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哥们,你给我唱死了知道吗
  秋日的阳光暖洋洋的。
  陆沉舟蹲在厨房后头,修补灶台缝隙,弄得满手满脸都是泥灰。
  这种小事本想找人修补,福伯说自己就能弄。对於节俭的老管家,陆沉舟只能硬著头皮答应。忙活了好半天这才修好,真是属於没苦硬吃。
  忽听前院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
  夹杂著柳如是温柔的指导声。
  “不对,这个音要这样弹。”
  她的声音如春风般和煦。
  陆沉舟洗了把脸,悄悄走到前院。
  只见柳如是正手把手教一个约莫十岁的小女孩抚琴。
  那孩子穿著粗布衣裳,手指粗糙却异常认真地跟著学。
  柳如是耐心地一遍遍示范,阳光给她侧脸镀上一层金边,美得不像凡尘中人。
  “偷看什么呢?”
  肩膀突然被拍了一下。
  陆沉舟回头,见是马湘兰。
  她手里抱著一堆新买的顏料,脸上还浮动著喜悦。
  “如是教琴教得真好。”陆沉舟由衷道。
  马湘兰笑了:“她呀,以前就偷偷教穷人家孩子琴艺。”
  顿了顿,她压低声音,“有次被鴇母发现,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陆沉舟心头一紧。
  她看似柔弱,骨子里却都有著不为人知的坚韧。
  “对了表哥,要不要学画?”
  马湘兰突然眨眨眼:“我新买了上好的顏料,可以教你画画。”
  “我?画画?”
  陆沉舟连连摆手。
  小时候学水墨画的时候,被爷爷教育的阴影还挥之不去。
  “试试嘛!”
  马湘兰不由分说拉著他走向后院。
  “很简单的,先从描红开始...”
  於是,整个下午。
  陆沉舟都在跟一支毛笔较劲。
  马湘兰站在他身后,时不时俯身纠正他的握笔姿势。
  髮丝垂落在他颈间,痒痒的。
  “不对,要这样...”
  她温暖的手覆在他的手上,引导著笔锋转动。
  “看!这样竹叶就出来了。”
  陆沉舟闻到她身上淡淡的味道,不知是胭脂还是体香。
  望著她的侧脸,眼前总是浮现著宋清秋的模样。
  夕阳西沉时,柳如是抱著厚厚的书籍走进书房。
  看见两人头碰头地凑在画案前,不禁莞尔。
  “哟,陆大公子改行当画师了?”
  陆沉舟抬起头,脸上还沾著几点墨跡。
  “你还別说,这画画倒是消磨时光的好法子。”
  柳如是凑近一看,噗嗤笑了。
  “你画的是竹叶还是蚯蚓?”
  憋了很久的马湘兰顿时笑作一团。
  陆沉舟挠挠头,又看向了自己的“杰作”。
  不好看吗?
  他觉得挺好看的啊!
  笑吧笑吧,晚上有你哭的时候。
  柳如是被看得不自在,缩了缩脖子。
  “明天下午你有事吗?”
  陆沉舟继续研究如何下笔,头也没抬:“应该没什么事。”
  “那你陪我去码头接个人。”
  “谁啊?”
  陆沉舟现在出门都有心理阴影。
  那些世家小姐太疯狂了。
  “你让小环陪你去不就得了。”
  柳如是也想啊,可她写的信是以他的名义发出去的。
  “不一样,我了好大的功夫才把人家骗来汴梁。”
  “你这个正主不出现,那我的计划不就白费了!”
  陆沉舟:???
  “正主?”
  “你又打著我的旗號在外面做了什么坏事?”
  柳如是悻悻一笑。
  “没什么,就骗了一个姐妹过来...”
  “叫什么名字?”
  “不会是那个....”
  看到柳如是点了点头,陆沉舟恍然大悟。
  姓董,名白,字小宛。
  古代六大美厨神之一。
  秦淮八艷之一。
  陆沉舟第一次接触这个名字,还是黄梅调中的《顺治帝和董小宛》。
  得!
  八艷已有其三。
  外面的小报又要热闹起来了。
  既来之,则安之。
  陆沉舟也想看看,这位久负盛名的女厨神长什么模样。
  暮色渐浓,几人决定去汴河畔散步。
  柳如是换了一身淡青色衣裙,发间只簪一朵小小的白茉莉。
  马湘兰背著画具,准备捕捉黄昏美景。
  陆沉舟记得她说过,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自由自在地在到处写生。
  汴河两岸,杨柳依依。
  渐渐亮起万千灯火,如天上星河倾落人间。
  远处画舫上传来悠扬的笛声,与归鸟的鸣叫相和。
  “落日熔金染汴水,归鸟驮霞过柳梢。”
  “怎么样?”
  马湘兰有感而发,得意地看向了一旁。
  陆沉舟由衷讚嘆:“好诗!比我的强多了。”
  “表哥你太谦虚了。”
  “你才华横溢,天下人有目共睹啊!”
  马湘兰眼中闪著崇拜的目光。
  “不过这句確实不错,我要记下来。”
  她掏出小册子,边走边写。
  大胤的女子很多都是女文青。
  喜欢吟诗作对,讲究一个雅趣。
  不多时就来到最繁华的区段——州桥夜市。
  “葫芦,新鲜的葫芦!”
  “香饮子,解暑的香饮子!”
  “傀儡戏要开场嘍!”
  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在热浪中翻滚。
  河面上,数十艘画舫游弋,朱漆栏杆间透出暖黄的灯光。
  舫上歌女的声音隨波传来,伴著琵琶与竹笛,唱的是时兴的《望海潮》。
  “这汴梁夜市,比金陵的还要热闹十倍。”
  马湘兰背著她的小画板,眼睛亮晶晶的。
  “我要把这场面画下来!你们看那家面具摊,多有意思!”
  陆沉舟顺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一个掛著五彩面具的摊子前围满了人。
  摊主正在表演变脸。
  一张张狰狞或滑稽的面具在他脸上飞快变换。
  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
  柳如是则对一家书摊更感兴趣,蹲在那里翻阅著新刻印的诗集。
  “陆郎你看!”
  她举起一本小册子:“这里居然有你的《诗集》。”
  陆沉舟心头一跳。
  这文抄公当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隨著人流缓缓前行。
  路边小吃摊飘来阵阵香气。
  炙猪肉、炒蛤蜊、冰雪冷元子...
  陆沉舟买了四份滴酥水晶鱠,分给两人。
  那半透明的鱼片裹著冰屑,入口即化,清凉甘甜。
  正当他们享用美食时,一阵淒凉的二胡声从桥洞下传来。
  那曲调如泣如诉,在喧闹的夜市中显得格外突兀。
  “过去看看。”柳如是皱起眉头。
  桥洞下,一个衣衫襤褸的盲眼老者坐在草蓆上。
  枯瘦的手指拉著把破旧的二胡。
  他身旁站著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面黄肌瘦,正用稚嫩的嗓音唱著《浪淘沙令》。
  看到小姑娘模样,陆沉舟又想到了自己的女儿。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面前摆著个缺角的陶碗,里面零星有几枚铜钱。
  柳如是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袖。
  陆沉舟注意到,那老者的手腕上有大片瘀斑。
  呼吸间带著不正常的杂音。
  围观者也有不少,说著父女俩的惨状。
  但是打赏著实在可怜。
  “陆郎!”
  柳如是咬著下唇看向了他。
  陆沉舟非常理解她的情绪。
  读得了圣贤书,管不了窗外事。
  心生怜悯的是我,袖手旁观的也是我。
  马湘兰已经掏出荷包,取出几块碎银子放入陶碗。
  小姑娘惊讶地停下歌唱,怯生生地鞠了一躬。
  “多谢小姐赏赐。”
  “你叫什么名字?”马湘兰柔声问道。
  “回小姐的话,奴叫萍儿。”
  小姑娘声音细如蚊蚋。
  “这是我爹,他病了....奴只会唱几首小曲...”
  “小姐你有什么想听的吗?”
  老者听到说话声,停下二胡,摸索著拱手。
  “贵人慈悲....”
  “小老儿原是瓦舍说书的....”
  “染了病,眼睛也瞎了,老伴也走了....”
  “只能靠萍儿卖唱...”
  柳如是別过脸去,眼中已有泪光。
  马湘兰和小环也红了眼眶。
  “多谢各位贵人。”
  老者哆嗦地站起身,给马湘兰磕了一个响头。
  “萍儿...快谢过贵人...”
  马湘兰来不及阻止,只能再次掏出荷包。
  “谢谢贵人,您刚才打赏的已经够了...”
  老者没有贪心。
  没有玩道德绑架那一套,还在维持著最后体面。
  “老丈,能否接场地和二胡一用?”
  陆沉舟清冷的开口,老者摸不著头脑。
  “我这不值钱的玩意,公子不嫌弃儘管用。”
  “表哥这是...”
  二女惊讶地看著陆沉舟登台。
  陆沉舟没有解释。
  深吸一口气,拉动了弦。
  二胡啊,他的家传手艺。
  悲凉冗长的旋律在夜空中盪开。
  与往常截然不同的音色,立刻吸引了路人的注意。
  是大胤百姓从未听过的曲调。
  “尘飞舞缓落旧纸扇,一裳綾罗的绸缎。”
  陆沉舟清脆的嗓子响起,又带著一股子莫名的悼亡。
  “江南烟雨谁痴盼,桃湖外无人观。”
  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与汴梁古城的夜色,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路人纷纷驻足,惊讶地张大了嘴。
  “曲调好奇特,却莫名好听。”
  “词也新鲜,不似寻常词牌。”
  柳如是怔怔地望著台上的陆沉舟。
  在二胡伴奏下,他仿佛变了一个人。
  眉宇间的忧鬱与思念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
  陆沉舟唱到副歌部分,情绪越发悲哀。
  “你当年的玉髮簪,笑靨如的委婉”
  “赏过菊兰淌过青石滩。”
  “一场梨雨,下得多痴缠。”
  “岁月读不尽或悲或欢。”
  让在场的文人们浑身一震。
  不是哥们!
  你给我唱死了知道吗?
  死了几个老婆啊唱成这样。
  更有不少泪点低的世家小姐掩帕落泪。
  已经脑补出了一出悲欢的爱情桥段。
  一曲终了,铜钱如雨点般拋向台子。
  陆沉舟一一捡起,全部倒进萍儿的陶碗。
  “多谢诸位!”
  他拱手致意,正要下台。
  一个身著锦袍的中年男子拦住了他。
  “这位公子请留步。”
  男子拱手道:“在下大晟府赵明,敢问公子是何曲子?”
  大晟府?
  陆沉舟想起来,大胤朝廷的一个部门。
  负责整理古乐、创製新曲,兼管宫廷音乐表演。
  “名为《落雨》。”
  “音色绝妙!”
  赵明眼中闪著精光:“在下愿出百两银子,请公子割爱。”
  陆沉舟摇头。
  “抱歉,此曲不是我所做,並没有资格售卖。”
  “二百两!”
  陆沉舟依旧摇头。
  “五百两!”
  围观者一片譁然。
  五百两银子,足够在汴梁买一处小院了。
  赵明却压低声音。
  “公子,实不相瞒。”
  “赵某是朝中官员,这几日为了陛下寿宴烦忧。”
  “您若肯相让,赵某必有重谢。”
  陆沉舟又看了一眼萍儿父女。
  “此曲我已经送人了,你若是想,就问萍儿吧。”
  说完,陆沉舟不顾赵明的劝阻。
  就带著二人快步离开了人群。
  后知后觉的围观百姓响起了一道惊呼。
  “我知道他是谁了!”
  “陆沉舟啊!”
  “什么!他就是陆沉舟!”
  “姐妹们给我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