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少年志(续一)
第579章 少年志(续一)
“阿嚏!”
新洲大学堂附近一家名为“学子居”的食肆店二楼隔间里,莫小山使劲打了一个喷嚏,揉了揉有些发红的鼻子。
“咋了,受凉了?”坐在他旁边的冯贵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开学还没几天,你要是一病不起,那怕是要误不少课程。你们机械物理系的功课听说紧得很,落下一点可就难追了。”
“你这乌鸦嘴!”莫小山笑骂一句,顺手锤了对方一拳,“放心好了,我这身体虽然瘦弱,但也没那么娇贵。……估计,是大年和浩深这两个傢伙在背后念叨我呢。”
他说著,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那件半新的靛蓝色学生装。
时值初秋,始兴城傍晚的海风已带著几分凉意。
窗外,新洲大学堂的校园在暮色中显得静謐而庄严,几座融合了中式飞檐与现代玻璃窗的教学楼错落其间,依稀可见捧著书本匆匆走过的学子身影。
“我看吶,是这食肆里的辣椒味儿太冲了。”冯贵嘿嘿一笑,指了指楼下大堂。
一股混合著辣椒、香料与热油爆炒的浓郁香气裊裊飘来,勾得人食慾大动。
这家名为“学子居”的食肆是大学堂里的学子们常来的聚会、打牙祭的地点。
掌柜是个三十多岁的福建汉子,曾是海军里的一名厨子,退役后便拿著一笔丰厚的服役金开了这么家食肆店。
此时正是晚饭时分,店里飘荡著浓郁的鮭鱼汤香气,夹杂著各桌客人热烈的交谈声,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
冯贵提起粗陶茶壶,为莫小山斟了一杯热茶,氤氳的蒸汽立刻在微凉的空气中升腾起来。
“说起来,咱们在新洲大学也求学一年有余了,时光飞逝啊!”莫小山捧著温热的茶杯,感受著指尖传来的暖意。
“是啊,五年前咱们在街市上许下的愿望,如今竟然真的实现了,我们全都考入了大学堂。”他的目光透过窗户望向暮色中的大学堂,“听说,你们地质系要搞一次实地野外勘探?什么时候出发?”
“下个月初。”冯贵兴奋地前倾身体,“这次我们乘船前往东边大陆上的青阳县(今贝林汉姆市),传闻那边的山里发现了零星的煤炭露头。嗯,还是优质的褐煤,如果真能找到一座像样的矿藏,对我们新华的工业发展將是重大利好。”
两人正说著话,木质楼梯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
帘櫳一挑,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
来人穿著一身深蓝色陆军学员制服,肩章上已是学员队官的標识,身姿挺拔,眉宇间褪去了少年的跳脱,多了几分军人的坚毅,正是徐大年。
“报告!陆军学院炮兵科42级学员徐大年,奉命前来报到!”他故意挺起胸膛,绷著脸,模仿著操典上的语气,但眼中的笑意却藏不住。
“得了得了,徐大炮,这里可不是你的操练场!”冯贵一把將他拉到位子上坐下,“赶紧坐下吧,我和小山早就等得肚子咕咕叫了。”
“抱歉,抱歉!我们队里有人考核不过关,被教官临时加了组体能,来晚了!”说著,他摘下军帽,掛在一旁的衣架上。
“不晚不晚,浩深也还没到呢。”莫小山笑著给他倒了杯热茶,“看你这精气神,陆军学院果然名不虚传,这身板,都快赶上码头上的起重机了。”
徐大年嘿嘿一笑,接过茶杯一饮而尽,暖流瞬间驱散了寒意:“天天不是跑,就是跳,要不就是扛著炮管越野奔袭,想不结实都难。可比不得你们在大学堂里,风吹不著,雨淋不著的。”
“说得轻巧,”莫小山撇撇嘴,“我们机械物理系的演算纸能堆满这间屋子,脑子比身子累多了。还有冯贵,他们地质系下个月就要去东边的青阳县山区实习了,那才是真的风餐露宿。”
“哦?要去野外了?”徐大年感兴趣地看向冯贵,“正好,我们学院下半年也有野外拉练和战术课程。说不定到时候,咱们还能在哪个山沟沟里碰上呢!”
冯贵闻言,伸手捣了他一拳:“那可说好了,要是我们在山里迷了路,就指望你徐大將军带兵来救了。”
徐大年笑著应了一声,打量著两位少时同伴。
虽然他们同在始兴城,但不同的学业、严格的校规,使得几人像今天这样齐聚一堂的机会並不多。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冯贵比少年时壮实了不少,皮肤因常年的野外考察变成了古铜色,手指关节粗大,显然是经常摆弄地质锤和罗盘。
莫小山则还是那副清瘦模样,但眼神更加专註明亮,那是沉浸在公式与理论世界中的人才有的神采。
几人正寒暄时,雅间的门再次被推开,孟浩深裹著一件质料上乘的深色呢子大衣走了进来,手中还提著一个小巧精致的纸盒。
“不好意思,诸位,管理学院那边琐事多了些,耽搁了。”他歉意地笑了笑,將纸盒放在桌上,“路过『桂香斋』,买了些新出的桃酥,大家尝尝。”
此时的孟浩深,气质比中学时更为沉稳,言谈举止间隱隱透出一种与他年龄不太相符的干练,显然是管理学院那种注重仪轨和行政能力培养的环境所致。
但他看向儿时伙伴的眼神,依旧充满了真诚的暖意。
四人终於到齐,孟浩深招呼伙计上来。
很快,几样家常却热气腾腾的菜餚摆满了桌面:一大盆燉得烂熟的羊肉萝卜汤,一盘色泽油亮的红烧鱼,几碟清炒时蔬,还有一大盘白面馒头。
简单的饭菜,却散发著令人心安的家常香气,在这初秋的傍晚,显得格外温暖慰藉。
“来!为咱们兄弟再次聚首,先以茶代酒,走一个!”徐大年率先举起了茶杯。
“乾杯!”四个茶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少年们的情谊仿佛也隨著这声响,愈发醇厚。
几口热汤下肚,身子暖和起来,话匣子也彻底打开了。
“怎么样,大年?在陆军学院的日子,是不是比我们想像的还要苦?”孟浩深问道,语气中带著关切。
徐大年呷了口茶,嘆道:“苦是自然,但也確实磨礪人。每日除了文化课,便是队列、体能、战术、射击……,教官们可都是军中老兵……呃,要求严得很。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想到如今咱们新华与西夷美洲的战事正酣,这点苦也算不得什么。说不定哪天,前方战事需要,我们这批学员就要开赴前线了。”
提到战爭,房间內的气氛稍稍凝重了些。
新华与西属殖民当局的战爭已经打了一年多,虽然海陆两军捷报频传,缴获的物资也是一船一船地运回新华本土,但西班牙王国毕竟是当世少有的全球性大国,皮糙肉厚,短时间內仍能凭藉厚实的家底缓缓喘息,远不到彻底將之降服的地步。
“也就是说,在今年之內,这场战爭怕是结束不了?”莫小山问道。
“应该结束不了。”孟浩深夹了一筷鲜嫩的鮭鱼,摇摇头说道:“半年多前,我新华陆军攻占阿卡普尔科港,然后突入內陆腹地,袭取了塔斯科银矿,然后於墨西哥城周边攻城略地,扫荡四方。”
“这个消息要传到西班牙本土,最快也得三五个月时间,待西班牙政府做出反应,差不多大半年就过去了。而且,以西班牙人骄傲自大的秉性,应该不会立即服软,甚至还会疯狂地向我新华发动反扑。”
“嗤!”冯贵嗤笑一声,“西班牙人拿什么来向我们新华反扑?今年初,我新华海军在智利康普塞西翁海域大败西班牙特遣舰队,俘获、击沉西班牙战舰九艘,余者皆龟缩於卡亚俄港內,不敢出战。难不成,西班牙人会从欧洲本土再调集一支无敌舰队过来?”
孟浩深將鮭鱼送入口中,细细咀嚼著,冷静的分析:“冯兄所言不无道理。不过,西班牙一百多年的殖民底蕴,岂会因一两场海战失利就一蹶不振?”
他放下筷子,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除非,我们能再给他们几次沉重打击。比如攻占巴拿马港口,切断其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联繫;或是一举拿下卡亚俄港,直接威胁秘鲁总督府所在的利马。”
莫小山若有所思地接话:“要是能兵临墨西哥城下,那西班牙人必定方寸大乱。”
“正是如此。”孟浩深頷首,“所以这场战爭,最起码还要再打一年。因为,西班牙人需要时间慢慢接受一个又一个惨败的现实,而我们则需要时间进一步扩大战果,让西班牙人不断感受巨大的军事压力,直至其无法承受。”
“我相信,经过此战以后,西班牙人应该要正视我们新华的崛起了。”冯贵笑著说道:“这片广袤的新洲大陆,未来必將由我们新华来主导。待我人口繁盛,国势日隆,赤旗席捲三洋,五星照耀新陆之日,亦不远矣!”
“说得好!”徐大年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喝彩道:“来来来,为了我新华制霸新洲,席捲三洋,干一杯!”
说著,他举起茶杯与三位好友碰了一下。
“可惜了,今日不能饮酒。”徐大年擦了擦嘴角的水渍。
“无妨!”孟浩深放下茶杯,笑著说道:“待到新年假期,大家都有閒暇,我们再约此地,定要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既如此,那可又要浩深破费了。”冯贵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年来,我们三个尽受你恩惠,此时思来,甚是惭愧呀!”
“阿贵,你说这话可就见外了。”孟浩深摆摆手,眼底暖意融融,“我们同学数载,更兼志趣相投,早已情同手足。些许身外之物,何足掛齿?来日方长,我们兄弟更要互相扶持,共行致远。”
他这番话让气氛重新热络起来。
冯贵也知趣地不再提这茬,转而问道:“浩深,你身在管理学院,兼之父辈乃是……,呃,消息最是灵通。依你看,咱们新华未来几年,除了这战事之外,还有哪些方面会大有可为?”
孟浩深略一沉吟,眉头一挑:“战事终有尽时,发展方为永恆之基。依我观之,未来数十年,国之命脉,或將繫於二字——『蒸汽』。”
“蒸汽?”莫小山眼睛顿时一亮,身为机械物理系的学生,他对此最为敏感。
“不错。”孟浩深压低了些声音,却掩不住话里的兴奋,“我某个……叔父提及,科工部正在秘密试验一种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铁车』。据说像马拉轨道那般,也是在固定的铁轨上行驶,载重惊人,日行数百里而不疲!”
“日行数百里?”徐大年瞪大了眼睛,“若真有此物,调兵运粮,岂非朝发夕至?”
“何止於此!”孟浩深越说越是兴起,“这『铁车』若能成功,届时通达新华各地,往来將极为便捷。更紧要者,它將如同利刃,直插內陆腹地,助我新华开拓无垠疆土。试想,昔日需跋涉数月方能穿越的莽荒之地,得此铁车,或数日便可抵达。移民、物资、政令,皆可畅通无阻。”
莫小山接口道:“浩深兄所言极是。蒸汽之力,实乃开天闢地之伟力。不独这陆上铁车,海上亦然。如今远航大洋,尚需倚赖风帆,受制於天时。”
“但据我们系里师长所言,蒸汽轮机技术日趋成熟,更大动力的船用蒸汽机已在研製之中。假以时日,定能造出数千吨的蒸汽巨轮。届时,浩瀚的太平洋,將真如我新华之內湖,四时无阻,往来自如!”
冯贵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说:“若真如此,那从大明输送移民的速度,將何止倍增!成千上万的汉人同胞苗裔,將乘坐蒸汽巨船,安稳抵达我新华家园。如今,我新华人口已逼近五十万,若有此等利器相助,百万之数,指日可待!甚至……千万人口,也绝非遥不可及!”
“……千万人口!”徐大年深吸一口气,眼中仿佛看到了那壮阔的未来,“若有千万同胞在此扎根立业,辅以蒸汽铁车纵横驰骋,千吨战舰横跨大洋……试问这新洲大陆,还有谁能与我新华爭锋?”
“什么西班牙,什么欧洲殖民势力,在我煌煌千万民眾、铁车纵横、汽船往来的新华面前,不过冢中枯骨,何足道哉!。”
雅间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隱约传来的海潮声和楼下食客的喧闹。
良久,孟浩深才缓缓开口,声音坚定而充满期望:“故此,诸位兄弟,我等今日所学,正是构筑此新时代之基石。大年执干戈以卫社稷,小山造机械以强国脉,阿贵探矿藏以实根基,我……或可於后方协理统筹,各展其长。这个新生的国度,正亟待我辈,亦亟待更多后来者,同心戮力,將其推向那前无古人之高峰。”
他的目光扫过三位挚友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庞,四人相视一笑,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在心间流淌。
窗外,始兴城的万家灯火渐次亮起,与天际初升的星宿之光交相辉映,仿佛正昭示著这个新生国度,与他们自己,那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夜色已浓,始兴城的灯火却愈发璀璨,与天边星光交相辉映。
孟浩深凭窗远眺,轻声道:“家父尝言,新华非是避世桃源,此处乃是希望所寄之地。从前,我或未能深解其意,如今……却是愈发明白了。我们,便是这片希望之地未来。”
三人闻言,皆默默点头。
数年的时光,让他们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肩负责任的青年,也让他们更深切地理解了“新洲”二字的含义。
这片土地上的一切,自篳路蓝缕以至今日初具规模,无不凝聚著开拓者的心血与智慧。
而未来发展的千钧重担,终將落在他们这一代的肩头。
——
(本章完)
“阿嚏!”
新洲大学堂附近一家名为“学子居”的食肆店二楼隔间里,莫小山使劲打了一个喷嚏,揉了揉有些发红的鼻子。
“咋了,受凉了?”坐在他旁边的冯贵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开学还没几天,你要是一病不起,那怕是要误不少课程。你们机械物理系的功课听说紧得很,落下一点可就难追了。”
“你这乌鸦嘴!”莫小山笑骂一句,顺手锤了对方一拳,“放心好了,我这身体虽然瘦弱,但也没那么娇贵。……估计,是大年和浩深这两个傢伙在背后念叨我呢。”
他说著,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那件半新的靛蓝色学生装。
时值初秋,始兴城傍晚的海风已带著几分凉意。
窗外,新洲大学堂的校园在暮色中显得静謐而庄严,几座融合了中式飞檐与现代玻璃窗的教学楼错落其间,依稀可见捧著书本匆匆走过的学子身影。
“我看吶,是这食肆里的辣椒味儿太冲了。”冯贵嘿嘿一笑,指了指楼下大堂。
一股混合著辣椒、香料与热油爆炒的浓郁香气裊裊飘来,勾得人食慾大动。
这家名为“学子居”的食肆是大学堂里的学子们常来的聚会、打牙祭的地点。
掌柜是个三十多岁的福建汉子,曾是海军里的一名厨子,退役后便拿著一笔丰厚的服役金开了这么家食肆店。
此时正是晚饭时分,店里飘荡著浓郁的鮭鱼汤香气,夹杂著各桌客人热烈的交谈声,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
冯贵提起粗陶茶壶,为莫小山斟了一杯热茶,氤氳的蒸汽立刻在微凉的空气中升腾起来。
“说起来,咱们在新洲大学也求学一年有余了,时光飞逝啊!”莫小山捧著温热的茶杯,感受著指尖传来的暖意。
“是啊,五年前咱们在街市上许下的愿望,如今竟然真的实现了,我们全都考入了大学堂。”他的目光透过窗户望向暮色中的大学堂,“听说,你们地质系要搞一次实地野外勘探?什么时候出发?”
“下个月初。”冯贵兴奋地前倾身体,“这次我们乘船前往东边大陆上的青阳县(今贝林汉姆市),传闻那边的山里发现了零星的煤炭露头。嗯,还是优质的褐煤,如果真能找到一座像样的矿藏,对我们新华的工业发展將是重大利好。”
两人正说著话,木质楼梯传来沉稳有力的脚步声。
帘櫳一挑,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
来人穿著一身深蓝色陆军学员制服,肩章上已是学员队官的標识,身姿挺拔,眉宇间褪去了少年的跳脱,多了几分军人的坚毅,正是徐大年。
“报告!陆军学院炮兵科42级学员徐大年,奉命前来报到!”他故意挺起胸膛,绷著脸,模仿著操典上的语气,但眼中的笑意却藏不住。
“得了得了,徐大炮,这里可不是你的操练场!”冯贵一把將他拉到位子上坐下,“赶紧坐下吧,我和小山早就等得肚子咕咕叫了。”
“抱歉,抱歉!我们队里有人考核不过关,被教官临时加了组体能,来晚了!”说著,他摘下军帽,掛在一旁的衣架上。
“不晚不晚,浩深也还没到呢。”莫小山笑著给他倒了杯热茶,“看你这精气神,陆军学院果然名不虚传,这身板,都快赶上码头上的起重机了。”
徐大年嘿嘿一笑,接过茶杯一饮而尽,暖流瞬间驱散了寒意:“天天不是跑,就是跳,要不就是扛著炮管越野奔袭,想不结实都难。可比不得你们在大学堂里,风吹不著,雨淋不著的。”
“说得轻巧,”莫小山撇撇嘴,“我们机械物理系的演算纸能堆满这间屋子,脑子比身子累多了。还有冯贵,他们地质系下个月就要去东边的青阳县山区实习了,那才是真的风餐露宿。”
“哦?要去野外了?”徐大年感兴趣地看向冯贵,“正好,我们学院下半年也有野外拉练和战术课程。说不定到时候,咱们还能在哪个山沟沟里碰上呢!”
冯贵闻言,伸手捣了他一拳:“那可说好了,要是我们在山里迷了路,就指望你徐大將军带兵来救了。”
徐大年笑著应了一声,打量著两位少时同伴。
虽然他们同在始兴城,但不同的学业、严格的校规,使得几人像今天这样齐聚一堂的机会並不多。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冯贵比少年时壮实了不少,皮肤因常年的野外考察变成了古铜色,手指关节粗大,显然是经常摆弄地质锤和罗盘。
莫小山则还是那副清瘦模样,但眼神更加专註明亮,那是沉浸在公式与理论世界中的人才有的神采。
几人正寒暄时,雅间的门再次被推开,孟浩深裹著一件质料上乘的深色呢子大衣走了进来,手中还提著一个小巧精致的纸盒。
“不好意思,诸位,管理学院那边琐事多了些,耽搁了。”他歉意地笑了笑,將纸盒放在桌上,“路过『桂香斋』,买了些新出的桃酥,大家尝尝。”
此时的孟浩深,气质比中学时更为沉稳,言谈举止间隱隱透出一种与他年龄不太相符的干练,显然是管理学院那种注重仪轨和行政能力培养的环境所致。
但他看向儿时伙伴的眼神,依旧充满了真诚的暖意。
四人终於到齐,孟浩深招呼伙计上来。
很快,几样家常却热气腾腾的菜餚摆满了桌面:一大盆燉得烂熟的羊肉萝卜汤,一盘色泽油亮的红烧鱼,几碟清炒时蔬,还有一大盘白面馒头。
简单的饭菜,却散发著令人心安的家常香气,在这初秋的傍晚,显得格外温暖慰藉。
“来!为咱们兄弟再次聚首,先以茶代酒,走一个!”徐大年率先举起了茶杯。
“乾杯!”四个茶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少年们的情谊仿佛也隨著这声响,愈发醇厚。
几口热汤下肚,身子暖和起来,话匣子也彻底打开了。
“怎么样,大年?在陆军学院的日子,是不是比我们想像的还要苦?”孟浩深问道,语气中带著关切。
徐大年呷了口茶,嘆道:“苦是自然,但也確实磨礪人。每日除了文化课,便是队列、体能、战术、射击……,教官们可都是军中老兵……呃,要求严得很。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想到如今咱们新华与西夷美洲的战事正酣,这点苦也算不得什么。说不定哪天,前方战事需要,我们这批学员就要开赴前线了。”
提到战爭,房间內的气氛稍稍凝重了些。
新华与西属殖民当局的战爭已经打了一年多,虽然海陆两军捷报频传,缴获的物资也是一船一船地运回新华本土,但西班牙王国毕竟是当世少有的全球性大国,皮糙肉厚,短时间內仍能凭藉厚实的家底缓缓喘息,远不到彻底將之降服的地步。
“也就是说,在今年之內,这场战爭怕是结束不了?”莫小山问道。
“应该结束不了。”孟浩深夹了一筷鲜嫩的鮭鱼,摇摇头说道:“半年多前,我新华陆军攻占阿卡普尔科港,然后突入內陆腹地,袭取了塔斯科银矿,然后於墨西哥城周边攻城略地,扫荡四方。”
“这个消息要传到西班牙本土,最快也得三五个月时间,待西班牙政府做出反应,差不多大半年就过去了。而且,以西班牙人骄傲自大的秉性,应该不会立即服软,甚至还会疯狂地向我新华发动反扑。”
“嗤!”冯贵嗤笑一声,“西班牙人拿什么来向我们新华反扑?今年初,我新华海军在智利康普塞西翁海域大败西班牙特遣舰队,俘获、击沉西班牙战舰九艘,余者皆龟缩於卡亚俄港內,不敢出战。难不成,西班牙人会从欧洲本土再调集一支无敌舰队过来?”
孟浩深將鮭鱼送入口中,细细咀嚼著,冷静的分析:“冯兄所言不无道理。不过,西班牙一百多年的殖民底蕴,岂会因一两场海战失利就一蹶不振?”
他放下筷子,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除非,我们能再给他们几次沉重打击。比如攻占巴拿马港口,切断其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联繫;或是一举拿下卡亚俄港,直接威胁秘鲁总督府所在的利马。”
莫小山若有所思地接话:“要是能兵临墨西哥城下,那西班牙人必定方寸大乱。”
“正是如此。”孟浩深頷首,“所以这场战爭,最起码还要再打一年。因为,西班牙人需要时间慢慢接受一个又一个惨败的现实,而我们则需要时间进一步扩大战果,让西班牙人不断感受巨大的军事压力,直至其无法承受。”
“我相信,经过此战以后,西班牙人应该要正视我们新华的崛起了。”冯贵笑著说道:“这片广袤的新洲大陆,未来必將由我们新华来主导。待我人口繁盛,国势日隆,赤旗席捲三洋,五星照耀新陆之日,亦不远矣!”
“说得好!”徐大年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喝彩道:“来来来,为了我新华制霸新洲,席捲三洋,干一杯!”
说著,他举起茶杯与三位好友碰了一下。
“可惜了,今日不能饮酒。”徐大年擦了擦嘴角的水渍。
“无妨!”孟浩深放下茶杯,笑著说道:“待到新年假期,大家都有閒暇,我们再约此地,定要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既如此,那可又要浩深破费了。”冯贵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些年来,我们三个尽受你恩惠,此时思来,甚是惭愧呀!”
“阿贵,你说这话可就见外了。”孟浩深摆摆手,眼底暖意融融,“我们同学数载,更兼志趣相投,早已情同手足。些许身外之物,何足掛齿?来日方长,我们兄弟更要互相扶持,共行致远。”
他这番话让气氛重新热络起来。
冯贵也知趣地不再提这茬,转而问道:“浩深,你身在管理学院,兼之父辈乃是……,呃,消息最是灵通。依你看,咱们新华未来几年,除了这战事之外,还有哪些方面会大有可为?”
孟浩深略一沉吟,眉头一挑:“战事终有尽时,发展方为永恆之基。依我观之,未来数十年,国之命脉,或將繫於二字——『蒸汽』。”
“蒸汽?”莫小山眼睛顿时一亮,身为机械物理系的学生,他对此最为敏感。
“不错。”孟浩深压低了些声音,却掩不住话里的兴奋,“我某个……叔父提及,科工部正在秘密试验一种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铁车』。据说像马拉轨道那般,也是在固定的铁轨上行驶,载重惊人,日行数百里而不疲!”
“日行数百里?”徐大年瞪大了眼睛,“若真有此物,调兵运粮,岂非朝发夕至?”
“何止於此!”孟浩深越说越是兴起,“这『铁车』若能成功,届时通达新华各地,往来將极为便捷。更紧要者,它將如同利刃,直插內陆腹地,助我新华开拓无垠疆土。试想,昔日需跋涉数月方能穿越的莽荒之地,得此铁车,或数日便可抵达。移民、物资、政令,皆可畅通无阻。”
莫小山接口道:“浩深兄所言极是。蒸汽之力,实乃开天闢地之伟力。不独这陆上铁车,海上亦然。如今远航大洋,尚需倚赖风帆,受制於天时。”
“但据我们系里师长所言,蒸汽轮机技术日趋成熟,更大动力的船用蒸汽机已在研製之中。假以时日,定能造出数千吨的蒸汽巨轮。届时,浩瀚的太平洋,將真如我新华之內湖,四时无阻,往来自如!”
冯贵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说:“若真如此,那从大明输送移民的速度,將何止倍增!成千上万的汉人同胞苗裔,將乘坐蒸汽巨船,安稳抵达我新华家园。如今,我新华人口已逼近五十万,若有此等利器相助,百万之数,指日可待!甚至……千万人口,也绝非遥不可及!”
“……千万人口!”徐大年深吸一口气,眼中仿佛看到了那壮阔的未来,“若有千万同胞在此扎根立业,辅以蒸汽铁车纵横驰骋,千吨战舰横跨大洋……试问这新洲大陆,还有谁能与我新华爭锋?”
“什么西班牙,什么欧洲殖民势力,在我煌煌千万民眾、铁车纵横、汽船往来的新华面前,不过冢中枯骨,何足道哉!。”
雅间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隱约传来的海潮声和楼下食客的喧闹。
良久,孟浩深才缓缓开口,声音坚定而充满期望:“故此,诸位兄弟,我等今日所学,正是构筑此新时代之基石。大年执干戈以卫社稷,小山造机械以强国脉,阿贵探矿藏以实根基,我……或可於后方协理统筹,各展其长。这个新生的国度,正亟待我辈,亦亟待更多后来者,同心戮力,將其推向那前无古人之高峰。”
他的目光扫过三位挚友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庞,四人相视一笑,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在心间流淌。
窗外,始兴城的万家灯火渐次亮起,与天际初升的星宿之光交相辉映,仿佛正昭示著这个新生国度,与他们自己,那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夜色已浓,始兴城的灯火却愈发璀璨,与天边星光交相辉映。
孟浩深凭窗远眺,轻声道:“家父尝言,新华非是避世桃源,此处乃是希望所寄之地。从前,我或未能深解其意,如今……却是愈发明白了。我们,便是这片希望之地未来。”
三人闻言,皆默默点头。
数年的时光,让他们从懵懂少年成长为肩负责任的青年,也让他们更深切地理解了“新洲”二字的含义。
这片土地上的一切,自篳路蓝缕以至今日初具规模,无不凝聚著开拓者的心血与智慧。
而未来发展的千钧重担,终將落在他们这一代的肩头。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