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气运西渡?不,大唐西征!
  灵山,大雷音寺。
  佛光普照,梵唱庄严。
  药师琉璃佛、燃灯古佛、弥勒佛祖端坐莲台,诸佛菩萨罗汉肃立。
  气氛却隱隱有些凝重。
  在大雄宝殿之前,八宝功德池中。
  那八十一朵还没有盛开气运金莲中,竟然有一朵出现枯萎衰朽的相。
  这八十一朵气运金莲,可是代表著灵山佛门,在这一场西游量劫中,最大的利益:
  气运。
  按原本的命数。
  取经人每经歷一难,就可以引一份人间气运到灵山。
  这八十一朵气运金莲,就会盛开一朵。
  当八十一朵气运金莲完全盛开时,就是西方大兴之日。
  然而,现在八十一朵气运金莲,一朵没开,却枯萎腐朽了一朵?
  就在这时。
  观音菩萨带著满脸喜色,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道:
  “佛祖,西行第一难已成!人间气运正源源不断西渡而来!我佛门大兴之机……”
  她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她已经看到了那朵枯萎的气运金莲。
  原本的满脸喜色,在这一刻化作惊悚。
  她死死盯著那朵正在枯萎的气运金莲,良久之后吐出乾涩沙哑的一句话,道:
  “这,怎么可能?”
  是啊,这怎么可能?
  气运节点哪怕没有开启成功,也不应该会枯萎啊。
  天命既定,人王又没出手,怎么会如此?
  弥勒佛祖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道:
  “所有弟子,隨吾推演!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嗡!
  大雄宝殿內,万佛齐动!
  浩瀚的佛力匯聚成一道贯通天地的金色光柱,穿透重重时空迷雾,循著那铁血气运的来源,追溯而去!
  只见,灵山原本璀璨的气运之外,竟然出现一股杀伐之气。
  一股带著铁血征伐气息的庞大气运,正如同一头巨兽一般。
  从东方席捲而来。
  眾佛脸色大变。
  这哪里是什么气运西渡!
  这分明是大唐气运在西征!
  灵山诸佛面面相覷。
  莲座之上。
  三位佛祖也是脸色铁青。
  药师琉璃佛低喝一声,道:“再来!”
  万千佛力再一次凝聚,破开气运遮掩,梳理量劫干扰,向人间看去。
  这一次,他们终於看清了一切。
  ……
  东方,大唐玉门关!
  雄关之外,不再是荒凉的戈壁。
  而是一片遮天蔽日的钢铁洪流!
  百万唐军铁甲,列成一个个巨大的方阵,如同移动的山脉。
  正踏著整齐划一,令大地颤抖的步伐,滚滚西进!
  兵戈如林,寒光照铁衣!
  龙马嘶鸣,百万匯雷音!
  一面面绣著“唐”字和各大將帅姓氏的旌旗,在狂风中怒卷,匯聚成一片赤红的海洋!
  军阵上空,磅礴的人道气运与铁血杀伐之气混合。
  凝聚成一条威严无比,鳞爪飞扬的玄色巨龙虚影,昂首向天,发出无声的咆哮!
  这气运巨龙所过之处。
  西牛贺洲原本散乱稀薄的天地灵气被强行梳理、匯聚、打上人道的烙印!
  山川为之共鸣,河流为之改道!
  而在这支百万大军的上空。
  一座如同巨兽的阴影,正在缓缓而行。
  飞城!
  自大商仙隱之后,人间的飞城越来越少。
  到大秦之时,还剩下百座。
  到了大汉,还剩下八十座。
  之后的岁月,飞城越来越少。
  一直到大唐,仅仅剩下三座。
  现在,大唐竟然將三座飞城中,最为强大的一座派了出来。
  那宏伟的城墙上,铭刻著无数玄奥的大道符文与人族文字。
  当阳光落下,纷纷泛起炫目的流光。
  城头之上,猎猎作响的大唐王旗之下。
  一排排闪烁著寒光的诛仙巨弩,刻画著雷火符文的仙光炮口森然林立。
  甲冑鲜明、杀气腾腾的唐军將士,如同黑色的森林,屹立在城垛之后,目光如炬,望向西方!
  而在飞城正座,一座如同宫殿,笼罩有万千星辰光芒的建筑。
  则散发出让灵山神佛,皆心惊肉跳的威能。
  七曜星辰巨炮。
  可以一炮干掉一个混元金仙的可怕玩意儿。
  这是一支足以毁灭西牛贺洲,任何一地,直接打到灵山脚下的大军。
  弥勒佛祖终於坐不住了,周身佛光如火焰一般蒸腾,道:“唐皇想要干什么?”
  “他竟然敢向灵山用兵?谁给他的胆子?”
  然而,话说到最后一句,他的气势却不由得弱了下来。
  他的那个答案,就摆在面前。
  人王。
  当年是人王定下规矩,人间在打下整个南赡部洲之后,就不得再向外拓展。
  这个规矩,没有任何一个人族敢违背。
  不管是一统人间的秦始皇,还是那些號称最不守规矩的黑暗年代君王。
  谁都不敢违背。
  然而,现在唐皇打破了这个规矩。
  那只能是人王点头。
  “人王,终於出手了,他竟然是以这种方式插手西游?”
  漫山佛陀,万千菩萨,一个个心惊肉跳,面面相覷。
  他们推演过人王各种插手西游的方式。
  甚至连人王直接杀到灵山,也有所准备。
  然而,人王確实是要杀到灵山。
  但不是人王自己,而是让大唐出兵。
  对於已经动用了飞城的大唐,谁都不会信大唐只是打算打下西牛贺洲几块地皮。
  只有改朝换代,亡国灭族的战爭,才会运用飞城,这早已经是人间几百年来的传统了。
  “快看,大唐气运最前方。”
  燃灯古佛突然发现,那洪流一般的大唐气运最前方,竟然有一道小小的锋矢。
  诸佛菩萨的神念,立刻看向大唐气运的最前方。
  那里,有三道身影,正沿著西行之路,不紧不慢地走著。
  为首的僧人,月白僧袍纤尘不染,手持九环锡杖,步履沉稳。
  他时而驻足,观察山川地貌,拿出玉简记录。
  时而掬起一捧河水,感受水质流向。
  时而与路遇的凡人,妖族,异类交谈几句,询问风土人情、山川分布……
  他身边,一个看起来没个正经的青年,肩扛铁棒。
  一身妖气在人间气运中,不但不受到任何压制,反而如鱼得水。
  那个腰掛“坐骑”玉牌的高大青年,则更是人间气运的一部分。
  甚至隱隱间,与大唐大军上方,那气运金龙,遥相呼应。
  “取经人,取经人!不好,中了人王之计了!”
  三位佛祖在这一刻,终於明白大事不好。
  唐三藏一行,哪里是什么西行取经的僧人。
  这分明是大唐帝国西征大军的先锋探马!
  唐三藏每勘测一段路途,记录下的山川水文,各族分布,都化为最精准的“天机图谱”。
  通过敖甲的玉板,实时传递迴后方飞城统帅部,以及长安未央宫!
  大唐的百万雄师,就踏著他们“取经”探明的道路,以堂皇之势,碾压而来!
  那条取经路,正迅速被夯实拓宽,成为承载大唐铁蹄西进的通天坦途!
  所谓气运西渡。
  分明是人道气运,以百万雄师为矛,以飞城为盾,以取经三人组为先锋,在强行西征!
  满殿佛陀菩萨罗汉,全都呆若木鸡,如同被施了定身法。
  大雄宝殿內,死一般的寂静。
  就在这时。
  有一个沙弥跌跌撞撞跑来,战战兢兢地叫道:
  “不,不,不好了。”
  “哪吒,又来了!”
  “这次,还多了个杨戩!”
  “那杨戩,还牵了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