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接触(八)
第588章 接触(八)
1643年12月7日,黄河屯(今海兰泡)。
凛冬已至,天地间唯余白茫茫一片。
鹅毛般的雪片无声飘落,覆盖了黑龙江与精奇里江交汇处的广袤原野,将黄河屯这座新兴的堡寨也染成了素白。
堡寨坐落于两江环抱的三角冲积平原上,以粗大的原木构筑成墙,墙高近两丈,四角立有哨塔和炮位,隐约可见几门黑黝黝的火炮身影,上面覆盖着防雪的油布。
望楼上值哨的民兵裹着厚重的皮裘,不时举着望远镜眺望远方,但视线所及之处,皆是漫天飞雪与银装素裹的山林原野。
寨墙之外,是近千亩已被深雪覆盖的农田,田埂与沟渠的轮廓在依稀可辨,昭示着此地并非纯粹的渔猎之域。
更远处,几排新搭建的木质仓廪和牲畜圈舍顶上积着厚厚的雪,隐约可见炊烟从民居的烟囱中袅袅升起。
这里,曾是大明奴儿干都司下辖的亦儿古里卫故地,汉、达斡尔、女真等族裔共同开拓的边疆定居点,因精奇里江(结雅河)水色浑黄而得名“黄河屯”。
三年前,新洲华夏共和国的黑水拓殖分区将势力延伸至此,便一眼看中了它控扼黑龙江中上游航运的咽喉地位以及周边肥沃黑土,遂驱役移民,伐木夯土,建起了这座集军事、贸易与行政功能于一体的要塞据点,并沿用其旧名。
经过数年经营,黄河屯已汇聚了五百余名来自各方的移民,成为方圆百里内人口最多、商贸最为繁华的所在。
堡寨内,除了兵营、官署和仓库,还开设了十余间商铺,铁器、布匹、食盐、茶叶等货物琳琅满目。
每月逢十的集市日,周边达斡尔、鄂温克部落的猎人便会牵着驯鹿,驾着雪橇而来,用珍贵的毛皮、山参、鹿茸等物产,换走新华的铁锅、犁铧、布匹和盐茶。
新华人带来的诸多优质商品和相对公平的交易规则,使得许多原本需向南方清虏缴纳貂皮贡赋的部落,逐渐转而依附黄河屯。
潜移默化间,周边众多部落族群,已逐渐将对清廷的贡赋义务抛诸脑后,转而与新华人建立了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初步的政治归属关系。
拓殖区在此设立了“黑水拓殖分区黄河屯事务司“,管理户籍,仲裁纠纷,组织屯垦,并定期以盐铁布帛换取毛皮,俨然已成为这片土地上新秩序的代表。
午后,天色愈发阴沉,鹅毛般的雪片密集落下,能见度极低。
望楼上的哨兵,却隐约听到了风中传来的微弱马蹄声和呜咽般的号角声--那是达斡尔人遇急事求援时特有的信号。
片刻,一小队人马,约莫十余人,全身覆盖着雪,踉跄地来到堡寨门前。
“开门,快开门!我们要见新华的大人!……有吃人的恶魔来了!”一名达斡尔人撤下头上的毡帽,朝寨墙上大声呼喊,声音在风雪中显得有些嘶哑,隐隐透着一股凄厉和恐惧。
值哨的民兵小队长认出是常来贸易的巴尔达奇部的人,只见他们个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身上带着明显的冻伤和刀剑伤痕。
他在请示队长后,随即便打开堡门一条缝隙,将他们引入堡内,并迅速通报。
为首的名叫巴尔赤的达斡尔汉子,顾不得拍打身上的积雪,踉跄着跟随引路的民兵穿过积雪的街道,直奔官署而去。
他眼神中充满了惊恐、悲愤与最后的一丝希望。
很快,他们被带到了官署。
官署正堂内,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着来客身上的寒气,却驱不散他们心头的阴霾。
黄河屯事务司主事陈时坚端坐在主位,放下正在批阅的文书。
“尊敬的陈大人!”那位达斡尔汉子巴尔赤,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用生硬的汉语,夹杂着达斡尔语和手势,声泪俱下地控诉起来:“请你救救我们吧!你的子民……遭到了恶魔的袭击,寨子被焚烧,族人被杀死,粮食也被抢走……我们已经陷入极度危险和恐惧之中……”
“巴尔赤,起来好生说话。”陈时坚皱了一下眉头,脸上露出一丝不耐的神情。
该不是,他们部落之间又发生了争斗,来这里请新华人主持公道?
“大人,北方……北方来了一群罗刹人!”巴尔赤并未起身,眼泪纵横地继续哭告道:“他们都是恶魔……,是的,一群真正的吃人恶魔!他们袭击了我们巴尔达奇部三个村寨,杀死了我们三十多个族人,绑架了德高望重的老头人多普蒂乌尔。”
“他们为了果腹,竟然……竟然吃了我们许多的族人!”
“什么?”陈时坚闻言,立时惊得站了起来,上前几步,一把抓住巴尔赤肩膀,“巴尔赤头人,你细细说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罗刹?什么吃人恶魔?”
巴尔赤喘着粗气,在同伴的补充下,断断续续地讲述了他们的噩梦。
约在一个月前,一支一百三十多人的队伍,穿着奇怪的服装,说着完全听不懂的语言,翻越了北部的大山(外兴安岭),出现在精奇里江上游的姆列坎河口附近。
他们自称来自遥远北方一个叫“雅库茨克”的地方,前来寻找传说中的宝藏和黄金。
他们起初拿出一些劣质的玻璃珠子、粗糙的布料,想换取达斡尔人的粮食和毛皮,还打听哪里有什么“金矿”、“银矿”。
“陈大人,你知道的……”巴尔赤激动地说,“我们从你们新华人这里能换到更好的铁锅、锋利的刀剑、暖和的布匹,还有救命的药材,谁还稀罕他们那些破烂玩意。我们拒绝了他们,也警告他们离开我们的猎场。”
“然而,遭到拒绝后,这些罗刹人立刻撕下了伪装。他们趁着一个清晨,突袭了我们的一座寨子,绑架了我们的部落头领多普蒂乌尔大人,以此要挟部落提供粮食。”
“……我们想救人,跟他们打了几仗,”巴尔赤的声音带着痛苦和一丝恐惧,“他们有火枪,就跟你们新华的战士所持有的武器一样,能在很远的地方就打倒我们最勇敢的战士。虽然你们卖给我们的刀剑让我们能近身搏杀,可还没冲到跟前,就倒下了好多人……”
“他们……他们杀死了我们族人,然后……然后把他们的尸体当成了食物吃掉了!”巴尔赤双眼通红,身体因愤怒和恐惧而颤抖,“他们是恶魔!是吃人的罗刹鬼!我们好几个寨子都遭到了他们的袭击,粮食被抢,族人被杀……女人被掳走,甚至……就连多普蒂乌尔头人现在生死也不得而知。”
为了证明他所言非虚,巴尔赤等一行人还捉了一名罗刹人带了过来。
很快,几名随从抬上了一个用皮毛包裹的担架,上面躺着一个气息奄奄的人。
陈时坚低头查看,见此人高鼻深目,头发淡黄,穿着破烂不堪的粗呢外套,身上有几处明显的刀伤和严重的冻伤,已然意识模糊。
“这是我们设伏抓住的一个落单的罗刹人,”巴尔赤解释道,“本想带个活的来给大人看,但他伤得太重,路上又冻得厉害,不知能否还能问出一些什么……”
陈时坚面色凝重,立刻唤来屯里略通外伤救治的郎中进行抢救,并试图对其展开讯问。
然而,这个哥萨克俘虏因伤势过重,加之长途颠簸,仅在断断续续的拷问中吐出几个模糊的音节如“雅库茨克”、“波雅科夫”、“饥饿”之后,便在高热和伤痛中咽了气。
当晚,黄河屯官署议事堂内灯火通明,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
陈时文坚召集了所有拓殖官员和民兵队长、小队长进行军议。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陈时坚面色严峻,“一支来自极北,自称‘罗刹’的武装匪徒,侵入我黑水拓殖区辖境,屠戮我藩属部民,行食人恶魔之举,其罪滔天,人神共愤!”
“巴尔赤他们的部落,虽未直接编入我新华户籍,受我新华管辖,但已与我通商互市,接受我之旗徽信物,理应受我庇护。如今,其遣使泣血求援,于情于理,我们都不可坐视。”
话音落下,议事堂内立时陷入安静之中。
炭火盆的噼啪声成了唯一的背景音,映照着在座众人阴晴不定的脸庞。
这大冷天的,如何去救那些达斡尔人?
民兵队长周旺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大人,非是周某怯战。实在是这天气……诸位看看窗外!”
他抬手一指窗外呼啸的风雪,“大雪封路,积雪深处能没及马腹,浅处亦过膝弯。大队人马出动,莫说行军迟缓,极易迷失方向,单是这后勤辎重转运,便是天大的难题。”
“再者,此等酷寒,火绳难燃,燧石易潮,火器效能大打折扣。若在野外遭遇‘白毛风’(暴风雪),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负责屯垦和后勤的司务王长贵立刻附和:“周队长所言极是。堡中存粮虽足,但要支撑大军远程出击,还需大量民夫转运。”
“如今寨中壮丁多在猫冬,骤然征发,恐生怨言,也影响来年春耕。再者,我们对那伙罗刹人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仅凭达斡尔人一面之词,贸然深入险地,恐非万全之策。”
另一名年轻的小队长却有些激愤:“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巴尔达奇的部民被屠戮、被……被那些恶魔当成口粮吗?”
“我们平日里以盐铁布帛换取他们的毛皮,许诺保其安宁。如今他们遭此大难,我们若畏缩不前,坐视不理,周边那些鄂温克、赫哲各部会怎么看?”
“他们还会相信咱们新华的承诺吗?这人心一失,咱们黄河屯可就成了孤家寡人,如何进一步扩展拓殖?”
这话说到了关键处,有人立即点头称是。
就凭黄河屯这四五百来人,如何能控制方圆百里的地盘?
那还不是要依托周边归附的土著部落,以贸易为纽带,以武力为后盾,持续向他们施加新华的影响力,将他们凝聚成一个利益与安全共存的集合体。
若是,面对巴尔达奇部遭此厄运,却见死不救,那可就寒了土著部落的人心了。
陈时坚沉吟半响,抬起头来,目光扫过众人,开口说道:“周队长和王司务的顾虑,是老成持重之言。这鬼天气,确实不宜大军劳师远征。但……”
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沉了下来,“孙二说得也很有道理,更是触及我新华在此立足之根本。我等在这里拓殖垦荒,建堡寨,立规制,所依仗者,非仅坚船利炮,更是‘信义’二字。”
“对内,言出必行;对外,守望相助。若今日弃巴尔达奇部于不顾,明日就不会再有部落冒着被清虏报复的风险与我们交易,也不会再有心向我新华的部民来投。届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毛皮和山货,更是这片土地的人心向背。”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简陋地图前,指向精奇里江上游区域:“罗刹匪类,必须惩戒!但如何惩戒,需讲求策略。既然出动大队兵马困难重重,我等便另辟蹊径。”
众人闻言,皆露疑惑之色。
陈时坚继续道:“我的意思是,选派精锐,从民兵中挑选十名悍勇之辈,并且精通火器操作,前往巴尔达奇部助战,以稳民心士气”
周旺心中一动,立时主动请缨:“大人,属下愿往!”
“嗯,很好!”陈时坚很是欣慰地看着他,“周队长勇毅果敢,乃是我黄河屯顶梁之柱,由你带队前往,必能稳定前方局面。”
“不过,你且谨记,此番前去,并非去与罗刹人正面决战。而是助力协守,减少巴尔达奇部损失过大。”
“你们可携带三十支备用火枪,以及足量火药、弹丸,先帮着他们稳住阵脚,守住几座主要的寨子。接下来,你们需教导达斡尔人使用这些火器,让他们自己武装起来,有能力抵御罗刹人的袭击。”
“我们要帮他们长出獠牙,而不是永远做需要庇护的羔羊!”
王长贵若有所思:“大人的意思是……以夷制夷?”
“也不尽然。”陈时坚摇头,“是助人自强,亦是播撒火种。让达斡尔人亲身体验并掌握我新华利器之威,他们方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依附我们的价值与必要。这三十支火枪,既是援助,也是纽带和示范。”
“大人,将火枪授予土人,会不会养虎为患……”周旺小心地提醒道。
“无妨!”陈时坚笑了笑,“火器之威,半在器物,半在操练和维护,以及持续补给。只要我们牢牢掌握火药配方、弹丸制作工艺以及后续的武器供应渠道,他们便只能更加依赖我们,只能主动依附我新华,不敢亦不能生出二心。”
决议已定,黄河屯立刻动了起来。
第三日清晨,风雪稍歇。
周旺带着十个民兵,以及载着三十支火枪、火药桶和粮秣的雪橇,在巴尔赤等人的引领下,踏上茫茫雪原。
陈时坚亲自送至寨门,对周旺最后叮嘱道:“切记,此行以稳为主,协防授技,保全实力为上,勿要贪功冒进,与敌硬拼。”
“你等只需坚守数月,待到明年开春,冰消雪融,道路畅通,我黄河屯必将动员民兵,汇合周边部落勇士,组成讨伐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北上犁庭扫穴,誓将那伙吃人的罗刹恶魔,彻底荡清,永绝后患!”
——
(本章完)
1643年12月7日,黄河屯(今海兰泡)。
凛冬已至,天地间唯余白茫茫一片。
鹅毛般的雪片无声飘落,覆盖了黑龙江与精奇里江交汇处的广袤原野,将黄河屯这座新兴的堡寨也染成了素白。
堡寨坐落于两江环抱的三角冲积平原上,以粗大的原木构筑成墙,墙高近两丈,四角立有哨塔和炮位,隐约可见几门黑黝黝的火炮身影,上面覆盖着防雪的油布。
望楼上值哨的民兵裹着厚重的皮裘,不时举着望远镜眺望远方,但视线所及之处,皆是漫天飞雪与银装素裹的山林原野。
寨墙之外,是近千亩已被深雪覆盖的农田,田埂与沟渠的轮廓在依稀可辨,昭示着此地并非纯粹的渔猎之域。
更远处,几排新搭建的木质仓廪和牲畜圈舍顶上积着厚厚的雪,隐约可见炊烟从民居的烟囱中袅袅升起。
这里,曾是大明奴儿干都司下辖的亦儿古里卫故地,汉、达斡尔、女真等族裔共同开拓的边疆定居点,因精奇里江(结雅河)水色浑黄而得名“黄河屯”。
三年前,新洲华夏共和国的黑水拓殖分区将势力延伸至此,便一眼看中了它控扼黑龙江中上游航运的咽喉地位以及周边肥沃黑土,遂驱役移民,伐木夯土,建起了这座集军事、贸易与行政功能于一体的要塞据点,并沿用其旧名。
经过数年经营,黄河屯已汇聚了五百余名来自各方的移民,成为方圆百里内人口最多、商贸最为繁华的所在。
堡寨内,除了兵营、官署和仓库,还开设了十余间商铺,铁器、布匹、食盐、茶叶等货物琳琅满目。
每月逢十的集市日,周边达斡尔、鄂温克部落的猎人便会牵着驯鹿,驾着雪橇而来,用珍贵的毛皮、山参、鹿茸等物产,换走新华的铁锅、犁铧、布匹和盐茶。
新华人带来的诸多优质商品和相对公平的交易规则,使得许多原本需向南方清虏缴纳貂皮贡赋的部落,逐渐转而依附黄河屯。
潜移默化间,周边众多部落族群,已逐渐将对清廷的贡赋义务抛诸脑后,转而与新华人建立了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初步的政治归属关系。
拓殖区在此设立了“黑水拓殖分区黄河屯事务司“,管理户籍,仲裁纠纷,组织屯垦,并定期以盐铁布帛换取毛皮,俨然已成为这片土地上新秩序的代表。
午后,天色愈发阴沉,鹅毛般的雪片密集落下,能见度极低。
望楼上的哨兵,却隐约听到了风中传来的微弱马蹄声和呜咽般的号角声--那是达斡尔人遇急事求援时特有的信号。
片刻,一小队人马,约莫十余人,全身覆盖着雪,踉跄地来到堡寨门前。
“开门,快开门!我们要见新华的大人!……有吃人的恶魔来了!”一名达斡尔人撤下头上的毡帽,朝寨墙上大声呼喊,声音在风雪中显得有些嘶哑,隐隐透着一股凄厉和恐惧。
值哨的民兵小队长认出是常来贸易的巴尔达奇部的人,只见他们个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身上带着明显的冻伤和刀剑伤痕。
他在请示队长后,随即便打开堡门一条缝隙,将他们引入堡内,并迅速通报。
为首的名叫巴尔赤的达斡尔汉子,顾不得拍打身上的积雪,踉跄着跟随引路的民兵穿过积雪的街道,直奔官署而去。
他眼神中充满了惊恐、悲愤与最后的一丝希望。
很快,他们被带到了官署。
官署正堂内,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着来客身上的寒气,却驱不散他们心头的阴霾。
黄河屯事务司主事陈时坚端坐在主位,放下正在批阅的文书。
“尊敬的陈大人!”那位达斡尔汉子巴尔赤,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用生硬的汉语,夹杂着达斡尔语和手势,声泪俱下地控诉起来:“请你救救我们吧!你的子民……遭到了恶魔的袭击,寨子被焚烧,族人被杀死,粮食也被抢走……我们已经陷入极度危险和恐惧之中……”
“巴尔赤,起来好生说话。”陈时坚皱了一下眉头,脸上露出一丝不耐的神情。
该不是,他们部落之间又发生了争斗,来这里请新华人主持公道?
“大人,北方……北方来了一群罗刹人!”巴尔赤并未起身,眼泪纵横地继续哭告道:“他们都是恶魔……,是的,一群真正的吃人恶魔!他们袭击了我们巴尔达奇部三个村寨,杀死了我们三十多个族人,绑架了德高望重的老头人多普蒂乌尔。”
“他们为了果腹,竟然……竟然吃了我们许多的族人!”
“什么?”陈时坚闻言,立时惊得站了起来,上前几步,一把抓住巴尔赤肩膀,“巴尔赤头人,你细细说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罗刹?什么吃人恶魔?”
巴尔赤喘着粗气,在同伴的补充下,断断续续地讲述了他们的噩梦。
约在一个月前,一支一百三十多人的队伍,穿着奇怪的服装,说着完全听不懂的语言,翻越了北部的大山(外兴安岭),出现在精奇里江上游的姆列坎河口附近。
他们自称来自遥远北方一个叫“雅库茨克”的地方,前来寻找传说中的宝藏和黄金。
他们起初拿出一些劣质的玻璃珠子、粗糙的布料,想换取达斡尔人的粮食和毛皮,还打听哪里有什么“金矿”、“银矿”。
“陈大人,你知道的……”巴尔赤激动地说,“我们从你们新华人这里能换到更好的铁锅、锋利的刀剑、暖和的布匹,还有救命的药材,谁还稀罕他们那些破烂玩意。我们拒绝了他们,也警告他们离开我们的猎场。”
“然而,遭到拒绝后,这些罗刹人立刻撕下了伪装。他们趁着一个清晨,突袭了我们的一座寨子,绑架了我们的部落头领多普蒂乌尔大人,以此要挟部落提供粮食。”
“……我们想救人,跟他们打了几仗,”巴尔赤的声音带着痛苦和一丝恐惧,“他们有火枪,就跟你们新华的战士所持有的武器一样,能在很远的地方就打倒我们最勇敢的战士。虽然你们卖给我们的刀剑让我们能近身搏杀,可还没冲到跟前,就倒下了好多人……”
“他们……他们杀死了我们族人,然后……然后把他们的尸体当成了食物吃掉了!”巴尔赤双眼通红,身体因愤怒和恐惧而颤抖,“他们是恶魔!是吃人的罗刹鬼!我们好几个寨子都遭到了他们的袭击,粮食被抢,族人被杀……女人被掳走,甚至……就连多普蒂乌尔头人现在生死也不得而知。”
为了证明他所言非虚,巴尔赤等一行人还捉了一名罗刹人带了过来。
很快,几名随从抬上了一个用皮毛包裹的担架,上面躺着一个气息奄奄的人。
陈时坚低头查看,见此人高鼻深目,头发淡黄,穿着破烂不堪的粗呢外套,身上有几处明显的刀伤和严重的冻伤,已然意识模糊。
“这是我们设伏抓住的一个落单的罗刹人,”巴尔赤解释道,“本想带个活的来给大人看,但他伤得太重,路上又冻得厉害,不知能否还能问出一些什么……”
陈时坚面色凝重,立刻唤来屯里略通外伤救治的郎中进行抢救,并试图对其展开讯问。
然而,这个哥萨克俘虏因伤势过重,加之长途颠簸,仅在断断续续的拷问中吐出几个模糊的音节如“雅库茨克”、“波雅科夫”、“饥饿”之后,便在高热和伤痛中咽了气。
当晚,黄河屯官署议事堂内灯火通明,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
陈时文坚召集了所有拓殖官员和民兵队长、小队长进行军议。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陈时坚面色严峻,“一支来自极北,自称‘罗刹’的武装匪徒,侵入我黑水拓殖区辖境,屠戮我藩属部民,行食人恶魔之举,其罪滔天,人神共愤!”
“巴尔赤他们的部落,虽未直接编入我新华户籍,受我新华管辖,但已与我通商互市,接受我之旗徽信物,理应受我庇护。如今,其遣使泣血求援,于情于理,我们都不可坐视。”
话音落下,议事堂内立时陷入安静之中。
炭火盆的噼啪声成了唯一的背景音,映照着在座众人阴晴不定的脸庞。
这大冷天的,如何去救那些达斡尔人?
民兵队长周旺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大人,非是周某怯战。实在是这天气……诸位看看窗外!”
他抬手一指窗外呼啸的风雪,“大雪封路,积雪深处能没及马腹,浅处亦过膝弯。大队人马出动,莫说行军迟缓,极易迷失方向,单是这后勤辎重转运,便是天大的难题。”
“再者,此等酷寒,火绳难燃,燧石易潮,火器效能大打折扣。若在野外遭遇‘白毛风’(暴风雪),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负责屯垦和后勤的司务王长贵立刻附和:“周队长所言极是。堡中存粮虽足,但要支撑大军远程出击,还需大量民夫转运。”
“如今寨中壮丁多在猫冬,骤然征发,恐生怨言,也影响来年春耕。再者,我们对那伙罗刹人的具体情况知之甚少,仅凭达斡尔人一面之词,贸然深入险地,恐非万全之策。”
另一名年轻的小队长却有些激愤:“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巴尔达奇的部民被屠戮、被……被那些恶魔当成口粮吗?”
“我们平日里以盐铁布帛换取他们的毛皮,许诺保其安宁。如今他们遭此大难,我们若畏缩不前,坐视不理,周边那些鄂温克、赫哲各部会怎么看?”
“他们还会相信咱们新华的承诺吗?这人心一失,咱们黄河屯可就成了孤家寡人,如何进一步扩展拓殖?”
这话说到了关键处,有人立即点头称是。
就凭黄河屯这四五百来人,如何能控制方圆百里的地盘?
那还不是要依托周边归附的土著部落,以贸易为纽带,以武力为后盾,持续向他们施加新华的影响力,将他们凝聚成一个利益与安全共存的集合体。
若是,面对巴尔达奇部遭此厄运,却见死不救,那可就寒了土著部落的人心了。
陈时坚沉吟半响,抬起头来,目光扫过众人,开口说道:“周队长和王司务的顾虑,是老成持重之言。这鬼天气,确实不宜大军劳师远征。但……”
他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沉了下来,“孙二说得也很有道理,更是触及我新华在此立足之根本。我等在这里拓殖垦荒,建堡寨,立规制,所依仗者,非仅坚船利炮,更是‘信义’二字。”
“对内,言出必行;对外,守望相助。若今日弃巴尔达奇部于不顾,明日就不会再有部落冒着被清虏报复的风险与我们交易,也不会再有心向我新华的部民来投。届时,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毛皮和山货,更是这片土地的人心向背。”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简陋地图前,指向精奇里江上游区域:“罗刹匪类,必须惩戒!但如何惩戒,需讲求策略。既然出动大队兵马困难重重,我等便另辟蹊径。”
众人闻言,皆露疑惑之色。
陈时坚继续道:“我的意思是,选派精锐,从民兵中挑选十名悍勇之辈,并且精通火器操作,前往巴尔达奇部助战,以稳民心士气”
周旺心中一动,立时主动请缨:“大人,属下愿往!”
“嗯,很好!”陈时坚很是欣慰地看着他,“周队长勇毅果敢,乃是我黄河屯顶梁之柱,由你带队前往,必能稳定前方局面。”
“不过,你且谨记,此番前去,并非去与罗刹人正面决战。而是助力协守,减少巴尔达奇部损失过大。”
“你们可携带三十支备用火枪,以及足量火药、弹丸,先帮着他们稳住阵脚,守住几座主要的寨子。接下来,你们需教导达斡尔人使用这些火器,让他们自己武装起来,有能力抵御罗刹人的袭击。”
“我们要帮他们长出獠牙,而不是永远做需要庇护的羔羊!”
王长贵若有所思:“大人的意思是……以夷制夷?”
“也不尽然。”陈时坚摇头,“是助人自强,亦是播撒火种。让达斡尔人亲身体验并掌握我新华利器之威,他们方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依附我们的价值与必要。这三十支火枪,既是援助,也是纽带和示范。”
“大人,将火枪授予土人,会不会养虎为患……”周旺小心地提醒道。
“无妨!”陈时坚笑了笑,“火器之威,半在器物,半在操练和维护,以及持续补给。只要我们牢牢掌握火药配方、弹丸制作工艺以及后续的武器供应渠道,他们便只能更加依赖我们,只能主动依附我新华,不敢亦不能生出二心。”
决议已定,黄河屯立刻动了起来。
第三日清晨,风雪稍歇。
周旺带着十个民兵,以及载着三十支火枪、火药桶和粮秣的雪橇,在巴尔赤等人的引领下,踏上茫茫雪原。
陈时坚亲自送至寨门,对周旺最后叮嘱道:“切记,此行以稳为主,协防授技,保全实力为上,勿要贪功冒进,与敌硬拼。”
“你等只需坚守数月,待到明年开春,冰消雪融,道路畅通,我黄河屯必将动员民兵,汇合周边部落勇士,组成讨伐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北上犁庭扫穴,誓将那伙吃人的罗刹恶魔,彻底荡清,永绝后患!”
——
(本章完)