁城已经被金军包围的情况,估计有地道也白瞎!
  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他们出了皇宫。
  这条地道当然不是直通李师师家的那条,赵佶出来的时候,已经有高俅的心腹禁军带著车马在边上等著。
  “官家!”
  “叫我赵官人!”
  禁军侍卫迎过来,赵佶让他们注意称呼,两人上车之后,皇帝一声令下:
  “去城东通津门——”
  吴哗听到通津门三个字,就知道赵佶出门,想要看什么了。
  马车消失在人流中,赵佶从里边出来,一股“味道”扑面而来。
  这股味道,是人的汗臭味味,十分刺鼻。
  赵佶何曾见过这种场景,却被味道熏得差点yue了。
  他强忍著不適,朝著前方望去,一个个船场映入眼帘,通津门汴京外城东墙的主要水门之一,汴河由此穿城而出,继续东去。这里是东南漕运船只进入京城的最后一道关口和第一站,因此其核心功能是物流和服务。
  但赵佶的目的不是这些,而是在通津门边上的大型维修工场,工场周围,木材堆积如山,工人们忙碌著,將需要修理的船引入船坞。
  他漫无目的的走著,却不知自己引人注目。
  “这位官人,你做什么?”
  赵佶衣服华贵,身边还跟著侍卫,別人倒也不至於为难他。
  一个类似掌柜的人物靠近赵佶,满脸赔笑。
  不过他一开口,赵佶却哑口无言,他对修船的事情完全不懂,想要了解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赵兄,你看你平日里不出户,看不懂吧——”
  吴曄突然大笑一声,朝著赵佶走来,那掌柜看见吴曄,他虽然也气质不凡,但明显多了几分走江湖的烟火气。
  “敢问这位官人贵姓?”
  “我姓吴,这是吾友姓赵!”
  比起赵佶的的稚嫩,吴哗表现得落落大方,而且明显就是老江湖。
  他熟练地和那掌柜的攀谈,然后以做生意为名,交流起来。
  初时那掌柜还不太信他们这身行头居然是生意人,但吴曄很快用行动打消了对方的怀疑。
  在穿越后,吴曄对於这个歷史中的世界十分好奇,他家分寧县,也是重要的水路枢纽之一,吴哗对於这个世界的各行各业,都做过一些调研。
  古人也许不傻,可是信息获取的渠道终归不如特意去了解的吴曄熟。
  所以很快的,掌柜的就已经和吴曄称兄道弟。
  过了一会,吴哗拿著一份报价过来,交给赵佶,赵佶看到这份报价,陷入沉默之中。
  所谓眼见为实,他虽然看过李师师给他的报价,可也还藏著一丝疑虑但现在,吴曄是他血来潮拉过来的,而且他跟掌柜的交流,自己全程在场甚至,赵佶还能明显感受到这掌柜的圆滑,他的价格里,还有虚高的部分。
  但就算如此,这份报价比起梁师成和蔡京交上来的调研,依然差距巨大。
  没有任何可以辩驳的余地,赵佶反而冷静下来,他淡淡点头,看著通津门的人来人往。
  “陪朕走走——”
  赵佶虽然喜欢出宫,可从未来过这些地方。
  一来这里晚上没有什么可逛的,二来就算他想来,也会被高俅阻止。
  通津门附近,想要看到一些別的,可有东西瞧。
  比如只要离开御街,前往边缘、缝隙和特定区域。又是一番景象。
  吴曄点点头,皇帝任意行走他也不管。
  赵佶很快走到了他想要让赵佶看到的地方。
  “陛下,那边危险!“
  一直跟在不远处没说话的高俅,此时终於忍不住走过来,阻止赵佶。
  “朕就看看——”
  赵佶的脚步只是踏入一脚,臭水沟的味道夹杂著屎尿和汗臭味,朝著他扑来。
  他一阵反胃,差点吐了,但眼前的景象,还是顛覆了他的认知。
  作为皇帝,他也从各种文学作品中,读过百姓的苦,可是当苦难变成具象化的画面呈现在眼前,赵佶的衝击还是非常大他自詡明君,至少蔡京,童贯和梁师成他们,一直是这么告诉他的。
  就连陪著他玩闹的高俅,对待起他的出巡,也是小心翼翼。
  本是同一个汴梁,可这里和御街看到的景象,简直是天差地別。
  皇帝的三观,受到巨大的衝击,他一时间呆立当场。
  “陛下!”
  高俅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只想將赵佶拉回来,可吴哗站在旁边,却仿佛事不关己。
  或者说,他一直在观察赵佶的变化,他脸上的从震惊,到迷茫,到放空...
  显然这位君王压根没有想过会有百姓穷成这个模样?
  赵佶从出生到现在,锦衣玉食,哪怕也有过一些困难的日子,但人生的下限也足以让他远离这种苦难。
  他可以想像百姓苦,可他想像不到百姓有多苦。
  这对於一个君王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至少赵佶还能亲眼看见—
  而不是坐在宫里独自想像,然后强行抹一把挤出来的泪呕!
  赵佶的迷茫,在他看到不远处的水沟里,居然有一个人形的身影而结束,那是一个已经腐烂的婴儿的户体,就这么卡在河岸边上。
  周围来往的人,並没有人在意。
  这同样也很正常,孩子也许是饿死,也许是病死,天折的孩子在穷苦人家的百姓看来,只是平常之事。
  他们已经经歷过太多这样的事情,连悲伤也麻木了。
  他们只会在孩子死后,在某个夜色下降孩子丟到水里,企图水能將他带走—.
  赵佶在路边,拼命的呕吐,他今天一天的好心情,在见到在他眼中如同炼狱一般的场景后,烟消云散。
  皇帝在一边吐得连胆汁都要出来了,可来来往往的百姓,却用奇怪的目光看著赵佶。
  他们顺著赵佶的目光,看到了那个腐烂的孩子,好吧!
  也许是巡查河道的人,今天没来得及清理。
  “陛下,回去吧!”
  高俅顾不上暴露,几乎用哀求的声音,只想让赵佶赶紧离开这里。
  他已经后悔为什么不坚持劝諫,別让赵佶出来。
  可是赵佶的目光空洞,只是扫过那些来往的人群,他们在嘲讽自己——
  是自己少见多怪了吗?
  赵佶只觉得这个世界十分荒唐,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恐惧是大惊小怪。
  这样的汴梁,不是他以前见过的汴梁。
  “官家!”
  “官人!”
  “吴先生,您也过来劝劝陛下啊!”
  高俅喊不动赵佶,赶紧让站在一边看戏的吴曄过来帮忙劝说。
  吴曄闻言,慢慢走来。
  “陛下!”
  唯有吴曄的声音,才能將赵佶从迷茫中拉出来。
  赵佶两眼一翻,昏昏沉沉,倒在身边的侍卫怀中!
  等到他回过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回宫的马车上。
  “先生!”
  赵佶第一时间喊著吴哗的名字,吴曄应了一生。
  “原来,朕是昏君啊!”
  赵佶莫名其妙冒出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