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窃听灯泡
  第379章 窃听灯泡
  前半部分是传统木石结构,而后半部分则直接延伸进了山体內部,形成一种半建筑半洞穴的独特格局。
  正殿门扇虚掩,林哲轻轻推开,殿內供奉的三清像已经残损不堪,其余的东西都已不见,估计都被掌走了,但是勉强还可以遮风避雨。
  正殿旁边还有一间小房子,看上去就像窑洞似的,除了门头用的是一些青石木头做的门窗,里面主要是山洞,大约10平米多,靠一边还做了一个炕。
  进了这间小房子,林哲立刻就感应到后面有条甬道,入口是一个旋转的石门,已经锈死了,只能大力出奇蹟。
  推开石门,里面是一条长长的甬道。沿著甬道前行,墙壁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嵌著一颗发著微光的玉石,已经非常微弱,但是林哲却看的很清晰。
  这是什么放射物,这么多年了,还能发光,不知道会不会影响生育。
  甬道尽头豁然开朗,空气变得温暖而湿润,一个约五十平米的天然洞穴出现在眼前。洞穴一侧是一池冒著热气的温泉,水面如镜;另一侧则是一间用青石砌成的静室。
  头顶上还专门开了几个通风口和通光口,利用反射將月光引入,看上去並没有想像中那么黑。
  林哲没有再回去,就在温泉边盘腿打坐到天明。
  天亮后,林哲在四周转了转,发现以前这里可能是个药园,有不少中草药。
  林哲决定,把这里改造一下,逐渐的开始展现中药技术,时不时的消失,就是上山採药炼丹,就是在这里了。
  说干就干,先生把甬道入口的门改造了一下,里外都可以推开,把坏了的轴换了,幸亏林哲的某个空间珠里面有全套的工具机工具和钢铁备件。
  又把这个门的两侧装上了锁扣插销,必须先打开旁边的一个机关,然后才可以推开。
  然后修理了炕,用柴火烧了一下,最后修理门窗,还从旁边的厢房弄来了大门,改造后,装上了锁。
  关上后,如果使用不对力气,不暴力破坏,是没有办法打开的。
  利用视觉,把门口的环境稍微改造了一下,只要不是非常注意,人们会下意识的忽略这间房子。
  道观门口,林哲並没有改造,只是在岔到这条小路上来的地方,移植了几棵树木,布置了一个八阵图。
  没有用玉石,仅仅利用八阵图原始的力量,也足够让人忽视这里了。
  林哲在这里扑扑干了一白天,把这些弄好了,这里有一种极致的静謐。
  即使登高观察,除了发现一些傻狗子,松鼠之类的,一整天一个人影也没有发现,看样子最近的粮食开始够吃了,这些小动物都有了。
  又编了个药篓,自己手搓了药锄药镰刀,为了做这个,林哲拿出了发电机,
  小型治炼炉,小型轧钢机,最后还锻打了,可谓费了大事。
  林哲自己却很开心,玩了一整天。一天没有开火,吃的是自己炼製的补精益气丸。晚上拿了几套被褥放在了炕上,在温泉泡澡后,在炕上好好睡了一觉。
  第二天白天,又采了些黄精、玉竹、黄芩、丹参、苍朮、灵芝之类的药材,
  顺著另外一条路走回了小汤山。
  这条路更近,不使用禹步的话,边走边玩,普通人的速度,4个多小时,就能走到。
  回村的时候,林哲特意从村子那边往回走,恰巧碰到疗养院的值班同志和赵主任。
  林哲笑著道:“久病成医,自己上山採药,自己熬製一点调理身体。”
  赵主任问道:“你这身体行吗?”
  林哲笑道:“我也不著急,每天就走一点点路,正好山上有个地方,可以临时借住,我就在那里住了好几天。”
  “那环境太差了吧,身体吃的消吗?”
  “我这个病,山野间最好了,就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別。只是不能待在粉尘重的地方。”
  后面的几天里,林哲在看书之余,会在院子里炮製药材。在密洞里面用离火丹炉,炼製了几炉丹药。
  过了几天,宋盈回来了。看到林哲在,开心的跳了上去。
  两人大白天的,就进了密洞,二人褪去外衣,步入温泉,水面轻盪,映著日光摇曳。
  宋盈倚石而坐,水波轻抚她修长的双腿,纤细却蕴力,柔美中透著韧性。
  腿线若流水,起於纤足,延至膝弯,復又隱入水雾,宛如仙葩舒展,引人遐思。
  宋盈轻轻一笑,眼波流转,肩头微倾,水珠自锁骨滑落,勾勒出隱秘的曲线。
  宋盈的双腿在水中轻动,林哲凑上前去说了几句。
  宋盈闻言,脸颊微红,半嗔半笑,水面轻泛涟漪。
  等两人再出来,夕阳已经西下,宋盈知道林哲这几天都拿药丸当饭吃,生气的瞪了他一眼,做了满满一桌子菜。
  两人一起喝了几杯,宋盈嘰嘰喳喳的说著最近的事情,先是参加了一个短期培训班,然后就在林哲家里所在的地方的派出所学习,代理副所长。
  “我们院里怎么样?”
  “哼,开始不搭理我,后来知道我当副所长了,一个个的过来拍马屁,特別是那个刘海中。”
  “他就是个官迷,別理他。”
  “对,所以我把院门给关起来了,早出晚归,也不和他们打交道。”
  “乾的漂亮,我早就想封了,就是没敢,还是老婆有办法。”
  “那当然。”宋盈骄傲的抬起头。
  晚上,林哲又考察了她一番五行拳法,宋盈的身形变得更加健美,柔韧性更强,一脚撑地,一脚顶天,林哲再也忍不住了。
  第二天一早,宋盈把林哲的衣服都洗好,又做了几个菜,掛在井里,才骑车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哲继续学习和研究,又趁著某天天气好,背上药篓上山採药。实际却是儿步回到九龙塘。
  屋里现在没有人,林哲仔细感应了一下,周围並没有人跟踪监视。
  感觉这个地方还是不太好,以后被人关注了,容易让人奇怪,决定在周边乡下或者乾脆用公海的某个岛屿做中间站。
  也没有多想,直接到了码头,打电话让可颐派船过来接。
  回到半山,可颐道:“你来的正好,已经把灯泡都给换上了,监视的人还送过来不少资料。”
  书房里,林哲仔细看著这些资料,然后问道:“人可信吗?”
  “可信,监视的这些人都是从內地过来的,定期更换,並没有告诉他们目的和要干什么。
  只是听到有人进去,就开始录音,他们对粤语也听不懂。”
  林哲继续问道。“怎么把灯泡给他们换上的,他们没有疑心吧。』
  可颐笑著说:“我们的灯泡最近已经供给好几家夜总会用了,我们承诺3年坏了包换,市场很快就打开了。
  而且提出了定期检修的服务,等这次结束了,阿豪就去把那些都换回来了。
  这次的灯泡我们根本没有找人去推销,是他们自己找上门来的。我老公做的东西就是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