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降妖,除魔,救苦,助苍生
  乌鸡国王露出胸口的巨大伤疤,身体如同筛糠般颤抖道:
  “吾儿,为父三十年前,歷战立国,也曾想过励精图治,也曾当过贤明君王。”
  “然而, 最终得到的是什么?十五年前,国师到来,一切都变了。”
  “那妖僧当著寡人的面!就在王宫大殿之上!就在满朝文武眼前!”
  国王的声音因极致的恐惧而扭曲变形,仿佛又回到了十五年前的那一日:
  “他只是抬手,轻轻一点!轰隆一声!城外那座千丈高的『青狼峰』,就那么凭空消失了!”
  “山石草木,飞禽走兽,全都没了!只剩下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烟尘漫天啊!”
  “现在,那里就是青狼湖。”
  他双手抱头,蜷缩起来,仿佛要躲避那无形的恐怖一般:
  “寡人最信任的禁军统领,只是质疑了他一句。”
  “那妖僧只是看了他一眼!一眼啊!一个大活人,就像被捏碎的鸡蛋!”
  “整个人连同盔甲,瞬间炸成了一团血雾!溅了寡人满脸满身都是!”
  国王的哭声变成了野兽般的哀號,彻底崩溃的嚎叫:
  “寡人怕了!真的怕了!那不是人!那是妖魔!是佛陀派来的妖魔!”
  “寡人拿什么去斗?拿將士们的血肉去填吗?这小小乌鸡国,有多少人命可以填?”
  “寡人只能拜!只能求!他要金身,寡人举国之力铸金身!他要修庙,寡人就加税征丁去修庙!”
  “他要大礼佛,寡人就把全城百姓都召集起来。”
  他猛地抓住自己胸口的衣襟,撕心裂肺地哭喊:
  “吾儿,你以为寡人不知道百姓苦吗?”
  “你以为寡人不知道宝林寺,金光寺,大悲寺……这十几座庙宇压得百姓喘不过气吗?”
  “寡人知道!寡人夜夜难眠啊!可寡人能怎么办?”
  “寡人不拜佛,不修庙,不显得虔诚,下一个被点成飞灰,就是寡人!就是你的母后!就是你啊!”
  “寡人也想过拼死一条命,为百姓换回一线生机,但,但……”
  “吾儿,你以为五年前,七个村子爆发的瘟疫,真是瘟疫吗?”
  “那是妖僧一念之间,抹去的百姓啊。那就是寡人想要拼得一命的代价啊。”
  “寡人如何拼命?寡人用什么拼命?谁的命?”
  乌鸡国王那最后的咆哮,歇斯底里,如同凡人敲响的丧钟。
  他那积压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恐惧屈辱,无奈与绝望。
  终於在此刻,轰然喷薄!
  绝望的悲愤,如同烈火一般,灼烧著每一寸空间。
  一个曾篳路蓝缕,开拓山河的开国之君。
  如今竟被硬生生磨灭心志,践踏尊严,扭曲成只会跪地叩首,祈求苟活的可怜虫!
  然而,他……又能如何?
  这西牛贺洲的凡人,是真真正正的凡人!
  非是人间那般,凡人口称“凡人”。
  实则牙牙学语的婴孩,亦有人仙道基,举手投足间蕴含搬山之力。
  而人间之外,凡人是真的血肉凡胎,孱弱如螻蚁!
  区区一个金仙境的妖道国师,其威便如苍穹倾覆。
  足以碾碎整个乌鸡国上下,所有反抗的念头,令万千生灵噤若寒蝉,生不起半点忤逆之心。
  太子的挣扎停止了。
  他怔怔地俯视著地上那哭嚎撕心,形如疯魔的父亲。
  眼中的滔天恨意,最终慢慢地平静下来。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作一声饱含无尽酸楚与无力,复杂难言的悠长嘆息。
  他终归还是太过无知,以为从梦中神人那里,学得三招两式,就能拯救社稷。
  他只看到父王的卑躬屈膝,却从来不知道为何。
  空旷森严的殿宇中,只剩下乌鸡国王那绝望无助。
  如同被剥皮抽筋后濒死凶兽般的悽厉號哭,带著一种令人心胆俱裂的悲愴。
  孙悟空几个,此时也默然肃立。
  他们眼中並无半分嘲弄,只有冰冷的瞭然。
  在他们心中,再一次更加明確自己踏上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正是解救像乌鸡国这般的凡人国度,拯救那在灵山佛威之下,痛苦挣扎的眾生。
  此时。
  一直坐於蒲团上的唐三藏,缓缓起身。
  月白僧袍无风自动,步履间似有莲虚影绽放。
  他行至乌鸡国王身前,稳稳地,不容抗拒地將那瘫软如泥的君王扶起。
  他直视著国王眼中那已被彻底碾碎,再无半点火星的反抗意志。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如黄钟大吕,穿透那绝望的哭嚎,清晰地响彻大殿每一个角落,道:
  “国王陛下。你无力反抗,贫僧予你力量。”
  “你不敢反抗,贫僧为你再续胆量。”
  “人王有训,凡有压迫处,必有反抗生。纵是此乌鸡绝地,亦有太子殿下这般不屈真魂。”
  “贫僧知晓,你心已如死灰,你魂中之火已熄。”
  “那便睁眼看好:这焚尽妖氛,重燃希望的第一把火,由贫僧,亲手点燃!”
  言罢,他双手合十,周身隱有庄严佛光流转,声音陡然拔高:
  “悟空!八戒!杀僧!”
  “在!”
  三声断喝如惊雷炸响,三道磅礴妖气,仙元,佛光瞬间冲天而起,搅动殿內风云!
  唐三藏眼中佛光炽盛如大日,一字一顿:
  “降妖!除魔!救苦!助苍生!”
  “是!”
  孙悟空三人声振寰宇,战意冲霄!
  乌鸡太子那刚刚因冰冷的现实,变得有几分微凉的內心,再一次燃烧起来。
  他向唐三藏深深一礼,道:“长老在上,吾愿为长老带路。”
  唐三藏点了点头,道:“贫僧正有此意,还望太子殿下带路。”
  “我们先救国母,再定群臣朝官。”
  要救乌鸡国,就要扭转灵山的大乘度化,再次唤醒乌鸡国的国运。
  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保住还清醒的国王一家。
  再从身负国运的群臣朝官入手。
  稳住这些,才能借国运的连接,扭转整个乌鸡国的度化。
  乌鸡太子大喜,他看向依然露出懦弱神色的父王,再无半点恨意地道:
  “父王且在宝林寺中歇息,儿臣定会与东土来的圣僧,斩除妖僧,还我乌鸡国社稷江山。”
  孙悟空听到这句话,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表情。
  这太子,知道一些本不应该知道的事啊。
  有趣。
  且让俺老孙再观察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